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能永久上漲,至少樂觀派是這么認為的。他們指出,中國正經歷史上最大的城市化進程,大批從農村走向城市的移民都需要住房。而數量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所居住的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紀80年代,他們同樣急切地盼望搬進夢想的居所。這導致過去的十年中國房產業以驚人速度蓬勃發展。
從經濟學人發布的圖來看,似乎房地產“美好時代”仍在延續。據華爾街見聞報道,中國10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中,65城環比上漲,69城同比上漲。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房價同比漲幅均超20%。
資金流向何方?
即便這些跡象表明房地產業的健康水平,但一些房地產大佬卻越發感到不安。萬科[簡介 最新動態]董事長王石認為,現在地產業處于泡沫之中。而地產巨頭大連萬達[簡介 最新動態]集團已進軍娛樂業,中國新晉首富、董事長王健林承認,國內部分地區正經歷房地產泡沫,不過他認為那些都是“可控的”。香港大亨李嘉誠長期看多中國經濟,但最近也開始出售名下的大陸資產。
中國房價問題其實并不在于房價高得離譜的城市;這些城市房價可能還將上漲。各地人涌入北京或上海買房,這促使當地房價同曼哈頓和倫敦市中心房價一樣富有彈性。事實上,旨在嚴控投機行為的政策也人為地壓低了大城市的房屋需求。
繼北京之后,上海、深圳最近也出臺政策要求購置第二套房的居民首付比例不得少于房價的70%。在北京銷售第二套房需繳納20%的資本利得稅。報道稱,經常有擁有兩套房的夫妻為了避稅而離婚。
不過,在類似于遼寧營口產業基地等地區,房產需求看起來就不那么強勁了。成排成列的房屋空置,街上寥寥數人;售樓員宣稱諸如可口可樂、中石油等大型企業將在附近建立廠房。當地政府發起此項目意圖作為未來經濟活動中心,但未來卻“遙遙無期”。即便官媒新華社也對此表示質疑:除了幾盞路燈和偶爾經過的車輛,基地儼然一片漆黑。
諸如營口沿海基地,許多在大城市周邊興建的房產也都開始呈現“鬼城”趨勢。評級機構穆迪稱,大量新房供應都涌向小城市,且這一趨勢還在繼續。《人民日報》近期嚴厲譴責類似的建設屬于“對資源的極大浪費”。然而官方數據顯示,來自12個省份中的144座城市計劃新建200座衛星城。
事實上新房的庫存正在飆升。咨詢公司GaveKal發布的數據顯示,經歷了過去十年的不足供給,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向“結構性供給過剩”轉變。去年竣工的房屋面積升至11億平方米,較2008年前的數字接近翻番。聯博基金(AllianceBernstein)同樣對房屋建設速度超過房屋銷售速度感到擔憂。這導致越來越多接近于完工,卻賣不出去的樓宇堆積在那里。
更糟的是,銷售數據似乎具有誤導性。研究公司J Capital的Anne Stevenson-Yang表示,新房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是由個人買入的,而是由地方政府、銀行和國企購買。而比例具體是多少?不得而知。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點在于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聯博基金分析師認為,中國房地產業處于十年來債務最重的階段,這就使得房地產行業有高度的下行風險。一旦中國經濟不景氣、房產銷售下滑,那么房價可能陷入下跌的惡性循環中。
問題在于,中國房地產大亨們的錢將投向何處?幾乎每個星期都有關于中國開發商海外投資或并購海外企業的報道。
不過,即便是悲觀主義者也不會預期災難即刻會到來。Stevenson-Yang表示,地產泡沫至多可能要5年才會破裂,屆時房價將從目前水平下跌40%。而更為樂觀的人則堅信,價格飛漲的小城市房價破裂不會損傷全國經濟。但不得不說,那些從中國房產市場繁榮中獲益最多的人,已經開始尋求其他投資機會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