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中國經濟,是國內外經濟專家學者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為此設賭局也讓專家學者樂此不疲。昨天,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美聯儲主席”金融泰斗保羅•沃爾克在北京和自己的學生朱民對賭,朱民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兩人對賭的對象是十年后的中國國企比重。
87歲高齡的美聯儲前主席、國際金融論壇(IFF)終身榮譽主席保羅-沃爾克先生于2014年2月19日抵達北京進行訪問。在京期間,沃爾克主席與中國有關國家領導人、重要金融部門負責人進行了系列高層會晤。
2月22日,國際金融論壇(IFF)22日在北京舉行2014年首期領袖對話會,與會多位國際著名金融專家認為,中國經濟今年將繼續實現平穩增長。保羅·沃爾克在會上表達了他對中國信貸和債務增長過快的擔憂。
國際金融論壇(IFF)領袖對話嘉賓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沃爾克法則之路”的對話會上,沃爾克表示,中國的信貸和債務增長速度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如果沒有足夠的錢來還債,這種狀況是否可以持續下去?
同時他對中國的影子銀行問題也表示了關注,認為影子銀行的增速過快同樣隱藏著風險,中國需要將信貸增速降下來,使其更符合經濟增長的需要。
此次,與沃爾克同臺對話的還有國際金融論壇常務副理事長、中金公司董事長金立群、IMF副總裁朱民等。
朱民表示,2014年,中國居民消費將可在去年的較強增勢基礎上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對外貿易方面,盡管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對中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加強,但發達經濟體復蘇增強對中國需求將增加;投資方面,中國依然有增長空間。因此,他預計,2014年中國經濟仍可維持約7.5%增幅。同時,他認為中國應做出必要的結構調整。
金立群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紅利并未結束。中國如果能更加主動求變,積極改革,未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許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在回應沃爾克的擔憂時,金立群表示不能把負債和債務危機劃等號,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應該通過適當規模的負債發展經濟,比如中國的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都是通過負債進行建設的,有力的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所以中國的經濟發展得益于債務規模的擴張。
金立群同時認為負債并非越多越好,要看借債的效益好不好,中國應該繼續舉債,但是要注重借債的效益。
對于金立群的回答,沃爾克表示,作為有盈余的國家,中國政府的貸款和債務雖然沒有造成危機,并且足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困難,但解決貸款和債務增長過快問題的時間不應該再拖下去。
在當日的對話中,沃爾克向多位與會人員詢問了有關中國的經濟改革的問題,其中令他不解的一個問題是:20年前中國國企改革步伐十分堅定,但是后來為什么停了下來?
對此,IMF副總裁朱民表示中國國企改革一直在穩步推進,按照新的改革思路,將更多的按市場化的路線推動國企改革。
“那十年后中國國企在經濟中的比重是降低還是增加?”沃爾克問道。
“我可以保證是降低的。”朱民回答。
“那好,我們約定十年后再來證實這一問題。”沃爾克說。
十年后沃爾克96歲。
美聯儲前主席、國際金融論壇(IFF)終身榮譽主席保羅-沃爾克
此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剛剛會見了沃爾克,不知沃爾克是否也向中國領導人表達了他的擔憂。
沃爾克的擔憂并非沒有依據,據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日前在“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分析國際研討會”上透露,2012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加總的債務接近28萬億,占當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債務19.94萬億。企業部門杠桿率(企業債務占GDP比重)已達113%,超過經合組織OECD國家90%的閾值,在所有統計國家中高居榜首,值得警惕。
李揚認為如果將非金融企業、居民部門、金融部門以及政府部門的債務加總,那么全社會的債務規模達到111.6萬億,占當年GDP的215%。
雖然官方口徑認為中國債務問題風險可控,但并沒有放松對其風險的警惕,在去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 將著力防控債務風險作為2014年六大經濟任務之一。強調“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
2003年成立于北京的國際金融論壇是非營利、非官方國際機構,由中國、美國、歐盟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聯合國及以及多家國際機構和領導人共同發起,是全球金融領域高級別常設對話、交流和研究機構。保羅•沃爾克是國際金融論壇(IFF)創始共同主席和終身榮譽主席。
雖然已經87歲高齡,保羅·沃爾克先生依然思維敏捷,邏輯清楚。保羅·沃爾克回憶到自己1980年首次訪華的情景,他對中國的發展感到鼓舞。作為國際金融論壇的創始共同主席和終身榮譽主席,沃爾克說,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的一個教訓是,金融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問題。金融全球化的本質,需要我們把更多沖突、觀念和思想都調和在一起。不僅僅是在金融監管,還包括金融框架、會計、審計、信用評級以及其他諸多方面。
2009年,他應奧巴馬總統邀請重出江湖,制定了“沃爾克法則”,在規范金融行業發展和限制過度擴張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建立起了金融防火墻。“沃爾克法則”的核心是什么?目標有哪些?未來實施能否順利?預計將遇到哪些困難和阻礙?
沃爾克對此進行了全面解析,“我理想中的法則是簡單容易執行的,而不是復雜的,‘沃爾克法則’總的來說是個好的法則,會幫助銀行回到主要的、本來應該承擔的義務,讓銀行減少不必要的風險承擔,而不是被投機性活動牽扯精力。”對于仍然保持在低位的通脹,他稱,“我始終對通脹保持警惕,通脹很容易失控。”
誰是保羅·沃爾克?
保羅•沃爾克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美聯儲主席,是對美國和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金融泰斗之一。這位“溫柔的金融巨人”身高近兩米。
比身高更突出的,是他輝煌傳奇的職業生涯。歷數沃爾克的公職生涯,一個核心關鍵詞是“危機”。他是以在三大危機中的卓越表現而名著于世的。
沃爾克應對的首次重大國際金融危機是上世紀70年代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危機和美元危機。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在尼克松政府任主管貨幣事務的副財長,當時二戰后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風雨飄搖,國際危機一觸即發。沃爾克作為美國國際貨幣政策的協調人,一方面說服總統,一方面出使各國,合縱連橫,確保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又避免國際貨幣體系崩潰,保住了美國的重大國際利益。
第二次危機即為沃爾克贏得最大聲望的是抗擊惡性通脹。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在卡特總統和里根總統任內,沃爾克在美聯儲主席任上,主持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和聯儲理事會,成功遏制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為美國之后二十余年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第三次大危機是2008年發端于美國的本輪國際金融危機。2009年,年逾八旬的沃爾克應奧巴馬總統之邀,以個人威望幫助新總統凝聚應對危機的共識。以他名字命名的“沃爾克規則”被寫入2010年夏出臺的美國金融改革法(《多德-弗蘭克法》),加強金融監管的效果正在慢慢顯現。
自1963年以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他被六位總統委以重任。尤其在20世紀80年代,沃爾克成功馴服高達兩位數的通脹怪獸,創造了“沃爾克奇跡”,為美國此后的經濟繁榮增長奠定了穩固基礎,被格林斯潘譽為“過去20年里美國經濟活力之父”。
曾為沃爾克學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說:“沃爾克在美國以及國際上的崇高地位不僅因為他曾經擔任美聯儲主席,更重要的是他的正直、良心、道德和責任感”。
在朱民眼里,沃爾克是“一個傳奇,一個睿智的長者”。朱民說:“在我們討論國際經濟金融問題時,我常常驚嘆于他深厚的理論素養、嚴謹的邏輯以及敏銳的判斷力。他總能從事情表現的關聯上看到深處的核心,點出本質問題。但他又不失幽默的風格,常常用一個小小的故事或幽默就把一個重大問題點出來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