近年來,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呈現加快推進的態勢,一系列政策正在推出,改變中國的金融環境。
中國人民銀行自2012年6月8日起首次放開了存款利率上限,允許存款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最高可向上浮動10%,同時擴大貸款浮動區間的下限,將其從基準利率的0.9倍調整為0.8倍。自2012年7月6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又進一步將貸款利率浮動期間的下限調整為基準利率的0.7倍。自2013年7月20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2013年10月25日,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正式運行。2013年12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允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法人在全國銀行間市場向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類產品發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發行價格等以市場化方式確定。未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舉措預計包括同業存單從在銀行間市場向金融機構發行擴大到向一般企業和個人客戶發行,以及存款利率上限的進一步放開直至取消。
面對如此變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于中國外資銀行而言,既是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遇。
中國于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諾開放金融業,當時被視為外資銀行將迎來在中國高速發展的時期。然而,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并不順利。根據中國銀監會的統計數據,按資產總額計算,2003年外資銀行的市場份額為1.50%,2012年為1.82%。也就是說,在將近十年的時間里外資銀行的市場份額僅僅增加了0.32%。
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速度緩慢反映了其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從業務范圍和監管標準來說,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根據《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規定,目前外資銀行分行還不能全面經營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包括外資法人銀行和外國銀行分行)必須開業三年以上且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才能經營人民幣業務,而且具備人民幣業務牌照的外國銀行分行主要是面向中國境內公民以外的客戶,對中國境內公民只能辦理每筆不少于100萬元人民幣的定期存款業務。這限制了外資銀行存款的增長,在存貸比監管指標的限制下,貸款的增長也受到制約。
最重要的是,外資銀行在中國面臨和母國完全不一樣的環境。大部分外資銀行習慣了在利率完全市場化的國家和地區經營,而中國長期以來存貸款利差受到保護,商業銀行主要依靠信貸資產的規模擴張實現盈利的增長。但外資銀行存貸款的增長相對于中資銀行不具優勢,又無法引入國外成熟的產品和服務,先進的風險定價技術在中國也幾乎無用武之地,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發展。
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將使外資銀行迎來在中國發展的新時代。利率市場化改革短期內將使商業銀行的利差變窄,對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都一樣。然而,由于外資銀行的外幣生息資產和負債占比較高,而外幣生息資產和負債絕大部分都已經是市場化定價的,因此外資銀行所受的影響預計將比中資銀行小。根據安永在2013年下半年對中國外資銀行的調研,37家受訪外資銀行中有33家2013年出利差收窄的情況,并且預計2014年持續。
對比之下,中資銀行受利率市場化影響更大。根據安永今年5月初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13年回顧及未來展望》,2013年19家中國上市銀行中,有18家息差收窄。受利率市場化的影響,中國上市銀行的平均凈利差和凈息差已連續2年呈下降趨勢,且下降的幅度加大。中國上市銀行2012年度的算術平均凈息差下降了4個基點,而2013年度下降的幅度達到了17個基點。
客戶結構上的差異,也導致了外資銀行受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小于中資銀行。例如,中國央行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商業銀行對大客戶的貸款利率可能進一步降低,特別是議價能力強的大型國企。但這部分客戶主要集中在中資銀行,外資銀行的客戶主要以外資企業和中小企業為主,貸款利率下調的壓力相對較小。
從長期來看,由于許多外資銀行母行都有在利率市場化國家或地區多年經營的經驗,外資銀行可以充分借鑒母行在產品設計、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方面的經驗,更好的應對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其業務發展的影響。例如,利率市場化后,利率波動將日益頻繁,客戶規避利率風險的需求將增加,從而促進利率衍生產品業務的快速發展。外資銀行在衍生產品設計方面經驗豐富,預計將在這方面占得先機。
伴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對外資銀行各項業務限制正逐步被取消。外資銀行從2013開始已可以從事基金代銷和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外資銀行最為看重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非金融債承銷業務預計在不久的將來也將向外資銀行開放。這將為外資銀行帶來新的中間業務增長機會。
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給外資銀行帶來了新的機遇。然而,為了減少利率市場化改革對銀行業的沖擊,中國采取了漸進式的改革方案,距離利率市場化的完全實現預計尚需時日。而在此之前,中資銀行將加快經營轉型,減少對存貸款利差的依賴,并提高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的能力??梢灶A見,未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完成以及對外資銀行在業務準入方面的全面放開,外資銀行在迎來一個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的同時,將面對更加成熟、強大的境內競爭對手。外資銀行能否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根據現實情況制定了明確的戰略,打造一個既擁有堅實穩定的盈利引擎、又有足夠彈性應對不同階段的市場變化和監管政策的商業模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