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建設銀行下調快捷支付限額至單筆5000元、月累計50000元。至此,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四大行均收緊了快捷支付限額,工行還將多個快捷支付接口統一整合到浙江。
3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云在“打敗你的可能只是一個文件”高論之后,又發表了一篇悲情的戰斗檄文《支付寶,請扛住》,引發了一波波關于互聯網金融的輿論戰。
四大商業銀行,總是被習慣性地貼上“高富帥”、“壟斷者”的標簽。這次在不到一個月內先后下調了快捷支付的限額,似乎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韙。
從法律的角度看,銀行和支付公司的自主競爭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即不能觸及反壟斷法律的相關規定。馬云也口口聲聲說,“決定市場勝負的不應該是壟斷和權力”。那么,我們就來看看到底誰是壟斷者,以及什么是壟斷行為。
國際上一般把市場份額的情況當作評價市場壟斷或競爭的重要標準。據銀監會發布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情況表》,到2013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資產為151.4萬億,其中大型商業銀行(工農中建交)總資產合計達65.6萬億,五大行占比為43.3%。剔除交行的這部分,四大銀行的占比僅為39.4%。
這次與支付寶交鋒最為激烈的工行,市場份額情況又是如何?據工行3月28日發布的年報,該行2013年底總資產為18.9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12.5%,只有八分之一的市場份額。與快捷支付關聯最為密切的銀行卡發卡量,四大行市場份額略高,不過合計也就占50.7%。
看上去“高大上”的四大銀行,市場份額卻沒有想象的大。相反,阿里巴巴集團及支付寶公司的市場份額,可能會讓各大銀行羨慕嫉妒恨了。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艾瑞咨詢等獨立機構分析,2013年B2B的市場份額阿里巴巴占44.5%,B2C的市場份額占52.1%。據易觀智庫“2013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監測”報告,在2013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公司占比更是高達69.6%。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支付寶自己也宣稱,2013年通過支付寶手機支付金額超過9000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
根據2007年8月頒布的《中國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十九條,有三種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兩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三分之二的;三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四分之三的。
毫無疑問,支付寶公司占據移動支付市場近70%的市場份額,具有絕對的市場支配地位。如果支付寶公司不是市場壟斷者,那么還有誰是市場壟斷者呢?
反壟斷法所規范的主要對象,是各種壟斷行為。也就說,如果那些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其壟斷行為就應該受到反壟斷法的約束。
2011年10月,淘寶商城置150萬賣家利益于不顧,毫無征兆發布新規,大幅度調高技術服務費和商鋪違約保證金,終使中小賣家發動了“淘寶十月圍城”事件。2011年當年,淘寶商城的市場份額為53.3%。
而去年8月,淘寶方面開始封殺微信二維碼入口。今年2月,支付寶祭出最新招數——“不新簽、不續約、不合作”,全面停止受理微信場景下的支付申請。這意味著一些在微信上建立店鋪、用支付寶收付款的商家不得不花時間建立其他支付渠道或重建購物流程,甚至舍棄經營許久的公眾賬號。
無論是“淘寶十月圍城”還是掐斷微信支付,阿里巴巴和馬云捫心自問過自己的壟斷行為嗎?對其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有關部門進行過查處嗎?
很多人對當下銀行業的市場結構和競爭狀態并不了解,對四大銀行的看法可能還停留在二十年前。近日,有一位互聯網企業的董事,在一個IT企業峰會上言詞鑿鑿地說,市場份額占80%、90%的四大行聯手封殺支付寶,應被起訴。這位董事先生可能是從星星來的,要么是從二三十年前穿越而來。
我們不否認,阿里巴巴曾經是一個優秀的公司,支付寶曾經是一個優秀的產品,馬云曾經是一個優秀的商人。我們質疑他們,沒有利益之爭,沒有道德潔癖,而是因為他們作為影響巨大的公司和個人,具有明顯的外部性。
更早的時候,馬云和他的公司帶來的更多是正外部性,而現在,負外部性越來越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