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我國人民幣國際化期待進一步加深的年份,我國匯率政策推進也在緊鑼密鼓實施,國內外預期十分樂觀,人民幣匯率是焦點,但不盡人意十分突出。因為匯率不僅沒能保護自己的貿易,反之卻在消耗貿易積累。人民幣國際化的思路需要梳理和理性,尤其需要總結經驗教訓。
1、人民幣國際化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這是要關注的一個大前提和對外部環境的一個基本判斷。未來面對國際環境以及趨勢,無論國際經濟關系,或國際金融關系的地區差異和國家差異將進一步分化,矛盾和水平差異在加深過程中,而不是在縮小過程中。美國金融水平處在高級階段,十分靈活和嫻熟的把握和駕馭為自己的美元霸權十分突出;中國金融水平處在初級階段,市場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經驗和戰略不足。人民幣國際化面臨著很大的外部風險和挑戰。它并不會一帆風順,尤其是目前我國內部的流程有點偏激,并不利于水到渠成的規律和自然節奏的實施與發揮,其中對外部環境判斷的不準確和不真實十分嚴重。
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改革發展的關鍵點在哪兒?集中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還是我們自己的貨幣基礎和安全?美聯儲已經用了四輪貨幣政策,這四輪貨幣政策不是為眼前,是為未來,從更長遠角度去想。通過四輪貨幣政策,整個金融市場 是在擴張。所以美聯儲第一輪和第二輪寬松的政策是集中數量型配置,即所謂市場關注的QE1和QE2;而第三輪和第四輪的政策是突出結構性的調整,即所謂的QE3和QE4.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特殊性和獨特性遠遠超出我們自己政策實際能力和水平,我們的考量需要準確和求實。
2012年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世界經濟乃國際金融市場的全球聚焦和敏感事件。然而,由于解讀的偏激和誤導,美聯儲貨幣政策資質與本質上的分析與論證出現偏差,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從樂觀轉向悲觀,正是伴隨美聯儲上半年不變的貨幣政策,世界經濟樂觀預期,4月春季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向上調整,美國經濟增長加快、歐洲經濟衰退減緩、日本經濟復蘇加快、發展中國家經濟基本穩定。
但是進入下半年,特別是美聯儲QE3和QE4的出臺,10月兩大機構秋季年會將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向下調節,全球經濟悲觀氛圍加重,美國經濟不景氣,失業率擔憂擴大,財政懸崖嚴重;歐洲經濟衰退加重,解決方案延后拖沓無奈;日本經濟反復性擴大,衰退跡象明顯再現;發展中國家參差不齊,整體水平減慢。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效應似乎十分明顯,但并不對癥貨幣政策的真實與結果。
2012年圍繞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關注、爭論與期待,世界經濟一波兩折,上半年較樂觀,下半年較悲觀,其中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一個分水嶺。首先9月13日美聯儲例會宣布美元400億美元購進抵押證券;緊接12月12日美聯儲例會進一步決定每月450億美元購進長期國債;進而全世界普遍認為美聯儲QE3和QE4出臺了。然而,實際上美聯儲QE3和QE4的遐想十分突出,過度關注和極端解讀刺激市場錯覺與混亂,尤其不利于目前以及未來的經濟與市場的穩定。
特別是美聯儲9月13日例會之后的市場表現是動蕩性與經濟表述是不確定性,不利于經濟穩定十分突出,既展現出美元下跌、美股上漲、黃金上漲、石油上漲,世界經濟隨即判斷從上半年的樂觀轉向悲觀,輿論導向的理由就在于美國經濟不好,美聯儲又開始印鈔票了。而真實的狀況則是美聯儲貨幣政策伴隨著QE3的出臺而發生了質的變化,尤其是資產組合結構性的調整,并非是簡單或重復QE1和QE2的寬松政策循環。這正顯示出美國經濟時代的高端全球化,美元地位影響的全球霸權性。這是世界經濟有所偏激判斷的一個誤區和炒作焦點,值得世界經濟分析與預期審慎定論與評價。
回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際金融市場局限在外匯、資本、黃金、利率、銀行。我們按照這五個市場劃分來分析整個金融市場。但是我們現在再研究國際金融市場的時候,石油在國際金融,大宗商品在國際金融,農產品在國際金融。范圍在擴大,地域在擴張。美國人在干什么?擴大金融市場的范圍,為美元霸權夯實更大的市場。它的一個前提就是美元霸權制度很牢固。美國人為什么從2000年以來規劃了兩年兩輪的低利率甚至超低利率?第一輪低利率1%,第二輪低利率是0%。它設計的是長遠目標。如果美國的利率霸權不存在,美元的霸權地位就會受到動搖。何評價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面臨巨大的挑戰,輿論的偏激性和偏頗性十分嚴重,不僅不利于風險規避,相反正在囤積更大的風險壓力。尤其是在我國當前宏觀經濟不穩定,貨幣政策方向難以定奪的形勢下,這種混亂而復雜的語氣十分不利于我們自己的政策協調與經濟穩定,特別是心理穩定受到的沖擊更大。
我們應全面、深入和站在更高的角度評價這種對策特殊性和遠見性。這個時候我們要做什么?應該保護好自己,應該有效地保衛自己。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目前外部環境的挑戰性極大,就是美元霸權的重新回歸,市場定義不準確嚴重影響自己的定位和對策。我們需要討論和關注的是如何在美元一只獨霸新環境的人民幣生存、發展與壯大的問題,而非替代或抗衡乃并行。
2、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美元霸權新時代的風險挑戰。美元霸權的目標和目的是消除所有的貨幣競爭對手。人民幣是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所以它一定是在規劃和對付人民幣改革開放與發展。在討論所有貨幣格局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場金融危機,美國人在干什么事情?拼命儲備石油。從石油依存度上看,全世界主要國家在增加石油對外依存度,唯有美國是在減少石油對外依存度。它在干什么?它在做戰略準備。石油囤積、黃金囤積,它要干什么?重新架構國際金融體制。未來的三足鼎立:美元、黃金、石油。這是未來10年我們要面對的一個格局性的轉變。人民幣在里面處于什么角色?這是對于我們的巨大挑戰。
未來我國經濟內部環境艱難而波折,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我們經濟可持續性必須要用轉折,必須要用改革,必須要用調整來面對。這是我們的一個重大新課題和新挑戰。30年前這樣干可以,30年后的今天這樣干可以嗎?還是產量和產能說話嗎?不是。是創造力說話。我們還用產能概念來累加工業,我們還用產能的概念來累加貿易。我們能夠占領世界市場嗎?占領不了。我們現在情緒和思路是跨越式發展,初級階段尚未完成。我們進入了高級階段,不走中級階段。中級階段要做什么?研發。研發品牌,研發核心競爭力。這個研發過程有多少?投入有多大?西方走了50年,100年,150年,我們跟他們的差異有多大?我們的發展失去定律和規律是一個嚴重的戰略思路的錯位與錯覺。
我們跟著西方的模式在走,要去擴張,海外擴張,地域擴張,產業擴張,投資擴張。完全過度了,中國根本沒有到投資海外的高潮。西部需要投資,農村需要投資,每個人社會保障體制需要投資,中小企業需要投資,干嗎要喧囂海外投資高潮?消費海外高潮?它幫助中國消費了嗎?沒有。反而幫助日本消費,幫助法國消費,拉動日本經濟,拉動法國經濟,從這里面折射出來我們經濟發展訴求和利益在哪兒?這是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了,已經很亂了。從這個角度去想,結構性的突破面臨著艱巨的時代。怎么樣突破結構?我們的結構問題已經喊了七八年,十來年,貿易問題討論20年,外匯儲備問題討論 10年,人民幣匯率制度問題討論7年,沒有結果。這值得我們思考。我們說的太多,做的太少。還有一個更糾結的角度,周期性調整更難,我們處在雙周期的低谷階段。我們怎樣克服這個低谷階段,這對于我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未來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的挑戰大于機遇。我們過去說機遇和機會太多了,機遇機會不是拱手給你的,我們放棄了很多機會。我們的機會放棄跟什么有關系,跟我們過去的努力和付出有關系,我們過去的付出艱辛和努力發奮得到發展機會與空間,進而我們的機會在于外部的認可和內部改革的效率,這是我們的機會,是努力干出來的。如何看待未來的機會,對于我們發展非常重要。挑戰性在于自身的不足和改革的無力或者乏力。從現在的角度思考我們的改革,我們貿易結算在推進。貿易結算是我們改變貿易非常好的一個手段。
但是我們想過嗎?我們貿易結算在推進,香港交易所說中國貿易結算量在累加,在增加,在增量,我們自己的統計也是這樣的。但是我們的貿易結算在增量,怎么我們的貿易狀態在退化?怎么解讀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結算量增加了,貿易水平下降了,前年我國貿易增長40%,去年增長20%,今年不到10%。我們的國際結算數量是在干什么?不是促進貿易增量,而是在投機套利,是在對沖套利。這樣對于我們的發展有好處嗎?這是值得去思考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對美元的判斷是錯誤的,年初大家判斷強勢美元要反彈,結果沒有。美國為什么讓美元貶值?美國人為什么要擴張貨幣?為了建市場。把美元的根基落在市場上,美元價格以貶為主,這是它的訴求。美國通過美元貶值可以占領更多市場,可以讓所有商品反向運行,掠奪大家的財富。現階段的人民幣升值就是掠奪我們未來的貿易積累,進一步傷害我國未來的貿易局面和形勢。
從人民幣角度,未來我們的挑戰大于機遇。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中國是沒有開放的外匯市場,這就是我們的軟肋,最大的軟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