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房”(房利美、房地美)的故事大體可以塵埃落定了。3月1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下屬銀行委員會的兩黨議員就房利美和房地美達成協議。根據法案,兩房將被一個新的聯邦擔保抵押貸款支持債券體系取代。這個體系中,私人保險公司將被要求承擔最初的損失,而任何的政府擔保將在其后才會被觸發。受此消息影響,兩房股價暴跌約30%。
美國政府試圖卸下“兩房”債券包袱的意圖其實由來已久。早在2010年8月,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蓋特納在白宮召開住房融資改革研討會,首次探討對兩房進行“徹底變革”,聲明不會支持兩房恢復到被政府接管前股東賺錢、納稅人埋單的局面。然而,當時的中國國家外管局負責人卻公開強調兩房對美國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穩定的關鍵作用,持續買進收益水平僅僅高出同期限美國國債約40個基點的兩房債券,盡管兩房已于當時1個月前從紐交所退市并轉至場外柜臺交易,盡管當月初長期持續虧損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分別再度向美國聯邦政府尋求18億美元和15億美元的聯邦政府救助金。2011年7月,美國財政部公布的2011年5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再次顯示,中國5月凈增持包括以兩房債券為主的資產抵押債券(ABS)12.89億美元,這也是中國連續5個月增持兩房債券。
中國外匯局認為美國兩房不會違約似乎是有理由的。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后,美國財政部于當年9月接管了兩房,持有“兩房”約80%的股份。然而,許多人不明其里的,美國財政部持有兩房的股票是優先股,同時明確對兩房的財政貸款以信貸資產抵押,償還順序遠高于中國持有的優先級債券,此兩房已與彼兩房已完全不同。為此,安邦(ANBOUND)有研究員曾于2009年撰文《美國兩房優先級機構債券的價值》指出中國持有的兩房債券價值實際已經趨于零。2009年兩會期間,國務院有關領導曾經披露中國持有兩房債券最多時曾達3976億美元,中國領導人也在多個場所要求美國政府保障中國投資的安全。
然而,中國還是被忽悠了。美國財政部2014年2月28日公布的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的外國持有美國債券的數據,中國大陸仍然持有美國ABS約為1600億美元,這些債券絕大多數是兩房債券。根據美國國會當下達成的新協議,中國如此1600億美元的ABS投資無疑命運多舛。
不知道是因為得到了美國官員的口頭保證還是什么戰略判斷,中國有關當局對兩房債券的價值似乎一直堅信不疑,更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時候果斷抄底。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數據顯示,中國投資機構在美國住房抵押市場中的投資,在2006年時僅1070億美元左右,2007年增加到2060億美元,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爬升到3690億美元,2009年年底略微下降到3580億美元。
回顧美國監管當局對兩房的政策,堪稱金融運作的經典,讓投資者在溫水煮青蛙般如夢如幻中著了道。
2008年9月,美國財政部接管并控制“兩房”,并宣布以財政貸款注入兩房托市。2009年12月,美國財政部還撤消了此前設定的向這兩家企業撥款避免其倒閉的4000億美元的資金上限,并非常確定地表示在補貼上支持兩房。然而,2010年中報顯示美國財政部累計向兩房注資不過1482億美元。2010年6月16日,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勒令”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公司從紐交所摘牌,理由是兩房股票長期低于1美元按規定需要摘牌,并稱史上也有先例,對兩房債券價值影響不大。隨后美國因QE推動的房地產市場回暖也讓市場減少了對兩房債券的擔心。到2011年10月,美國奧巴馬政府與聯邦住房監管機構考慮將在沒有聯邦政府擔保的情況下向私人投資者發售“兩房”債券,讓投資者獲得高于當前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利率。隨后的12月,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宣布9月發布的關于房屋再融資方面意見書獲得了福特雷斯投資集團和德銀等數百家公司的響應,并表示審慎地同時帶著緊迫感推進“止贖轉租”項目,提高兩房債券的吸引力。然而到2012年2月奧巴馬總統提出考慮擴大住房抵押貸款再融資提案時,美國國會予以了否決,當年FHFA也否決了允許兩房減記抵押貸款的動議,這無疑提高兩房債券的吸引力,尤其在QE寬松貨幣政策刺激下。2013年5月美聯儲放風退出QE計劃,客觀上誘導市場預期未來6個月左右的時間里新的美債供給將出現短缺,再次刺激了市場對兩房債券的需求。一個月后,美國參議員集團開始醞釀計劃清算房地美和房利美,另外設立一個由私人資本資助的政府抵押貸款證券再保險公司。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美國消解“兩房”債券彰顯了美國監管當局的金融運作功力,而投資人應該愿賭服輸。不過,中國投資“兩房”債券到底是盈還是虧?有什么需要吸取的教訓?需要有關部門認真思考和總結,這也是對全國人民的一個交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