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余斌:新帝國主義的白條輸出

余斌 · 2014-01-06 · 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新帝國主義區別于舊帝國主義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以美元霸權為標志的白條輸出。它既與金融寡頭控制了紙幣發行有關,又與全球帝國的形成有關,還涉及包括領土瓜分在內的勢力范圍的劃分。新帝國主義之間的白條輸出之爭,給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安全局勢蒙上了陰影。

  1916年春,列寧完成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小冊子的寫作。在這本小冊子中,列寧指出,“對自由競爭占完全統治地位的舊資本主義來說,典型的是商品輸出。對壟斷占統治地位的最新資本主義來說,典型的則是資本輸出。”自那時起,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就成為人們認識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的主要工具。現在,時間過去了差不多100年,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又夭折了,而帝國主義也發生了一些變化。21世紀初,英國首相的顧問羅伯特·庫珀公開鼓吹世界需要一種“新的帝國主義”,引發了種種鼓吹和批判這一新帝國主義主張的理論。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作為帝國主義最后階段的新帝國主義就已經初步成型,其標志是具有了與舊帝國主義不相同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經濟特征——白條輸出。

  一、關于新帝國主義經濟特征的論述

  對于新帝國主義的經濟特征,國內外都有不少論述。

  吳茜認為,與傳統帝國主義不同,美國新帝國主義輸出的不僅是資本,而且包括與資本有聯系或為資本輸出服務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筑。在經濟結構方面,美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搶占了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的制高點,建立美國處于優勢地位的新型金字塔式國際分工,奪得了全球生產領域的控制權;利用跨國公司在全球的生產一體化網絡來壟斷全球的經濟資源和經濟命脈;實行貿易自由化和資本自由化政策,通過取消部分金融業管制等促進國際雙向投資的措施,推進了金融全球化,依托強勢美元優勢基本控制了全球金融流動,實現美國從“概念化的資金流動”中攫取其他民族國家財富的目的;以跨國公司投資擴張行為,逐漸達到控制東道國經濟命脈,并促使其建立以私有制為核心的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和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筑。

  楊承訓認為,美國由金融資本從與實體經濟結合蛻變為嚴重脫離實體經濟的龐大金融經濟體系,成了以虛擬經濟為主體的經濟泡沫酵母,進而擴展為整體的泡沫經濟。這是一個利用金融—虛擬資本和泡沫經濟操縱市場、控制世界大發其財、最終泡沫破滅的進程。自布雷頓森林協定簽訂以來,全世界各國都以美元為標準結算貿易,美元在全世界多數國家流通,并作為儲備手段。在20世紀70年代美元同黃金脫鉤之后,美國可以任意印發鈔票,以此作為彌補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的手段。換句話說,美國用印鈔機的旋轉換回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勞動者的血汗,并將這筆超額的貨幣收入再轉化為新的金融資本和軍事實力,進一步壓迫與剝削世界人民。在20世紀中葉之后特別是80年代以來,美國已經成為國際超級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即把金融與工業的結合蛻變為脫離并統治實體經濟的虛擬經濟,而與高科技結合,進一步引發由經濟泡沫釀成泡沫經濟,彰顯了美國為首的現代資本主義的新特征和新手段。

  邢文增也認為,除了武力干涉外,新帝國主義還具有傳統帝國主義所不具備的一個優勢,即“貨幣霸權”。在傳統帝國主義時代,帝國主義對世界的控制主要是為了占有生產物質產品的資源和市場,而各國爭奪的焦點也集中在控制國際貿易的流向上。而在新帝國主義階段,隨著美國在二戰后取得的“世界貨幣”的地位,以及20世紀末以來歐元地位的提高,“貨幣霸權”已成為發達國家掠奪財富的一種有效手段。尤其是“貨幣霸權”與虛擬資本的結合,使得美國等除了在經常項下輸出美元外,還可以從資本項下向國外大規模輸出虛擬資產,從而為金融資本的對外擴張開辟了道路。在戰前,金融資本主要與工業資本相融合,組成大規模的壟斷集團來獲取壟斷利潤;而在二戰后尤其是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金融資本已越來越遠離工業資本,通過資本的流動而獲取利潤。

  郎咸平認為,“新帝國主義”的“新”主要體現在:(1)壟斷組織今天發展得更為強大,不僅僅通過控制全球的產業鏈,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而且在政治文化上也起著某種程度的決定作用。(2)今天,帝國主義的的金融寡頭,已由傳統的銀行轉變為現代的“投資銀行”了,通過各種金融工具,控制產業資本和傳統的銀行資本。(3)今天已經不是簡單的資本輸出的時代,而是資本自由化的時代。資本自由流動的力量,已經今非昔比。(4)國際壟斷組織已經形成強大的同盟,也就是說,通過產業鏈高效整合的形式,牢牢控制著某個行業或者產業。(5)今天最大的帝國主義大國,已經不滿足于瓜分土地了,而是通過資本來瓜分世界市場。

  楊圣明指出,美國靠在全球發行美元、國債、股票以及大量金融衍生品這樣的虛擬渠道,使全世界的實體資源(自然資源、勞動資源和資本資源)不停地流進美國。美國生產貨幣,其他國家生產商品。

  劉仁營認為,今天的財富權壟斷在很大程度上開始擺脫資本產權這個前提,而體現為通過對世界貨幣發行權的壟斷而直接操控財富權。換句話說,金融壟斷和金融掠奪,特別是通過世界貨幣體系來實現的貨幣壟斷和貨幣掠奪,已經成為當代帝國主義的新內涵。

  逯兆乾認為,資本主義經過500多年的發展,已經走過商品競爭、產業壟斷階段,發展到當今金融霸權階段,用貨幣控制了世界的經濟,從而以經濟機制更加隱蔽、更加瘋狂、更加高效地掠奪世界其他國家,成為新型的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

  鄭文靜則認為,新帝國主義與傳統意義上的帝國主義并無本質的區別,只是在表現形式上進行了翻新,更具欺騙性。首先,在資本輸出的同時,越來越多地利用自己掌握的高新技術優勢和知識優勢推行霸權主義。其次,國際壟斷同盟規模日益擴大,競爭日趨激烈。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跨國公司紛紛通過跨國兼并、收購、協定等各種方式實行強強聯盟,結成超大型的跨國集團,成為西方大國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強大的經濟后盾。其三,今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經濟上瓜分世界的同時,也用強行打開別國市場的手段代替直接的掠奪。

  美國學者哈維認為,由于避免了英國、法國和德國在二戰時期遭受的經濟和軍事創傷,美國在1945年以后的一段時間里,無論在生產、金融還是在軍事方面在資本主義世界中都處于支配地位。然而,這種情況在1970年前后開始出現變化。美國首先在生產領域遇到了來自西德、日本的挑戰,后者在制造業方面的仿效競爭使它在生產領域失去了支配地位,這就截斷了美國霸權的一個關鍵的支柱。為應對來自生產領域的威脅,美國力圖以它的金融力量進行反擊,以求維持它搖搖欲墜的霸權地位。然而,近些年來美國創記錄的國債水平、巨大的貿易赤字和頻繁出現的虛擬資本投資的失敗,這些又都使美國在金融領域的統治地位發生了動搖。哈維指出,美國之所以要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其背后的原因是歐洲和日本,以及東亞和東南亞(現在尤其要加上中國)都嚴重依賴海灣地區的石油,而且它們都向美國在全球生產和金融體系中的支配地位提出了挑戰,如果美國要擋住對手的競爭和維持它自身的支配地位,除了控制這些競爭對手所依賴的關鍵經濟資源的價格、條件和分配之外還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嗎?哈維還指出,1973年之后出現的強大的金融化浪潮就其投機性和掠奪性而言是極其驚人的。股票促銷,龐氏騙局,通貨膨脹導致的結構資產喪失,通過合并和收購造成的資產剝離,債務責任程度的提高使得大眾,甚至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大眾都陷入以勞役來償債的境地,更不必說公司詐騙和通過操縱信貸和股市對財產的剝奪(使養老基金猛跌,以及因股市和公司破產而使它徹底毀滅)了。哈維認為所有這些都是當代資本主義具有的主要特征。而當代帝國主義的另一個特征,這就是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金融的力量強迫發展中國家將以前抵制資本邏輯的領域私有化、商品化和市場化來解決自身的資本過度積累的危機。哈維指出,軍事干預只是帝國主義這座冰山的頂端,自由貿易和開放的資本市場才是其獲取利益的主要方式。

  福斯特等人認為,20世紀后期和21世紀的新帝國主義的特點可以歸結為:世界體系的上層被壟斷金融資本控制,下層出現大量全球性勞動后備軍。這一巨大的兩極分化的結果便是,通過將工資低、受剝削程度高的工人整合進資本主義生產,從南方國家榨取的“帝國主義租金”增加了。而后,這又成為北方國家勞動后備軍規模擴大和剝削程度提高的一個杠桿。

  二、新舊帝國主義主要經濟特征的對比

  自從列寧判斷出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帝國主義以來,帝國主義就一直存在和發展著。列寧所列舉的舊帝國主義主要經濟特征,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

  列寧指出的舊帝國主義的五個基本特征是:(1)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這樣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壟斷組織;(2)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已經融合起來,在這個“金融資本的”基礎上形成了金融寡頭;(3)和商品輸出不同的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4)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5)最大資本主義大國已把世界上的領土瓜分完畢。

  對比一下:(1)如果說,舊帝國主義的卡特爾成了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之一,那么新帝國主義的比卡特爾壟斷程度大得多的跨國公司更是在今天的經濟生活中起著決定性作用。(2)新帝國主義的金融寡頭不僅控制了銀行和工業,而且控制了貨幣(紙幣)的發行。如果說,當時的大部分利潤都被那些干金融勾當的“天才”拿去了,那么今天金融衍生產品盛行,金融寡頭的實力更為強勁,絕大部分利潤都被那些干金融勾當的“天才”拿去了。(3)新帝國主義的跨國公司的資本輸出同樣是國際經濟活動的主要因素。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的資本輸出并不是舊帝國主義時代的真金白銀形式的資本輸出,而是以不兌現的紙幣和國債這樣的白條形式的資本輸出。白條輸出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4)舊帝國主義時代的資本家的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升格為新帝國主義時代的由大企業、銀行和政府聯合起來的“公司王國”,并正在向全球帝國推進。(5)雖然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一度破壞了資本主義大國對世界上的領土的瓜分,但是,隨著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資本主義大國及其集團加緊了世界上的領土爭奪和瓜分,而且在舊殖民主義上還疊加了新殖民主義,開發了新的領土瓜分形式。

  總的說來,新帝國主義區別于舊帝國主義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以美元霸權為標志的白條輸出。它既與金融寡頭控制了紙幣發行有關,又與全球帝國的形成有關,還涉及包括領土瓜分在內的勢力范圍的劃分。也就是說,它與上述五個特征中的四個有關。

  三、白條輸出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帝國主義趁英法德等帝國主義削弱之機,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紙幣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紙幣與美元紙幣掛鉤,并確立了美元紙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壟斷地位,從而使美元紙幣竊居了世界貨幣即黃金的貨幣符號地位,成為美元紙幣這一白條輸出的起點。

  起先美國政府還有意維護美元紙幣所代表的金量,即35美元紙幣兌1盎司黃金。為此,甚至通過利息平衡稅等措施來限制美國人用美元紙幣購買外國證券或向外國貸出美元紙幣,以至促成了歐洲美元市場的產生和發展。但是美帝國主義的掠奪本性使得美元紙幣的白條性質終于暴露出來。越南戰爭的巨大開支很快就迫使美國政府和美國金融寡頭聯手濫印美元紙幣來獲取用于戰爭的物資。

  “隨著大量美元紙幣投入美國市場,通貨膨脹壓力巨大,商品價格攀升,大量進口變得有利可圖,于是,過剩的美元就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國外換購相對廉價的進口商品,在向國外輸出通貨膨脹的同時,美國的國際收支自然出現大量逆差。實際上,不是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引起了美元的貶值,而是美元的超量發行引起了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和美元貶值。”

  美元的貶值破壞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脫鉤使美元徹底成為了一紙白條。1盎司黃金的美元價格從35美元上漲到一度突破1900美元的地步。這意味著,美元的98%都已經被漂白了。

  為了維護美元白條這一掠奪世界人民的工具,美帝國主義不擇手段地迫使石油輸出國組織只用美元進行石油結算,并提高了石油的美元價格,以此增加石油進口國對美元白條的需求。當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企圖用歐元來結算出口石油時,美帝國主義就捏造事實,繞開聯合國,悍然發動侵略戰爭,占領了伊拉克,并殺害了薩達姆。美帝國主義的霸權行徑,不僅使其可以繼續輸出美元白條以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形式白白獲得別國的商品和物資,而且還可以用美元白條去進行所謂的跨國投資,去套購別國的資源、并購別國的企業,以白條的形式進行舊帝國主義的資本輸出。

  新帝國主義的白條輸出相比舊帝國主義的資本輸出,具有更為強烈的帝國氣息。這是因為,舊帝國主義輸出的是自己的資本,憑借資本來獲得剩余價值,得到別國的進貢。而新帝國主義首先迫使別國用自己的生產資本來換取新帝國主義的白條,得到第一重進貢收益,然后新帝國主義再把別國的生產資本作為自己的資本輸出,去獲得進一步的剩余價值,得到第二重的進貢收益。而白條的進一步貶值,還能使得新帝國主義獲得第三重的進貢。

  據測算,至2003年美國已累計獲得白條輸出的第一重進貢收益即傳統意義上的鑄幣稅約為4319億美元。從1967年至2006年美國因白條輸出而獲得的第三重進貢收益即因減輕外債負擔而獲取國際通貨膨脹稅為2.7萬億美元,年均獲益675億美元。撇開白條輸出的第二重進貢收益即在外投資收益,僅2003年美國通過白條輸出獲得的其他幾重進貢收益約為2991億美元,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7%,接近美國當年GDP的增長率3.1%。美國共產黨經濟委員會委員瓦迪·哈拉比認為,美國國際收支賬戶中,其中海外凈收入2001年為6583億美元,2003年為8426億美元,比GDP增長還要高,這完全是掠奪,是帝國主義在索要貢品。

  四、白條輸出的后續發展

  美元紙幣不僅是白條,而且是債務,它與早期的銀行券一樣,是發行它的金融機構——美聯儲的負債。美元的白條輸出,也就是美聯儲和美國金融寡頭的債務輸出。如果說,舊帝國主義是以債權國的身份來剝奪其他國家,那么新帝國主義卻還能夠以債務國的身份來剝奪其他國家。而要可持續地做到這一點,新帝國主義就必須一方面迫使其他國家不能兌現白條,反而要大量儲存白條;另一方面,新帝國主義也必須適當地回收一些白條,當然這種回收不是兌現,而是近似無償收回。

  而新帝國主義憑借其在國際經濟、軍事甚至思想領域的霸權地位是不難做到這些的。

  首先,新帝國主義用另一種白條即國家債券來換回紙幣白條。紙幣白條是金融寡頭自己的債務,而國家債券則是全體民眾的債務。金融寡頭利用自己掌控的新帝國主義國家先是把自己的債務轉嫁到全體民眾的身上,然后新帝國主義國家再把換回的紙幣白條以廉價的方式還給金融寡頭,比如在金融危機中注資給金融寡頭的銀行進行救市等等。

  而其它國家之所以同意用美國國債換美元紙幣,即拿不得不儲備的美國紙幣去購買美國國債,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國債支付利息,存在蠅頭小利,而美元紙幣無利息支付。另一方面,則是新帝國主義的經濟學家和思想家不斷鼓吹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和保值性。

  其實,美國國債所支付的利息仍然是白條而已。而美國國債之所以“保值”,也是因為西方主流經濟學故意低估了通貨膨脹的水平。實際上,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崩盤的1971年,到2010年的39年中,一盎司黃金的美元價格從35美元上升到1278.5美元,這意味著,在這39年中,美國通貨膨脹的實際水平不低于9.66%,只要美國國債的利息率的平均水平低于9.66%,購買美國國債就不能做到保值,而是損失巨大,而美國國債的平均利率水平遠低于9.66%。

  當年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曾嘗試在印度的加爾各答發行公債,但是遭到徹底的失敗。印度人拒絕了這種不僅能靠印度資本恢復英國統治而且還能間接為英國商業打開印度寶藏的計劃。然而,通過上述白條的轉換,新帝國主義實現了當年大英帝國未能在其殖民地印度做到的事情。

  劉仁營認為,這與傳統帝國主義通過資本輸出進行掠奪的方式不同之處在于,它可以直接利用債權國的“財富”占有債權國的財富,而這種占有又是永遠不可能清償的,因此這里的輸出實質上是一種債務輸出或債務轉嫁。因為這種債務輸出不僅是發行債務,而且是發行不能償還的債務,所以這種輸出完全等同于對他國財富的直接掠奪。從列寧時代的資本輸出到當今世界的債務轉嫁或直接掠奪,這一轉變的重大意義在于,完全地、徹底地暴露了帝國主義的赤裸裸的掠奪本質。而實際上,最大的債務或白條不是美國國債,而是美元紙幣本身。

  其次,新帝國主義利用自己掌控的國際金融市場,制造危機來回收美元白條。最典型的就是上世紀末由美國金融大亨索羅斯親自發動金融襲擊,制造東南亞金融危機,掏空了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美元儲備。這樣,不僅不用擔心東南亞國家拿這些美元白條向美國索回失去的財富,而且迫使這些國家不得不事后向美國進貢更多的財富以便換些美元白條回去儲備起來。

  當然,危機不是經常能夠制造出來的,需要因勢利導。那么,在沒有危機或沒有大的危機的平時,新帝國主義就要靠操縱匯率市場和金融衍生產品市場來從中漁利,回收美元白條。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不久,新帝國主義白條輸出的特征形成之際,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開張了,幾乎同時,期權定價公式的理論也恰好出現了。就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新帝國主義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期權定價公式的提出者。然而,打著回避或對沖風險名義出臺的期貨和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從理論上來分析也恰恰是制造風險的工具。金融衍生產品的重要標的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一直為新帝國主義的金融寡頭所操控,使他們在對手交易穩賺不賠。《起訴高盛——中國企業當直面金融欺詐》一書也揭露了美國金融寡頭企業是如何利用金融衍生產品進行欺詐的。

  第三,除了石油外,新帝國主義還壟斷了世界上許多作為工業原料的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并以美元白條定價。高昂的價格迫使需要進口這些工業原料的國家不得不儲備大量的美元白條。新帝國主義還把魔爪伸向了農產品,通過轉基因技術及其壟斷,控制農作物種子,迫使數千年來一直在農業生產上獨立自主的國家,不得不進口農作物種子,不僅直接威脅了這些國家民眾的生存安全,而且迫使這些國家不得不持有美元白條,以便用于進口這些物資。

  第四,派出各種殺手,使其他國家成為新帝國主義的債務國。首先是派出經濟殺手,通過夸大經濟發展前景,誘使其他國家大借以美元白條計價的外債搞巨大的超過實際需要的工程。而這些外債必須用美元白條來償還。這不僅迫使這些國家為了還債而儲備美元白條,而且還可以通過提高利率、壓低這些國家出口商品的價格、限制其出口等操控手段來使得這些國家不能得到或不能充分得到償債所需的美元白條,使其不能順利還債,從而債務負擔日益嚴重,對美元白條的依賴也日益增長。新帝國主義發放貸款不是為了獲得利息,而是為了控制借債國,讓其永遠還不清債務。約翰·珀金斯先生正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時被訓練成經濟殺手的。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責,他還雇人開發了專門的計量經濟學模型,以便以“科學”的名義進行欺詐。在經濟殺手遇挫的時候就派出真正的殺手來排除障礙。如今經濟殺手的這些職責,已經早就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各種基金會、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的職員們分擔了。

  第五,迫使新帝國主義的債權國,不斷增持新帝國主義的債務白條。美國尼克松政府的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指出:“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但卻是你們的問題。”威廉•塔布認為,美國的債權人考慮到美元貶值將對他們造成較大的損失(美元兌換價值越低,他們持有的美元資產能夠購買到的東西也就越少),因此也不愿看到美元貶值幅度過大。美國的債權人將不得不繼續借錢給美國人。美國海軍學院教授托馬斯·伯奈特指出:我們只用少量的紙幣去交換亞洲地區豐富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也足夠聰明地知道這一切并不公平,當我們送去這些紙幣時,我們必須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產品——美國太平洋艦隊,這就是美國的“硬實力”。美國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建立軍事霸權,如果有誰懷疑美國模式,想另辟蹊徑圖真正的發展,美國就拿出大棒,以“無限戰爭”的戰略給世界各國制造一種戰爭隨時降臨頭上的可能性,強迫其接受美國的全部規則,進入現行世界體系。

  但是,對這些債權國來說,壯士斷腕是自救的唯一出路。與其拿國內的物資去換美國的白條,支持美國的軍備擴張,不如用這些物資造福國內民眾,提升軍備水平。越早減持新帝國主義的債務白條,損失越小。否則就一定會成為所謂溫水里煮的青蛙,成為新帝國主義的犧牲品。

  其中,我國為減少外匯儲備的損失,應根據用匯需要相應地減持美元資產的比例,構建由黃金、石油、銅等重要基本商品和資源組合的“次級金本位”的外匯儲備支付體系。

  第六,把其他國家拉下水,大家一起打白條。新帝國主義的經濟學家強調黃金不再貨幣,黃金沒有用,讓人們不要再儲備黃金。而新帝國主義自身卻一點也沒有放棄對黃金儲備的控制。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600噸黃金被運往美國保存。而當德國提出運回保存在美國的儲備黃金時,被美國拒絕了。這些儲備在美國的黃金應當已經蕩然無存了。否則,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后,美國一定會動用并出售這些黃金來維持美國的幣值,使黃金的美元價格不至于飆升得這么快。而新帝國主義旗下的英國洛希爾銀行在2004年突然要放棄倫敦黃金定價委員會主席的職位,就已經昭示了這一點。

  新帝國主義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其他國家的紙幣失去黃金儲備的支撐或只有少量黃金儲備的支撐,從而要么在規模上無法與美元白條抗爭,要么同樣成為一紙白條,進而在國際大宗貿易和國際投資中根本無法挑戰美元白條的地位。事實上,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前后并自那時以來,通貨膨脹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西方所有國家的紙幣都成為了白條。

  五、新帝國主義的白條輸出之爭

  列寧在批判考茨基的和平的超帝國主義論而談到“國際帝國主義的”或“超帝國主義的”聯盟時指出,在20世紀的歷史上就有這種聯盟的實際例子,如列強共同對付中國就是這樣。列寧反問道,在保存著資本主義的條件下(考茨基正是以這樣的條件為前提的),“可以設想”這些聯盟不是暫時的聯盟嗎?“可以設想”這些聯盟會消除各種各樣的摩擦、沖突和斗爭嗎?

  同樣地,新帝國主義之間的摩擦和沖突,仍然存在并且發展著。一超獨大的美國是新帝國主義的主要國家,但是歐洲的新帝國主義也在快速發展。二戰之后,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聯手對付東方的社會主義國家。隨著蘇聯解體,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統一的歐洲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像盟友,而是競爭對手。同時,美國也不可能與歐洲建立有效而長期的合作關系,美歐難以彌合政治上的分歧,這些利益沖突將令美國與歐盟漸行漸遠。”

  庫珀在將“合作帝國主義”作為他的理想模式時,對美國是否夠資格成為這樣的后現代國家持懷疑態度,因為“美國政府或國會尚未明確表現出需要和愿意接受與歐洲同等程度的開放、相互監督和節制干預”。美歐之間在重新安排世界的模式上有所不同,在其側重點和重新瓜分世界資源及戰略據點方面更是利害各有不同。

  日本學者也強調走出一條不同于英美式資本主義的日本式資本主義的道路。“如果我們把生產場所向亞洲的轉移時所帶來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和金融組織形式以及以中國市場為代表的巨大市場輪廓納入視野,那么力爭在與亞洲的、不同制度相互滲透的共同生存中另辟途徑,應當說是一個有遠見的抉擇。”

  “美國盟友大多已經不會再信任美國并愿意與其綁在一起。”而這些分歧與其說是政治上的或觀念上的,不如說是經濟上的。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后,日內瓦國際學院經濟學家維普洛斯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批評美國說,對于美元匯率不斷下跌,美國人反而表現得根本不在乎。

  如今,能夠輸出紙幣白條的國家和地區最主要的是以美國為核心的美元白條區和以歐洲大陸為核心的歐元白條區,其次是依附或夾縫在這兩大區域之間的日本和英國。法德聯合的歐元白條區的新帝國主義實力遠超單獨一個歐洲大國,其與美帝國主義之間的新帝國主義競爭的規模大大超過了二戰前的舊帝國主義之間的競爭。

  歐元的誕生刺激了新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白條輸出勢力范圍的競爭。這場競爭也可以說是一場瓜分經濟領土的競爭。在維護美元霸權的伊拉克戰爭中,法、德兩國表現不積極,并不是由于什么觀念上的差異,而是白條輸出利益上的差異。美國金融危機引發世界范圍內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之后,法德新帝國主義集團試圖加強歐元區的政治聯合,以強化白條輸出的勢力范圍,而美國則希望歐元區解體,并鼓吹一些國家應當退出歐元區。趁著美元疲軟,原本在西藏問題上對中國極不友好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也主動到中國來商討貨幣合作。而美國則利用日本和菲律賓在中國周邊挑起事端,予以警告。

  新帝國主義之間的白條輸出之爭,給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安全局勢蒙上了陰影。要知道,正是當年的英法帝國主義集團與德帝國主義集團,以及日本帝國主義與美帝國主義的爭斗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世界人民都應當對新帝國主義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做好應對危險局勢的準備。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 思思99热综合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自拍 | 亚洲制服aⅴ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