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數據顯示,英國一季度經濟實現五連陽,英鎊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新高;德國一季度經濟環比增長0.8%,領跑歐元區;澳大利亞經濟也穩步增長,四季度GDP同比增2.8%。歐元、澳元也持續走強。他們為什么這么牛?因為中國。
隨著國內經濟放緩,大量中國資本開始從國內流出,瞄向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為這些國家經濟復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直接對外投資(ODI)達到90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同期外資直接投資(FDI)為1175.86億美元,兩者差額正在不斷縮小。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英、德、澳等國的經濟增長背后的重要因素——中國投資。
華爾街見聞網站近日曾提到,英國經濟牛氣沖天離不開中國投資者。從制造業、金融,再到農業和房地產,中國資本在英國的觸角無所不至:
盡管“日不落”帝國風光不再,在金融危機中又被“狠狠撞了一下腰”,但英國一季度經濟增速卻實現了“五連陽”,且占GDP比例高達78%的服務業產值比2008年同期的峰值還要高出2%。為何?這要問問中國。
英國正從中國大舉輸出資本中獲益……近兩年來,中國對英投資達到130億美元,超過去30年的總和。
中國企業正以高漲的熱情蜂擁進入英國市場:吉利并購英國一家電動汽車公司、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位于倫敦的大宗商品業務、江蘇三胞集團4.8億英鎊并購福來莎百貨連鎖89%股權……
而對于一直熱衷的房地產,中國人的身影頻繁出沒在英國房地產市場也早已不是新鮮事了。到2013年,(中國)對英房地產投資開始爆發,買現樓和開發項目一起上,當年僅大的交易就有7項,包括平安保險買勞合社大樓、大連萬達五星級酒店項目、北京建工集團曼徹斯特機場項目、中融水晶宮項目等,協議總金額超過了50億英鎊。
據仲量聯行,2010年時亞洲買家在倫敦中心區域商業房地產市場中的投資比重還不到10%,然而截至2013年年底,該比例已接近30%。如今,亞洲投資者的投資重心正從英國擴展至德國主要城市:
到2013年年底,亞洲投資者在德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額已在2011年的基礎上飆升916%,增至12.7億美元。根據仲量聯行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3年間,中國和韓國的投資者已加入進軍德國的亞洲資本行列,其中絕大部分的投資集中在幾個核心城市,即柏林(27%)、法蘭克福(23%)和慕尼黑(9%),同時還在多座城市進行了組合投資交易(39%)。
在上周公布的數據中,德國一季度GDP初值環比增0.8%,超過0.7%的預期和0.4%的前值。很難說這里面沒有中國投資者的貢獻。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昨天也透露,近期歐元走強也許是由于國際部門加大了對歐元區的投資力度。魏德曼這句話背后,無疑也閃動著中國投資者的身影。
澳大利亞同樣如此。去年四季度,澳大利亞GDP同比增長2.8%,好于前值增長2.3%和市場預期的增長2.5%。這背后,也不乏中國投資者的支撐。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到:
瑞信統計,去年,中國投資者買下了約12%的澳大利亞新屋,而這個數字在悉尼達到了20%。
在截至2013年6月的一年中,來自中國大陸的買家購買了總值55億美元的澳大利亞房產,同比增長4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