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在北美爭奪能源愈演愈烈
近段時間,日本“國有化”釣魚島令中日兩國關系再次陷入冰點,然而不為人所知的是,在另一邊的北美,中日兩國也在進行一場“爭奪戰”。近年來中國企業不斷出海去到北美國家尋求能源合作,收購了大量油砂、頁巖氣等資源,這一舉動恰恰觸及到了早已來到北美的日本的利益,中日爭奪已愈演愈烈。
中國探尋北美能源
事實上,中國作為發展中的能源需求大國,美國作為對世界能源有主導作用的超級大國,兩國之間的能源合作關系在相互依賴和共同利益驅使下也已經變得日益緊密。當然不只美國,在整個北美地區,中國企業涉足能源的身影也已經不容忽視。
根據美國數據提供商迪羅基(Dealogic)在2012年3月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中國企業已經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石油與天然氣交易上投入了170多億美元,北美已經成為中國達成石油和天然氣交易最多的地區。《紐約時報》2012年3月報道稱,中國在因創新性鉆探技術而聞名的北美地區獲得了立足點。
近年來,中美兩國的能源戰略合作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2011年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訪問美國,與美國能源部副部長Steven Koonin簽署了能源科學合作議定書。2012年2月,在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之前,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期間,中國貿易投資合作促進團在美各地簽署了金額高達386億美元的項目,其中以能源合作為主。
除戰略層面上,中美兩國企業間能源合作也在近幾年火熱起來。2010年6月25日,中石化集團以4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康菲石油公司持有的加拿大辛克魯德(Syncrude)油砂項目9.03%的權益。
2011年2月,中石油宣布將以54億加元收購位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阿爾伯達省的峻嶺油區一天然氣資產50%權益。一年之前,中石油剛剛收購了北美加拿大西部省份阿爾伯塔東北部地區的兩個油砂項目60%權益。
2011年10月,中石化宣布將以22億加元收購加拿大日光能源公司所有普通股,日光能源在阿爾伯塔省及英國擁有69塊油氣田.
2012年7月23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宣布,已與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公司(Nexen)達成最終協議,中海油將以每股27.5美元的價格以現金收購尼克森公司所有流通中的普通股。交易總對價約為151億美元。2012年9月21日,尼克森公司宣布,股東在投票中以99%的高票通過中海油收購。
日本早已來到北美
而在中國著眼北美之前,日本其實早已布局北美能源。
最早在1978年,日本石油勘探公司(Japex)麾下的日本加拿大油砂公司獲得了加拿大油砂資產的股份;1992年,現為日本JX控股公司子公司的三菱艾伯塔石油公司(Mocal)獲得加拿大Syncrude Canada項目的5%股份。
2007年11月,日本石油勘探公司(Japex)以一個沒有透露的價格購買了法國道達爾公司在加拿大Joslyn油砂項目中的10%股份;2009年12月15日,日本住友商事出資1570萬美元通過子公司收購美國卡里索石油天然氣公司在巴奈特頁巖中的資產,成為第一家作為當地天然氣公司的合作伙伴參與開發此項目的亞洲企業。
2010年1月住友商事表示考慮收購馬塞勒斯頁巖區氣田的股權,9月13日通過子公司住友開發資源公司Summit Discovery Resources II收購美國雷克斯能源(Rex Energy)公司在賓夕法尼亞州馬塞勒斯(Marcellus)頁巖氣資產,價值1.404億美元。
同年2月17日,日本三井財團的綜合商社三井物產則通過子公司三井勘探開發美國有限責任公司,以14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第2大獨立石油公司阿納達科石油公司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馬塞勒斯頁巖區32.5%股權,并獲得10萬英畝資產。6月30日,三井物產又宣布參與美國德克薩斯州EagleFord礦區的頁巖油氣田開發和生產項目,聯合美國SM能源公司出資6.8億美元購買12.5%的礦區權益。
在眾所周知的2010年5月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也涉及到了日本企業。早在2007年10月時,三井石油開發株式會社(三井財團)就從英國BP石油公司手中拿到了Macondo石油項目10%股份。漏油事故發生后,三井石油開發的母公司三井物產(三井財團綜合商社)在2012年2月同意支付7000萬美元民事罰款,并為墨西哥灣沿岸各州的保護項目支付2000萬美元。
中日北美正交鋒
美國“頁巖氣之父”喬治·米歇爾2012年8月在接受日本《日經新聞》采訪時說,中國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關注頁巖氣,1988年時就有來自大慶市石油管理局的技術人員赴美向他詢問巴奈特頁巖開發情況,米歇爾的部下甚至對于中國人的嗅覺“感到很吃驚”。
近些年,中國企業更是出海頻頻,去到北美拿資源,而這恰恰觸及到了同樣在北美擁有大量能源權益的日本,中日爭奪日趨激烈。
就在中海油2012年7月收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之后,日本最大油氣勘探公司國際石油開發帝石(INPEX)及日本石化工程承包商日揮株式會社(JGC)同年8月宣布,已經與尼克森公司達成位于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三處頁巖氣項目40%股權的收購協議,國際石油開發帝石計劃將所產天然氣加工成液化天然氣后進口至日本。而這項收購在更早之前的2011年底就已經成了基本協議。
在美國,2012年4月中石化集團剛剛宣布以24.4億美元收購美國戴文能源公司位于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科羅拉多州以及懷俄明州的五塊油氣田資產部分權益之后,日本住友財團的綜合商社住友商事便緊隨其后,于8月1日宣布將斥資14億美元投資戴文能源位于德克薩斯州的石油和天然氣油田,用于開發該公司位于德州的65萬英畝的Cline和Midland-Wolfcamp頁巖油田,住友商事將獲得該項目的30%股權。
根據迪羅基的數據顯示,2011年日本公司涉及的海外能源并購交易金額已達到95億美元,而2010年僅為27億美元。
在北美地區,中國企業的勵精圖治自然威脅到日本的北美利益,因此日本近些年也在抓緊布局。相信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中日在國際能源市場將會上演多場精彩的對手好戲。
(作者系日本問題專家、中國社科院日本經濟學會理事,著有《三井帝國在行動》《瞄準日本財團》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