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中國被美忽悠高價囤大豆

李國祥 · 2012-11-27 · 來源:國際金融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曾經被稱為“中國之牛”的大豆,現在對外依存度已超過80%,市場份額逐漸被以轉基因大豆為首的美國大豆所占據。

中國被美忽悠高價囤大豆

 


  CFP 圖

  ■ 本期嘉賓:

  李國祥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張 瓊 生意社農產品分析師

  馬文峰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

  

  編者按:

  近年來,國內豆類市場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國產大豆種植面積與產量持續下降,而大豆進口量卻頻頻升至歷史峰值。隨著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的不斷減少,曾經被稱為“中國之牛”的大豆,現在對外依存度已超過80%,市場份額逐漸被以轉基因大豆為首的美國大豆所占據。

  特別是今年大豆期價受持續干旱影響大漲,導致進口成本激增,國內油企再次陷入嚴重虧損的窘境。種植面積連年大幅減少,加工企業普遍開工率不足,農戶手中大豆銷售不暢等產業問題已引起了各方爭議。

  

  話題一

  美數據“忽悠”中國豆企?

  為了制造價格上漲預期,國際投機者一直在尋找各種炒作素材,于是美國遭受天災自然會被大肆渲染,但他們最期待的則是中國這樣的主要糧食進口國大規模進口糧食

  從今年年初開始,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美國大豆產量,原因是美國正在遭遇“50年不遇的大旱”。于是,國際糧價開始走高,特別是國際大豆、豆粕價漲幅巨大。中國企業也在價格高點的時候大肆采購。然而,就在中國企業高價采購大豆后,美國農業部卻又調高了美國大豆產量的估值。

  這一逆轉使得CBOT大豆價格自9月5日觸及的紀錄高位下滑超過20%,這對前期高位囤貨的壓榨企業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在大豆市場上為何總是中國企業“受傷”?

  李國祥:國際糧價預期暴漲,雖然確實有美國旱災的因素,但更多是國際糧食期貨市場投機者和市場分析機構的炒作。據美國農業部評估,這場災害雖面積較大,屬50年一遇,但主產區受災程度只是25年一遇的水平。以美國主要農作物玉米、大豆為例,據6月份美國農業部估計,預測2012年至2013年度玉米產量3.8億噸,比上年度增產19.7%,而7月份美國農業部預測產量為3.3億噸,這一預測值比6月份雖下調近15個百分點,但仍比上年度增產4.9%。同樣,7月份美國農業部將本年度大豆預測產量由增產調整為減產,但僅比上年度減產0.2%。可見,對農作物產量預測具有權威性的美國農業部只是調低增產預期,而不是預測干旱將帶來明顯減產。

  同時,美國今年進行糧食生產的耕地面積增加很多,耕作面積擴大會大大彌補因干旱導致的單產下降。因此,美國雖遭受較嚴重的干旱,今年的糧食生產能力并未減弱,與輿論所說的“美國糧食生產嚴重受影響”是有出入的。

  從目前國際農產品價格波動來看,災害因素往往只是個由頭,國際農產品的金融化趨勢近年越來越明顯,每當有類似由頭時,都會出現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近期糧價上漲也是預期因素造成,而不是糧食歉收已成事實或必然趨勢。為了制造價格上漲預期,國際投機者一直在尋找各種炒作素材,于是美國遭受天災自然會被大肆渲染,但他們最期待的則是中國這樣的主要糧食進口國大規模進口糧食。只要中印等國出手買糧,就將印證他們苦心營造的漲價預期,然后利用中國需求炒高糧價,賺取更大利益,甚至在國際場合指責中國因素引起全球糧食危機,喚起低收入缺糧國家對中國等國的不滿。

  張瓊:進口大豆價格波動給中國壓榨企業、糧油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嚴重的話會造成國內油廠倒閉停工。美國農業部報告上半年不斷地捧高美豆期價,導致很多油廠怕后期上漲,高價囤了很多大豆,進口大豆分銷價高點曾經超過5000元/噸,但是到了第三季度,美國農業部報告又開始唱空美豆了,期價和現貨價格同時迅猛下跌,現在港口進口大豆價格已經跌到了4300附近。現在國內市場需求清淡的情況下,中國在原料購買上被美國農業部忽悠了一把,很多油廠都被迫停工減產來應對困難了。從最近中國取消的10艘進口大豆船期就可以看到,中國企業這次被美國農業部被忽悠了。

  馬文峰:國際大豆價格暴漲暴跌讓中國企業做出錯誤判斷,高位購買這實屬企業對市場預期反應過度。國際糧食市場金融化程度較高,農產品現貨市場往往與期貨市場相連,豆價波動正是市場投機者愿意看到的,而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的這種波動和預期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這與中國缺乏權威的有實力的第三方農業咨詢機構,發布獨立的全球性的農產品報告有關系,企業甚至是大型國有糧食企業由于缺少分支機構也無法清楚了解美國農產品的現狀。

  話題二

  中國大豆產業還將萎縮?

  如果完全依賴進口,那么中國大豆價格只能跟隨國際豆價波動,一點自我調節能力都沒有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2年全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預計將達到5750萬噸左右,再創歷史新高,較上年的5263萬噸增長9.3%,近500萬噸。

  另一方面,今年中國大豆產量僅為1280萬噸,同比降幅超過10%。今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3000多萬畝,產量低于400萬噸,產量比去年下降了30%。據農業部統計,今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僅為8682萬畝,較去年下降13.8%。農業部近期預測顯示,今年全國大豆消費量為7439萬噸,較去年增加3%。

  張瓊:農業部統計顯示,今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8682萬畝,較去年下降13.8%,這是國產大豆種植面積連續下降的第五年。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2年全年中國大豆進口量是5750萬噸,再創歷史新高,2011年全年,中國大豆進口量是5263萬噸,同比增長9.3%,增長預計有近500萬噸。然而,這還是前一陣的預計。從近期中國取消了10艘進口大豆的船期來看,后期進口數據可能還會有所下調,但是數量不會太大。

  減產原因有三個:第一,進口低價大豆搶占市場。進口大豆較國產大豆相比,價格相對低廉,數量又多,而且中國對大豆的進口是開放的,油廠處于利潤考慮,自然會優先考慮進口大豆。

  第二,種植大豆收益太低,農戶種植積極性低。種植玉米如果按照正常價格賣出,每畝收益能達到80元至100元,但是同等條件下的大豆,可能收益只有10元至30元,如果趕上減產還要虧損,所以很多大豆地都被改種了玉米和小麥。第三,中國的油脂產業話語權很低,油廠除了“中字頭”的幾家企業之外,市場上最多的就是益海嘉里這種大型外資企業了,他們為了達到控制市場的目的,一方面控制源頭,在國內高價收購國產大豆,一方面用低價的進口大豆壓榨豆油搶占油脂市場。中國的大豆這一條產業鏈,基本上是“全軍覆沒”的狀態。

  李國祥:大豆減產更多的是由于今年玉米比價造成的。國產大豆作為非轉基因產品,大部分用于食用,目前用于榨油的國產大豆估計只有300萬至400萬噸,而進口大豆全部用于榨油,進口大豆替代的只是用于榨油的部分國產大豆。目前東北產區玉米單位面積產量是大豆的3至4倍,收入相差近2倍,因此部分農民放棄大豆改種玉米。

  馬文峰:如果放任不管,中國大豆種植面積或會繼續萎縮,這是值得警惕的。如果完全依賴進口,那么中國大豆價格只能跟隨國際豆價波動,一點自我調節能力都沒有。中國已經明確國內大豆產業發展戰略,國內大豆有非轉基因、高蛋白食用大豆的優勢。中國純天然大豆品種蛋白質含量達40%以上。

  不過,中國市場上非轉基因、高蛋白食用大豆與進口轉基因大豆區分得不是很清楚,定價上也沒有分門別類。在國外,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大豆賣的是兩種價格,美國非轉基因大豆比轉基因大豆價格要高出接近一倍,國際上一般要高出30%至50%,而中國市場卻沒有仔細區分,這樣吃虧的是國產大豆。

  話題三

  收儲能否救大豆產業?

  根源性的原因之一是在國家收儲政策的調整,這些對抑制價格的上漲、下跌產生了部分平抑作用

  自2010年12月3日至2012年4月底,國家共進行34次臨儲移庫大豆競拍,累計近1030萬噸,實際成交只有13.6萬噸,成交率僅為1.3%。 2012年國家臨儲大豆收購已于11月16日正式啟動,收儲價格為4600元/噸,價格較2011年高15%。收儲政策能否平抑大豆市場波動,為產業安全做保障呢?

  張瓊:收儲放儲是農業部調節農產品價格的一個重要杠桿,在市場價過高的時候放儲平抑價格,在市場價過低的時候實行保護價保護農戶種植積極性。

  但對于大豆來說,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已經不大了。1996年起,中國放開大豆市場,開始進口大豆,當年進口大豆111萬噸,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按照承諾,入世后實行農產品貿易自由化,取消對大豆、小麥、油菜籽、花生油的進口關稅壁壘,國外大豆隨之潮水般涌入中國,并逐年增長。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進口量達2659萬噸,占全球進口量的1/3。海關初步統計顯示,根據船期及采購進度測算,預計2012年大豆進口總量將超過5700萬噸。 80%以上的大豆都來自進口,20%怎么收怎么放,已經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而且目前農產品的“抗跌”屬性正在下降,一方面這是由于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資金青睞投資的穩定性故而流入農產品領域的資金增加了,一方面也說明,中國在控制國內農產品價格上的話語權上,形勢已經相當嚴峻。

  馬文峰:收儲政策中,最低收購價已經保護了一部分農民的利益,只要有人認為價格可行,種豆有利可圖,還是會有人種植大豆,這也是國產大豆雖然大幅萎縮但還未絕產的原因。不過,收儲政策力度加大的空間很小,中國收儲政策面對的是整個糧食體系,首先要保障口糧如小麥等的收儲,而不是大豆。

  李國祥:國產大豆并沒有完全追隨國際市場價格的波動,根源性的原因之一是在國家收儲政策的調整,這些對抑制價格的上漲、下跌產生了部分平抑作用。從這一點看,國產大豆收儲政策在制衡國際大豆價格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中國大豆產業目前對外依存度太高,如果國產大豆絕產,那么收儲就無從收起,中國在大豆市場就沒有自我調節價格的余地,因此降低對外依存度仍是必要的。

  另外,雖然不一定要增加收儲政策的力度,但是對于收儲價格應需更好規劃。目前,大豆、玉米比價已經太大,如果能夠制定一個收儲價格,讓大豆、玉米比價回歸平衡,那么農民可能會自愿多種大豆。

  話題四

  如何破解大豆僵局?

  中國大豆的總體競爭力較弱,要改變這樣的情況,不僅需要完善市場體系,更要突出自身產品的優勢

  國內大豆對外依存度持續走高,定價權的加速流失正日益成為中國糧食安全不能承受之重。那么,中國企業是不是使用國產大豆就可以了?但現實是,中國食用油企業根本離不開美國大豆。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中國國產大豆的產量逐年下降,從2010-2011市場年度的1510萬噸降至2011-2012年度的1448萬噸,2012/2013年度預計進一步減至1260萬噸。誰來拯救中國大豆產業?

  張瓊:首先要提高農產品的自給率,改良國產大豆的品種,增加國產大豆品種的防病能力,提高單產和收益,才能提升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其次,要提高國內大豆產業的自主判斷

  力,防止被美國農業部報告忽悠。另外,大豆下游油脂行業企業應該利用期貨工具,做好現期套保,規避風險。最后,國家應該對國產大豆實行政策性傾斜和保護。

  李國祥:擴種大豆并不現實。中國農業深受資源限制,中國在堅持糧食基本自給的糧食安全方針的前提下,確實拿不出更多的土地來種值大豆。在農業資源剛性約束背景下,若為了增加國內大豆產量,就需要減少谷物生產為大豆騰出耕地。這樣就有可能會形成谷物供需缺口,而不得不轉向從國際市場進口谷物,這樣會使糧食安全問題更為嚴重。但放任大豆耕種面積繼續減少,產業繼續萎縮也不行。今年之所以主產區大豆面積大幅度下滑、產量劇減,主要是玉米大豆種植的比較收益差距擴大而致,我們需要考慮不同糧油品種的比價關系與補貼政策平衡問題,將比價拉回來,讓農民有重新種植的興趣。

  馬文峰:中國大豆的總體競爭力較弱,要改變這樣的情況,不僅需要完善市場體系,更要突出自身產品的優勢,改變大豆產品的定位,即將其從榨油產品回歸到食用產品本身。當然,這需要更多的經濟利益上的犧牲。

  此外,企業第一步是進入市場,第二步就是“走出去”,堅持進入國際市場,感受國際市場的競爭,在獲得了經驗之后,就不會再以高價購買進口大豆、玉米等產品。

 “六座大山”壓垮中國大豆定價權(觀點)


本報綜合報道 《 國際金融報 》( 2012年11月27日 第 08 版)
  中國大豆危機四伏,中國大豆產業面臨崩潰。中國,對于大豆,沒有定價權。

  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曾經是大豆出口大國,然而近些年來,無限量的進口轉基因大豆如洪水般地沖進國內,使中國天然的非轉基因大豆產業逐漸淪陷,不僅嚴重威脅了中國4000萬大豆種植者的就業,并使主產區的大豆加工企業生產基本陷于癱瘓。據專家判斷,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用不了幾年中國的非轉基因大豆可能徹底消亡。

  進口依存度過高

  根據海關統計,2007年中國進口大豆3082萬噸,2009年進口4254萬噸,2010年進口5478萬噸,2011年進口5264萬噸。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中國今年大豆進口量將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近10%。而本土大豆產量則預計下滑10%。

  目前,中國所有的農產品中,大豆的對外依存度最高,80%需求來自進口,而進口大豆中,40%來自美國。

  中國在大豆戰爭中一度被認為缺乏戰略意識和長遠考慮:2004年前后未能及時阻止國際糧商直接或間接控股國內大量壓榨企業,導致為轉基因大豆大開其門。在大豆產業中壓榨領域,ADM、邦基、嘉吉、AGP四家跨國公司,控制了全球80%份額。

  農業生產方式成致命傷

  中國農業生產分散經營種植的方式,導致中國農戶缺乏進一步聯合,不能形成生產和銷售合力。而且,從6000多萬戶種植者手中收購大豆不但平均質量無法達到加工企業標準化需求,而且成本大幅增加。經測算,僅采購成本一項,加工企業使用國產大豆時至少多付出20%至30%成本。

  大豆產業的產業鏈很長,涉及到生產、油脂加工、食品加工、養殖業、醫藥、化纖等多個行業,然而,現有農業生產模式導致中國平均畝產量較低。

  與南美四個主要生產國——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玻利維亞大規模種植單一品種轉基因大豆情況相比,中國人多地少現狀決定了中國大豆生產高成本和低收益。成本高,價格必然也要高,否則“谷賤傷農”必然發生,然而,國產價格高結果就是被價格低進口大豆封堵。

  產業戰略不清晰

  從2008年底,國家開始對國產大豆實行保護性收購價格,由中儲糧負責實施。國家臨儲計劃和最低收購價政策是為防止“谷賤傷農”而出臺,但保護農民利益結果也造成了整個產業鏈破碎。

  因為大豆產業中,大豆榨油企業是決定著種植農戶利益能否最終實現不可或缺環節,然而,選擇中儲糧收儲,實際上是“與企搶糧”,其結果必然是把油脂企業擠入困境。

  毫無疑問,作為糧食戰略中的重要環節,大豆產業戰略應該成為國家糧食戰略一部分,然而,就目前情況看,這個戰略顯然并不成型。

  產能嚴重過剩

  國際大鱷虎視眈眈,殘酷掠奪,被認為是中國大豆產業幾近崩潰根源,但實際上,重復建設,加工能力過剩導致主產區大豆加工企業面臨停工、停產是危及整個產業的根本原因。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在一份報告中稱,中國大豆年壓榨產能已達到1.25億噸,平均開工率降至50%以下。過去兩年大豆年壓榨產能增加了3000萬噸,該行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面。

  報告顯示,有170多家壓榨企業日壓榨產能在1000噸以上。預計在10月1日開始的2012-2013市場年度中,大壓榨商將消耗6300萬噸大豆,其中包括5700萬噸進口大豆。

  產業鏈不完善

  缺少現代產業鏈,是中國大豆產業一切窘況根源。如果將國產大豆生產、收儲、加工、銷售聯為一個有機整體,不同利益主體在產業鏈過程才能得到相應利益,從而形成一條相互支持的產業鏈條。

  業內人士呼吁,在這個供應鏈中各個經濟體應該按經濟規律獲得相應利益,從而使大豆產業由傳統產業鏈向現代產業鏈轉變,形成現代大豆物流與配送企業代替傳統收儲企業,承擔大豆原料、大豆油脂、大豆加工后產品物流與配送,從而減少物流成本,提高效益。同時,也可以將農業保險引入,增加大豆產業鏈利潤,使中國大豆產業得到良性發展,避免當前存在“賣難”、“買難”,走出相互惡性博弈怪圈。

  進口大豆涉嫌傾銷

  國內大豆產業各方一致認為,是國外轉基因大豆的無限量進口和低價傾銷,使中國大豆產業逐漸失去最后的生存底線。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價格不斷壓低,到岸價則從每噸3800元降至3400元左右,與國產大豆每噸3740元的收儲價相比,國產大豆壓榨企業的原料成本就高出幾百元。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劉登高此前分析:不設過渡期、3%的低關稅、沒有進口數量限制、又沒及時采取WTO允許的“兩反一保”措施等,是使國外低價轉基因大豆蜂擁而入的主要原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bug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 一区二区粉嫩高清 | 亚洲国产精品露脸 |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