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的經濟數據遜于預期,GDP同比增速下降為7.4%;出口同比下降了3.1%。與以往相比,更大的變化是政府財政收入增速明顯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增長7.5%,增幅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同比增長僅1.5%。與此同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上半年實際增長6.5%,而上半年GDP增長7.6%,居民收入增幅低于GDP增幅。經濟增速、財政收入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同時低迷的情況尚是多年來的第一次。
進入7月,這一下滑趨勢似乎仍未得到改觀,24日,匯豐7月PMI公布,初值獲得47.7,創下11個月以來的新低。特別需要重視的是,就業指數降至47.3,創四年多以來新低。
面對這一經濟增長、財政收入、居民收入和就業同步減速的新挑戰,中央政府的調控基調顯然開始由6月份的“貨幣緊縮”向 “穩增長”轉變。7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廣西調研時指出:“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此后,穩增長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其中包括中西部鐵路建設、鼓勵出口等,坦率地說,中西部鐵路建設雖然短期能夠帶來一些鋼鐵等建材的消耗,但這些投資很難收回,從長期而言,只能令政府財政負擔更加沉重。而在出口方面,在美國力主TPP替代中國進口的情況下,我們試圖以讓利更加熱切地增加出口,很難抵消歐美對中國越來越嚴重的貿易保護,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另外一個對策似乎是對房地產商融資松綁,鼓勵房地產商拿地,以支持政府財政收入的增長。近一兩個月來,對地產商融資放松的消息屢屢傳出,雖未得到明確證實,但這已刺激了北京等地頻頻出現新地王。眾所周知,如果靠繼續推動房地產泡沫來維持經濟增長,那絕對是“飲鴆止渴”。
此輪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舉措是政府對自身既得利益的收縮和讓渡。有兩件事值得高度肯定:1.全國政府的樓堂館所一律停建;2.對小微企業進行減稅。
7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明確提出5年內,各級黨政機關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樓堂館所。已批準未開工樓堂館所項目一律停建。并對辦公條件超標等進行清理。
7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今年8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中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并抓緊研究相關長效機制。據測算,這將為超過600萬戶小微企業帶來實惠,直接關系幾千萬人的就業和收入。據權威部門測算,此次減稅新政實施后,小微企業年減稅規模將近300億元,按照從今年8月1日起執行估算,今年將減稅120億元。
這兩個決定本身出臺有些“亡羊補牢”的意味。比如樓堂館所的興建,很多地方政府早已大興土木,是既成事實了,沒有高標準建設的政府已經很有限了。而且現在政府財政收入下降,而人頭費剛性增長,在越來越多地方陷入吃飯財政的情況下,政府想蓋也沒有錢了。對于小微企業的免稅本身也有政府財政收與支的權衡考慮——對小微企業減稅300億是收入減少了,但是如果因此多了幾百萬失業人口,政府社會保障支出的壓力會大很多。
此次一律停建樓堂館所、開始給小微企業減稅,雖然有環境倒逼的背景,雖然有待于落實,但這是政府試圖在遏制自身既得利益擴張的第一步,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雖然如此,但由于過去十年嚴重透支人口紅利、國民財富、企業生存力和環境資源,要遏制經濟下行趨勢,任重而道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