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政府通過軍事威脅和經濟干涉,使美元成為國際貿易中關鍵物資石油等的結算貨幣,各國政府必須儲備美元,防止美元枯竭帶來的經濟崩潰。貨幣自由兌換本身是指政府不干涉貨幣市場上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但是,對很多國家來說,由于缺少美元就會導致經濟崩潰,政府為了維護經濟穩定,就必須用官方儲備的美元兌付市場上無人兌換的本國貨幣,以防市場上的美元枯竭。實行貨幣自由兌換,等于政府承諾本國貨幣與美元可自由兌換。美國推動自由兌換的目的,是讓各國政府必須儲備更多美元,以應付波動更大的市場需求,政府不得不投入龐大的資源去維護匯市和經濟的穩定,增發貨幣購買美元成為各國政府的主要手段,等于讓美國占有貨幣主權,成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
引言:
所謂貨幣自由兌換,就是政府不干預貨幣市場上本國貨幣同其他貨幣之間的相互兌換。自1971年美國廢棄美元可兌換黃金承諾以來,特別是1991年蘇聯崩潰以后,一直在積極推動華盛頓共識[1],其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貨幣自由兌換。很多經濟學家們都主張貨幣自由兌換,積極推動各國政府實施貨幣自由兌換,認為一國貨幣能自由兌換,該國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上就不存在貨幣兌換限制,從而方便了經濟上的國際往來,推動了經濟的市場化。我國很多經濟學家認為,實行人民幣自由兌換,讓市場來決定貨幣兌換,通過市場競爭,可以提高人民幣競爭力,是人民幣國際化不可缺少的條件[2-3]。實現人民幣國際化,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結算貨幣和其他國家的重要儲備貨幣,是我國各方面的共識。1995年匯改后,我國積極推動資本項開放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4],以期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1、貨幣自由兌現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資源來維護經濟穩定
政府的基本職能,就是保持經濟的穩定,不能保持經濟穩定的政府,必然導致民不聊生,從而倒臺。由于美元是國際貿易主要結算貨幣,某些關鍵物資貿易結算的唯一貨幣,一國經濟上如果不能獨立解決這些關鍵物資的供應,必須從美元結算的國家進口,政府為維護經濟的正常允許,就必須儲備美元,當匯率飆升嚴重影響經濟穩定的時候,就必須政府出面使用美元購買任何個人或機構賣出的本國貨幣,成為貨幣兌換市場的最終買家。當一國政府手里的美元儲備耗盡時,就會形成匯率市場崩潰,從而帶來經濟危機。因此,承諾貨幣自由兌換,實際等于該國政府承諾其儲備的美元與本國貨幣之間相互自由兌換。這也是各國承諾貨幣自由兌換的實際情況,例如,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多國因外匯枯竭導致的匯市崩潰,無法進口需要的物資,導致經濟崩潰,經濟倒退20年以上[5]。相反,美國政府不需要任何承諾,這是因為美國政府通過軍事威脅等手段,使美元成為國際市場上某些重要物資方面的唯一結算貨幣。
通常一國貨幣包括央行發行的基礎貨幣和商業銀行通過抵押貸款產生的衍生貨幣,在貨幣自由兌換承諾下,極端情況下,大部分貨幣都可能兌換成外國貨幣,政府就需要為此準備足夠多的外匯。通常衍生貨幣遠多于基礎貨幣,例如,2013年底我國的基礎貨幣約27萬億[6],而衍生貨幣約84萬億[7],貨幣總量比基礎貨幣多三倍以上;美國市場上的衍生貨幣常比基礎貨幣多10倍以上[8]。即使我國現在儲備的外匯超過3.8萬億美元[9],占世界一半左右,也僅略多于我國市場上的基礎貨幣,遠小于國內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如果推行貨幣自由兌換,政府儲備的外匯仍然不能滿足要求,仍然存在金融和經濟崩潰的危險,尤其是視我們為主要戰略對手的美國可以自主增發美元,控制了我們的貨幣市場。
因此,推行貨幣可自由兌換,讓政府不干涉貨幣兌換,不但不是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而是需要花費更多資源來控制貨幣市場,并為此需要大量儲備美元,除非政府不再準備履行穩定經濟的職責。在承諾貨幣自由兌換的實際運行中,政府常常增發貨幣購買國內企業拿產品到國際市場換來的美元,或者讓外國資本家拿著美元到中國購買工廠,從而等于將增發貨幣交給了美國資本家,讓美國資本家則拿人民幣換走了我們的產品和工廠。我國儲備的3.8萬億美元外匯,由于低價賤賣等原因,是出口上百萬億元產品[10]加上國內數十萬億元資產[11]換來的。根據中科院一項研究報告, 2011年美國從我國拿走的財富高達3.66萬億美元,超過當年我國國民產值一半[12]。
2、貨幣自由兌換容易遭到美國的金融攻擊
西方國家雖然放松了對貨幣兌換的管制,仍然對外幣,主要是美元流入進行限制[13],并沒有實行真正的貨幣自由兌換。它們沒因美國的金融攻擊發生經濟崩潰,其實質原因,不僅是各國政府對外幣進出的管制,而且是因為日本西歐各國是美國對付中俄的盟國,美國不可能摧毀它們的貨幣體系和經濟。例如,08年金融危機發生以后,西歐很多銀行瀕臨倒閉,儲存在歐洲銀行的美元紛紛逃向美國,美聯儲和歐洲央行互換貨幣,最多時達到5800億美元[14],幫助歐洲渡過難關。我們和俄羅斯是美國的戰略對手,這是由我們的人口和實力所決定的。除非中俄分裂為很多小國,對美國霸權不再形成威脅了。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接受澳大利亞電視記者時說,“如果10多億中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將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15]。暗示美國人要維護自己的生活水平,必須遏制中國,防止中國人富裕起來。如果我們象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俄羅斯那樣實行貨幣自由兌換,交出貨幣主權,必然象俄羅斯一樣,被美國從內部瓦解我們的金融體系和貨幣體系[16],使我們的經濟遭受俄羅斯一樣的崩潰,給中國人民帶來一場經濟災難,導致千百萬人死亡,國家內亂和分裂。
承諾貨幣可自由兌換,政府必須儲備大量美元,等于人民幣成了美元代用券,等于將貨幣增發主權交給了美國精英。將貨幣主權交給自己的戰略敵人,給維護金融系統長期安全和穩定帶來極大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必然被美國攻破。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就曾容許美元自由流入,交出貨幣主權,被美國攻擊,導致金融和經濟崩潰[16],給俄羅斯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最嚴重的時候,經濟下降,人均壽命下降8歲以上。 即使是西方國家,到現在,也沒有實行完全的貨幣自由兌換承諾,特別是限制美元的流入[13]。
相反,政府管制貨幣兌換,就不需要儲備大量美元了。例如,在毛澤東時代,我國儲備的外匯儲備最多也僅有5億美元,相當于一個月的進口量,而現在我們為推進貨幣自由兌換,儲備的外匯達到3.8萬億美元,已經超過2年的進口量(2012年進口1.82萬億美元[17])。
3、貨幣自由兌換的本質是交出貨幣主權,當美國經濟殖民地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到2013年底,我國基礎貨幣達27.1萬億元,而外匯占款超過27.1萬億[6],等于所有基礎貨幣都是依據外國貨幣主要是美元增發的,等于人民幣完全成了美元代用券,代表政府儲備的外國貨幣,與直接使用美元當貨幣基本沒有區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也是代表美元的。
貨幣是西方掠奪殖民地財富的主要手段之一。西方殖民者建立殖民地的目的之一,是掠奪殖民地的財產。最簡單粗野的方法是利用軍隊搶劫殖民地老百姓的財產,但是會遭到老百姓的反抗,例如,英國人在1840年侵略中國時,到廣州郊外三元里搶劫,就遭到三元里老百姓的迎頭痛擊。抗日戰爭期間,日軍也常常出兵到占領城市周圍的鄉村搶劫,也常常遭到八路軍和游擊隊的襲擊,不但沒有搶到財富,反而丟了性命,從而得不償失。
因此,殖民者就改進了方法,一種常見的方法,就是發行貨幣。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時候,每占領一地,就會逼迫當地老百姓使用日本軍票當貨幣,強制老百姓拿手里的法幣換取日軍的軍票,然后使用法幣到國統區購物,支持其侵略戰爭,后來成立漢奸政府,發行貨幣,通過漢奸政府來掠奪財富。更重要的是,日軍還可以隨時增印貨幣,從市場上買走貨物,從而不再需要去搶劫了。但是,這種方法還會帶來問題,問題之一就是貨幣增發太多,會導致嚴重的物價上漲,殖民地老百姓就會抵制使用殖民者的貨幣,嚴重時,引起經濟崩潰,殖民地老百姓就會起來反抗,推翻殖民者的統治。
更為巧妙的方法,就是在殖民地建立企業,消滅殖民地當地企業,使殖民地老百姓都為殖民者的企業工作,壟斷殖民地的工商業。由于殖民者有了貨幣發行權,購買殖民地企業,控制殖民地經濟,也就輕而易舉了。市場經濟下,一個社會新增財富,或者說利潤主要留在企業。控制了殖民地企業,就獲得了殖民地老百姓創造的財富。例如,日本占領臺灣55年,就發行貨幣,基本消滅了當地企業,將臺灣變成了日本的物資和商品供應地。我們說舊中國是半殖民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舊中國工商業資本中,70%是外國資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30年里,世界上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通過占領方式建立的舊的世界殖民體系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是,西方殖民者通過給以前殖民地的精英洗腦,仍然培養了一大堆走狗,讓這些走狗自覺地為西方的利益服務。著名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說得好:“錯誤的經濟思想使人看不清自己的利益歸屬。因此,與利益相比,更危險的其實是思想”。美國精英對此當然心領神會,通過控制前殖民地精英的思想,讓其為西方服務,其具體體現,就是讓各國精英相信,其一,美元是硬通貨,商品積壓就會變成廢物,而出口換美元,就能變成財富;其二,引進歐美先進企業,有利于經濟發展。于是,很多國家和老百姓都拿財富換了很多美元,儲存在手上;很多國家都積極吸引殖民者來拿著美元來”投資”辦企業,讓這些企業每年拿走大量利潤和財富。
所以,現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工業生產已經萎縮,美國基本上不生產工業消費品了,可是人均消費的工業消費品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相反,中國以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生產了世界一半產品,人均生產量是世界人均的4倍,可是,國內老百姓消費的產品,人均水平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原因何在?
長期以來,香港發行港幣需要100%的英國貨幣英鎊做準備金,就是發行銀行必須繳納英鎊到香港殖民當局,才能按照港幣匯率發行對應的港幣,本質上就是一種英鎊本位制,就是英鎊代用券,其貨幣發行權等于是英國政府,貨幣發行收益者是英國政府,這是因為香港是英國占領下的殖民地。香港回歸之前,英國政府無力對抗中國,轉而將香港貨幣發行權交給美國,讓港幣依據美元發行,讓港幣成為美元代用券,從而成為香港的幕后主人。
1995年,我們停止自主發行人民幣,轉而依據儲備的外匯,主要是依據美元增發人民幣[18],其增發機制與香港相近。這要求不斷增加美元儲備,從而使我們儲備的外匯達到3萬多億美元,這些美元是拿商品換來的,不是美國人送的,為了換這些美元,直觀來看,等于送走了20多萬億元財富;考慮出口退稅,低人民幣匯率賤賣等因素,實際等于送走100多萬億元商品[10],與此同時,又在國內市場增發20 多萬億原初貨幣,這是我國當前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形成了奉送財富給西方的自動機制,這是因為經濟要發展,就需要增加貨幣,在依據外匯儲備增發貨幣機制下,就必須增加出口,增加不能使用的外匯儲備,從而增加送給西方的商品。
依據外匯儲備增發貨幣,加上引進外資政策,還帶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使歐美資本家拿著印刷的貨幣,就控制了中國經濟。現在西方資本家不費一槍一彈,僅靠印刷貨幣,沒有幾年時間,到2004年底就控制我國21個行業[19]。我們需要的是西方的物資,不是西方的貨幣,相反,儲備西方的貨幣,由于它們都是物資換來的,等于交出了我們的物資。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蔣介石從大陸搶走了大量財富,一些地方的稅收都被國民黨預收了40年,整個國家一窮二白,共產黨手里也沒有多少企業。政府發展公有制的兩大政策,就是獨立自主發行與金銀和外幣脫鉤,以物資作為準備的人民幣[20],同時建立扶持公有制發展的稅收政策[21]。在優惠公有制企業的稅收政策推動下,私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遭到極大削弱,結合贖買政策,使用印刷的人民幣購買資本家資產,讓中外資本家自動退出了歷史舞臺,沒有產生蘇聯建國初期帶來的資本家的激烈的武裝反抗和外來勢力的干涉。到1956年底,短短7年,我國就基本順利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私有企業,成為公有制為主的社會主義國家[21]。 經濟上,也處于快速發展期,到1956年,我國鋼鐵產量就達到447萬噸,是1949年30倍,國民產值為1028億元,比1949年增加了1倍多。
這充分說明了掌握貨幣主權,自主增發貨幣的威力。同樣道理,現在反過來依據美元增發貨幣,讓人民幣成為美元的代用券,等于讓美國人在中國發行貨幣,加上優惠外資政策,從1995年到2004年,不到10年,就消滅了我國幾十萬家集體和國營企業,我國開放的28個行業中的21個行業的前5位企業,都被外資控制[19]。
優惠引進外資政策和依據外匯增發貨幣政策,實際是西方在殖民地為殖民者謀劃的政策。在中國的改革年代,實行這種荒誕的經濟政策,就是一種主動請外國資本家來殖民的殖民地政策,它讓西方資本家非常滿意。美國通用公司的資本家得意地說,“中國人得到了GDP,我們得到了利潤”[22]。
4、放棄貨幣主權的危害:財富流失的根源之一
很多人自豪于我們的生產能力的極大提高。問題在于,我們的生產能力屬于誰,是為誰服務的,實際上它們大都是外國資本家的,例如,溫家寶總理曾多次公開指出,我國出口60%來自外資企業[23];而且大多是為西方服務的。因此,美國哈佛大學尼爾弗格森教授總結為“中國負責生產,美國負責消費”的經濟模式[24]。
雖然我們的生產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大部分工業基礎產品和消費品產量占世界一半左右,相當于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之和了。但是,在這種經濟模式下,大部分勞動果實都出口給國外消費了, 讓美國人不再需要生產工業消費品,就能享受[24]。國內老百姓僅消費了不到一半的產品。這是因為美國資本家讓其控制的美聯儲印美元,拿到中國,就是“投資”,就能買下中國的工廠,成為中國工廠的擁有人,從而擁有中國工廠及其生產的產品和產生的利潤,可以免費拿走它們,從而拿走了我們的物質財富。
這種經濟模式下,一個能稱得上的成果,是國家積累了高達3.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但是,外國資本家在我國的資產還超過了我國外匯儲備,等于儲備的外匯還是屬于外國資本家。例如,根據我國工商總局公布的資料, 2007年底,外資在中國持有2.11萬億美元資產[11],而我國當時的外匯儲備僅有1.55萬億美元。也許有人認為,如果外國資本家出賣資產換走我們的外匯,我們就得到其資產,雖然這些資產都是中國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外國資本家只是拿了一筆美元欠條存到中國的央行,并無什么貢獻,本來就應該屬于中國人民;而且這些資產,大都是專為外國消費者服務的生產能力,一旦外部市場消失,也就成了過剩產能,會很快倒閉成廢物。因此,我們實際上一無所獲,等于每年免費給西方生產了大量產品,當西方的經濟奴隸。
形成這種奴隸經濟模式的關鍵措施之一,就是依據外匯儲備增發人民幣。我們將增發的人民幣都交給了外國資本家,例如,美國資本家就可以通過其控制的中央銀行增發美元,購買我國的工廠和產品,控制我國的經濟資源;而商業銀行主要依據抵押資產貸款,產生衍生貨幣,外國資本家利用手里的資產,就可以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也就是衍生貨幣。理論上來說,如果我國政府不加管制,美國資本家可通過美聯儲增發美元,到我國控制所有貨幣和資源。現在我國的經濟資源和衍生貨幣還沒有完全被外國資本家控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國還沒有完全市場化,放棄政府管理和控制,一些重要領域還禁止外資進入。由于現在我國增發的基礎貨幣首先交給了外國資本家,很大部分經濟資源在外國資本家手里,生產的產品和利潤都歸外國資本家支配和所有,從而讓西方免費拿走了我國老百姓生產的大部分產品。
更嚴重的問題,是隨著我國海量產品的出口,生產產品的各種資源也隨之而流失,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就是資源枯竭,物價猛漲,環境惡化。例如,由于過去十幾年供應全世界稀土市場的掠奪性開采,我國重稀土資源僅夠開采20年了[25]。我國開采的鐵礦石平均品位已經從10年前40%降低到25%[26],而國外的鐵礦石品位高于60%[27]。為了供應能源生產這些工業消費品,我國2012年消耗了39.3億噸不可再生的煤炭[17], 占世界消耗量近一半,主要來源于國內。由于開采煤炭的資源利用率僅40%[28],等于一年消耗了近100億噸煤炭資源。長期大量消耗我國的煤炭資源,致使我國優質煤炭資源迅速減少,現在我國很多煤礦開采的煤炭是被放射性物質嚴重污染的劣質煤炭。例如,云南臨滄11個煤礦開采的褐煤的放射性鈾平均含量達到624 Bq/ kg [29],是世界平均值31倍,最高含量達9800Bq/ kg,達到鈾礦開采水平,是世界平均含量490倍;浙江171個煤礦生產的石煤的鈾平均含量達到918Bq/ kg[30],是世界平均值46倍。大量使用這種劣質煤炭,對我國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例如,湘西金礦使用煤渣磚建房,給人們帶來的額外輻射劑量當量最大達到6.61mSv/a,超過污染控制標準5.61倍[31]。優質煤炭資源的減少,使煤炭價格也大幅上漲,例如,2005年10月山西大同動力煤的價格為400元/噸,到2008年7月就超過1000元/噸[32]。礦石資源的逐漸減少,引起礦產品價格的迅速上漲,是我國物價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如果大幅度提高老百姓收入,讓產品留在國內消費,則反而能夠循環利用這些資源,從而防止財富流失。
市場經濟下, 一個社會的利潤主要留在企業。公有制下,企業利潤歸國家和集體,現在外資企業在中國占據主導地位,其利潤,都屬于外國資本家。這是美國人不搞工業消費品生產,人均消費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國人以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生產了世界一半商品,人均生產量是世界除中國之外4倍,人均消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
對一個國家來說,財富生產出來了,如果不分配給老百姓消費,很大程度上,就等于扔水里浪費了。這就像做好的蛋糕,如果不分配給老百姓消費,過幾天就腐爛變質成垃圾浪費了。我們也可以根據房地產業來理解其道理,現在我國城市的房子價格很高,普通老百姓根本買不起。很多打工者在城市工作,卻買不起房子,無法在城市安家,只能將妻兒老小放在農村。而城市建好的房子,很多空置在哪兒,等很多年過去了,房子又被推倒重建,等于建成的房子基本沒有使用,被浪費了。對整個國家來說,為了解決生產過剩問題,現在采用的辦法是低價賤賣,出口換美元。例如,搞出口退稅,每年補貼資本家一萬多億,讓資本家降價出口,等于補貼外國消費者。實際上這些沒有在國內分配的財富都賣給了外國人,主要是美國精英,實際換來的美元都作為人民幣增發依據[18, 33],不得使用,等于免費送給了美國精英。這等于將財富免費送給了自己敵人,比浪費產生的問題還嚴重,只是很多人精英并不認為美國是敵人,還有人將美國看成是人類的希望;,主要原因還是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看到,我們的大量財富免費送給美國人了。
舊中國的統治者不能維護民眾利益,組織民眾抵抗外國的侵略,靠出賣經濟主權維持自己的反動統治。新中國建立后,我們通過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等向西方證明了我們保衛國家的能力,還建立了包括戰略核武器在內的強大國防。在核威脅時代,大國之間的熱戰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我們維護好了我們的戰略核武系統, 具有毀滅美國的能力,與美國之間的競爭,就是非直接的,至多是代理人之間的戰爭。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實施西方販賣的殖民地經濟政策,免費奉送我們的物質財富。
5、討論和總結:
現在我們儲備了3.8萬億美元,使得央行增發的人民幣與央行儲備的美元一一對應,只是這些美元的代用券。實現貨幣自由兌換,政府就必須大量儲備美元,否則就不能應付貨幣市場波動帶來的極大外匯需求,就會導致經濟崩潰。通過貨幣自由兌換搞人民幣國際化,等于當美元代用券,讓美元覆蓋和控制我們的市場,是在維護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是與人民幣國際化背道而馳的。在現階段,要收回貨幣主權,改變人民幣美元化的現實,就必須管制外匯,從而通過保持貿易平衡,只持有少量外匯。對外貿易的目的是拿我們的產品換國內需要的物資,而不是外國貨幣。我們在前30年有非常成功的經驗,現在也完全有能力做到。
回顧歷史,戰后26年里,美元是唯一官方承諾的可兌換為黃金的貨幣,西方各國加入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后,美元就成為西方各國政府承諾貿易項目下唯一可兌換的貨幣,從而成為西方各國貨幣的本位貨幣,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唯一的國際貨幣。貨幣可兌換,也從貨幣可兌換為黃金變成了可兌換為美元,例如,英國的簡明牛津辭典就是這樣定義的[34]。但是,為了擺脫美元增發的黃金限制,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國政府不再兌現美元兌換為黃金的承諾[35],從而使美元成為美國政府發行的不負責兌現的欠條,可以按照美國精英的意志自由增發了。由于美元和其他西方貨幣一樣是不兌現為黃金的法幣,沒有理由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高人一等的貨幣,貨幣可兌換也就重新定義為政府不干預市場上其貨幣與其他貨幣之間的相互兌換。看起來,美元和其他貨幣是平等的,但是,由于西方國際市場上很多關鍵物資貿易的唯一結算貨幣是美元,實際上并沒有多少改變,各國關心的是他國貨幣是否可兌換為美元,從而可以從市場上購買到需要的物資,貨幣可兌換,仍然是貨幣是否可兌換為美元,美元仍然是各國貨幣的本位貨幣[36]。此后美國政府積極推動不受政府管制的不同貨幣之間的自由兌換,將固定匯率更改為浮動匯率,讓各國政府取消對外幣流入的限制,從而方便美國使用貨幣入侵我們的經濟,在經濟上實現殖民統治的目的。
美元之所以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結算貨幣,主要原因是美國軍事實力的擴張,戰后美國生產能力占西方世界一半,也是重要因素,它不僅支撐了美國的軍事實力,也直接支持了其貨幣購買力。但是,這些并不是決定因素。例如,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雖然美國的生產能力還占世界三分之一左右,為了應對世界各國人民的武裝反抗,消耗了大量物資,入不敷出,不得不利用美元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貨幣地位, 大量增印美元,從西方國家掠奪物資,造成美元購買力急劇下降,西方各國通貨膨脹十分嚴重,最嚴重的時候,英國日本等國年物價上漲達到30%[37],西方各國都采取措施,限制使用美元,包括政府補貼使用美元進口物資[38](pp70),美元存款沒有利息或甚至負利息[39](pp335)等措施促進花出美元,減少美元儲備。這迫使美國中央銀行不得不減少發行美元,以至于美國不得不減少美元的發行,在1980年前后的很長時間里,美國銀行間同業隔夜拆借利率超過或接近20%(如圖1,這是美聯儲減少投放基礎貨幣的結果),經濟上瀕臨崩潰。當時美國供應學派盛行,也是因為美國面臨物資供應不足問題。美國渡過危機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改變了毛澤東路線,不再支持第三世界國家反對美國霸權主義,從而讓美國減少了支出。
圖1、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每日變化圖(略)
現在我國生產了約世界一半的工業消費品和一半的基礎工業產品,而美國基本不生產工業消費品,生產的基礎工業產品也不夠美國使用。美國工業生產急劇萎縮,公認的走向非工業化,反而可以大印美元,08年危機以來,美國基礎貨幣發行量增加了約4倍,從7900億美元增加到現在3.8萬億美元以上,主要原因,是我們低價賤賣產品換美元的出口導向政策, 使美國市場商品充足,物價穩定。
真正的財富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資。我國近年來的所謂引進外資,就是讓美國人不搞生產,拿著美聯儲不承諾兌現的自動賴帳的美元欠條,就買下我們的工廠,利用的我們的資源和勞動力生產商品,支持美元購買力和國際貨幣地位。我們儲備的大量美元,實際還低于外國資本家在中國的資產,而那些資產本身都是中國人民勞動和資源生產的,等于每年讓美國免費拿走了大量商品。我們應看清美國推行貨幣自由兌換的真正目的,不是推動各國的經濟發展,而是實現其經濟上殖民全球,掠奪全球各國財富。我們必須實行外匯管制政策,才能防止財富流失。
參考文獻
1.Williamson, J., ed. 1989, What Washington Means by Policy Reform, in: Williamson, John (ed.): Latin American Readjustment: How Much has Happene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ashington.
2.趙慶明, 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及國際化研究,pp6, 2005, 北京: 中國金融出版社。
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 人民幣區域化條件與路徑, 2011: 中國發展出版社。
4.郭樹清,2012. 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金融監管研究, 2012(6): p. 1-17.
5.李羅力, 金融風暴----東南亞金融危機透視, 1997,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
6.中國人民銀行, 2013, 中國人民銀行2013年資產負債表。 中國人民銀行: 北京。
7.中國人民銀行, 2013, 中國人民銀行2013年貨幣供應量, 衍生貨幣是M2-基礎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 北京。
8.G.Cecchetti, S., 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 2007,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9.中國人民銀行, 2013, 中國人民銀行2013年黃金和外匯儲備。 中國人民銀行: 北京。
10.曹雷 and 程恩富,2013. 加快向充分自主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3(8)。
11.2008, 國家工商總局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外商投資企業實有投資總額突破2萬億美元,2008年3月 7日,in 中國工商報。
12.楊多貴等, 2013, 國家健康報告。 中國科學院國家健康研究組: 北京。
13.程鵬, 2005, 資本項目管制與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研究,pp27.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
14.彭瑞馨,2012.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解讀(下),草根財經, 2012(8)。
15.奧巴馬, 2010, 香港鳳凰衛視報道, 2010 年5 月,奧巴馬在白宮接受澳大利亞電視采訪時說: “如果十多億中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將陷入非常悲慘的境地。美國并不想限制中國的發展,但中國在發展的時候要承擔起國際責任。中國人要富裕起來可以,但中國領導人應該想出一個新模式,不要讓地球無法承擔。”。
16.劉福堆, ed. 2011, 金融殖民。 中信出版社: 北京。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13, 2012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北京。
18.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知識國民讀本, 2007, 北京: 中國金融出版社。
19.全球并購研究中心, ed. 2007, 中國產業地圖。 中國經濟出版社: 北京。
20.孟建華,2009.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我國主要的貨幣理論思想。 貨幣理論, 2009(10): p. 12-16.
21.項懷誠, ed. 2006, 中國財政通史 當代卷,第36頁, ed. 賈康 and 趙全厚。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北京。
22.楚峰秀, 2010, GDP不能承受之重, in 南方都市報,2010年1月15日。
23.溫家寶,2010. 60%中國出口來自外資。
24.Ferguson, N., 貨幣崛起,高誠譯, 2009,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5.2010, 商務部官員:僅夠20年用 我們的稀土也要進口, in 法制晚報 2010-10-18.
26.Ballestr?′n, J.s. and Marzo, A.,2012. Solar radiation attenuation in solar tower plants. solar energy 86: p. 388-392.
27.王潔, 2009, 品位是鐵礦石資源關鍵,2009年07月21日, in 21世紀經濟報道。
28.鄧大洪, 2005, 新修煤炭法對煤炭開采惡疾下猛方, in 中國商報/ 2005 年/ 03 月/ 29 日/.
29.喻亦林,2007. 滇西臨滄褐煤放射性水平及區域污染分析。 地 球 與 環 境, 35(2): p. 147-153.
30.葉際達, 力, 朱。, and 吳宗梅,2004. 浙江省放射性伴生石煤礦區天然放射性水平調查。 輻射防護通訊, 24(4): p. 21-24.
31.張政國,1988. 湘西金礦煤渣磚建筑物放射性水平調查與劑量評價。 輻射防護, 8(6): p. 432.
32.近年來我國動力煤價格變化情況, 2013.
33.周其仁, 貨幣的教訓 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 2012: 北京大學出版社。
34.簡明牛津辭典, 1976: 牛津大學出版社。
35.Mundell, R.,2007. Dollar standards in the dollar era.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9: p. 677-690.
36.McKinnon, R.I.,2005. 落入國際美元本位制陷阱。 新金融, 2005(7): p. 3-7.
37.Friedman, M., 貨幣的禍害,安佳譯, 2008, 北京: 商務印書館。
38.Hudson, M., 全球分裂 美國統治世界的經濟戰略,楊成果等譯, 2010,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39.Hudson, M., 金融帝國,美國金融霸權的來源和基礎,嵇飛等譯, 2008, 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