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建議,改變農村“一戶一宅”模式低效率狀況,推廣集中建房新模式
新快報訊 記者占文平 報道 年均新增38平方公里,按照前10年新增用地速度,2015年前廣州將就無地可用,2025年前后將突破生態用地的警戒線。昨日,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公布的一份調研報告發出如是警示。
●預警:
2025年或突破生態用地警戒線
報告指出了當前廣州土地工作存在的現實問題和困難:
第一,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選址于廣州的國家、省重點項目日益增多,需要占用廣州市建設用地規模。按照廣州市前10年的新增用地速度(年均新增38平方公里),2015年前就將無地可用,2025年前后將突破生態用地的警戒線。
第二,農村部分土地利用效率低。2012年,全市范圍內低效用地占到建設用地總量的1/3,土地利用效率僅為中國香港、新加坡的1/8和1/6。尤其 是農村,一戶多宅、宅基地閑置、空心村等問題未得到解決。近10年來,廣州農村人口減少50.6%,建設用地反而增了74.7%,農村人均占用建設用地是 城市的近4倍。
第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政策有待探索完善。廣大農民無法分享到土地增值的收益,征地難問題越來越突出。
●建議:
積極推廣村民集中建房新模式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認為,盤活存量、充分挖潛是緩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
報告建議,加快推進城市低效用地二次開發,全面開展閑置和低效用地普查。鼓勵和引導建設項目優先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加大力度打擊囤積土地、閑置土地行為。
解決好農村宅基地超標、宅基地閑置、“一戶多宅”和建新不拆舊等問題,改變傳統“一戶一宅”模式下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狀況,積極推廣村民集中建房新模式。
積極探索將農村土地整治節余的建設用地指標進行流轉。
●計劃:
將探索工業用地彈性出讓
李俊夫在向人大匯報時也坦言,當前廣州每年用地供需缺口超過20平方公里,用地矛盾仍然突出。
他表示,明年將以規劃引領、創新土地供儲機制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為重點加強土地工作。研究劃定城市拓展邊界和生態保護控制線。強化土地儲備,以土地儲 備促進城市更新、盤活低效用地。完善土地出讓政策,探索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數話土地
今年全市共批復19個三舊改造項目,按規劃可增加經營性用地和公益用地1平方公里、0.7平方公里,預計拉動投資超過400億元。
全年供應各類用地1986公頃,土地出讓收入76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85%。
今年發現并查處違法用地653宗,面積2663.9畝;處置閑置土地54宗、268公頃,收取土地閑置費4226萬元。
一線城市賣地收入破5000億 暴漲150%
2013-12-25 07:52:55 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土地市場整體成交火熱,尤其是北上廣深。頻繁出現的地王進一步促使這些城市的土地成交量和成交收入大幅增長。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24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一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集體暴漲,北上廣深4大城市均創歷史紀錄。其中,上海更是創造單一城市2000億元的年度土地出讓金歷史紀錄。
數據還顯示,北上廣深4大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已經突破5000億元,達到了5014億元,相比2012年全年的2005億元,上漲幅度達到了150%。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認為,2013年以來,各地地王頻繁出現,甚至成為普遍現象。相比往年,今年市場上出現的地王在單價和總價上都突破了市場的想象力。
市場分析機構CRIC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晨青認為,由于今年房企普遍調整了投資策略,加大了對一線城市的投入力度,從而促成了一線城市成交量出現83%的增長幅度,其中上海經營性用地成交面積截至目前已經超過2000萬平方米。
楊晨青表示,土地市場的火熱使今年以來各城市的土地出讓金較去年同期出現明顯增長。根據CRIC研究中心針對全國53個重點城市的跟蹤統計數據,這些城市前11月土地出讓金總計16029億元,同比增長大幅提升67%。
“地價高昂的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土地成交量飆升,進而帶動土地出讓金快速上行。”楊晨青說。
據統計,前11月土地成交金額過500億元的城市達到10個,其中上海、北京、杭州三地的土地出讓金超過1000億元。而去年同期成交金額達到500億的城市僅4個,當時排名第一的上海土地成交金額也僅有664億元,而上海今年的出讓金同比大幅增長了169%。
楊晨青說,今年房企的融資環境相對寬松,銷售業績亦大幅提升,現金充裕。因此,盡管9月底國土部要求地方禁止出現地王,但各地仍然不斷有高總價地塊成交。
在地王的帶動效應下,土地價格明顯上漲,更進一步刺激了樓市的價格。張大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土地財政的存在,導致在樓市火爆時期,政府愿意更多賣地,部分高價地的出現又促進了房價的進一步上漲。
張大偉說,整體而言,今年的地王潮主要出現在一二線城市,這也證明了全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分化,房企選擇在一二線城市聚集,競爭更加激烈,而這種泡沫化的發展也導致市場存在調整的可能性。
烏有網刊綜合新快報 經濟參考報消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