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待全球信用崩盤 中國應采取跟莊策略
QE3之后,美聯儲進入以資產抵押權為主的貨幣發行模式,歐洲則是國債發行而且國債大量冗余。如此一來,如果全球信用崩盤,則只有美聯儲能獨善其身,美元的信用便是有保障的,美國再一次掠奪世界的過程就開始了
■ 張捷
歐元區除印鈔別無他法
在歐債危機肆虐的背景下,歐洲寬松的消息似乎是一場及時雨—歐洲央行決定出手購買陷入危機國家的國債,這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9月6日下午央行理事會會議結束之后向等候的各國記者發出的信息。這次購買行動沒有數額限制,而且可以立即啟動。歐洲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解釋道:“當出現特殊金融市場環境和危及金融穩定的風險時,各國政府必須準備在債券市場激活歐洲金融穩定機構(EFSF)和歐洲穩定機制(ESM)。”
如此一來,歐洲改變了德國主導的歐洲需要緊縮的認識,開始真正的寬松了。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重申其對歐洲央行債券購買計劃的支持,她尋求在支持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的同時,不疏遠頗具影響力的德國央行。德國之所以放棄其一貫堅持的緊縮立場,與當前德國的經濟形勢吃緊、德國銀行和機構大量持有歐盟其他國家債券的信用擔保品有關,就如希臘國債的CDS就是大量由德國金融機構所持有的,希臘進入歐盟由高盛進行包裝、德意志銀行提供CDS,在歐債破裂的情況下德國也難以幸免。德國要求其他國家緊縮就是在拯救其CDS風險,而歐洲已經無法緊縮或者緊縮下也要違約時,印鈔維持歐債就成了德國所必須的選擇,對此我們應當看到的就是歐債危機在深化,歐洲除印鈔已經沒有選擇了。
歐元的寬松與美元的圈羊
在歐洲選擇印鈔之后,美聯儲進行了QE3操作,筆者以前曾分析過美國作為世界老大不寬松,世界其他國家是難以寬松的。再加上德國總理造訪中國,中國也推出一些積極的計劃,歐洲似乎有了寬松的基礎,把歐元單方面貶值變成了美元單方面升值,美元的升值對于美國的就業而言壓力是增加的。
但是美國會輕易就范嗎?其實,美聯儲推出MBS購買計劃,對于歐元而言壓力長遠,因為MBS有資產抵押,但歐“豬”國家卻赤字連連負債嚴重超標,這樣美國與歐洲的信用差別會越來越大。背后的長期信用變化,使得人們會更加愿意使用美元進行交易計價和結算;歐元的信用下降就是以歐元結算和計價的國際貿易大幅度降低,歐元將向美元讓出國際金融市場份額。
美國實行量化寬松是以其國內不通脹為前提的,印鈔和寬松還要不通脹,只能是把多出來的貨幣輸往海外,不在國內的經濟體內流通,美聯儲這次QE的目標是在歐洲,要的就是在歐洲寬松以后向歐洲輸入流動性,以這些輸入的流動性到歐洲去圈羊圈地,為未來的剪羊毛做好準備。
在歐洲寬松和美聯儲購買MBS的分野下,歐元與美元的長期信用比值發生變化,市場偏好的結算與計價貨幣從歐元更多地轉向為美元,使得歐洲對于美元的流動性產生了更多的需求,這些需求也成為了美元寬松以后的流入場所。
對此我們還不能忘記的就是去年美國主導的各國央行向歐洲注入流動性的行為,歐洲央行于當地時間2011年9月15日發布公告稱,該行已決定聯合美聯儲、英國央行、瑞士銀行和日本央行于年底前協同向歐洲銀行業注入美元流動性。此舉大大緩解了市場對歐洲銀行業風險失控的擔憂,美歐股市聞風大漲,具體措施是將在年底前協同執行3次美元流動性招標操作,為歐洲銀行業注入美元流動性。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過去一年中,由于美國貨幣市場基金和其他機構擔心在希臘和另外一些深陷困境的歐洲國家的風險敞口,已經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融資渠道對歐洲銀行業關上了大門。這次流動性注入的規模雖然沒有最終公布,但是從這個報道當中就可以看出美元流動性注入的數量是多大了。2011年11月30日,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六大央行宣布,將對全球金融系統提供流動性采取聯合行動,在12月5日下調現有美元流動性互換費率50個基點。聲明顯示,各央行的聯合行動旨在緩解金融市場緊張形勢,扶助全球經濟增長。各國將建立臨時雙邊互換安排來提供流動性,新的貨幣互換額度將持續到2013年2月1日。歐洲央行表示,六大央行的聯手行動旨在減輕金融市場壓力。
去年美聯儲主導的各國央行向歐洲金融界提供了大量的流動性,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流動性快到期了。在美聯儲現行政策之下,要獲得流動性的支持就要提供資產保障,也就是說要提供抵押了。如果歐洲依靠出售有資產抵押的美元債券MBS來獲得流動性,那么歐洲資產的抵押權就要被美國控制了。所以筆者認為,美聯儲這一次QE就是針對歐洲,就是要以美元的流動性釋放擠占歐洲的金融市場,就是要在歐洲圈羊,為進一步地掠奪世界做好準備。這樣的圈占和剪羊毛直指德國,因為美國要重振制造業取得更多的就業崗位,就要在全球市場與德國競爭高端制造業。
美聯儲改變資產結構
“下套兒”全球
現在的世界就是要進入全球信用崩盤的前夜,對于西方的信用危機,筆者已經在《信用戰》一書和《環球財經》第8期撰文詳細分析過,負利率政策讓養老金收益率過低,已經擠爆了西方社會保障信用體系,政府為了社會保障,隱形負債比現在公開的債務要大幾倍。2011財年美國政府每開銷1美元有36美分是借來的,為此全年凈付2270億美元的利息,比上年增加15.7%。全年美國財政收入2.3萬億美元,增長6.5%;財政支出3.6萬億美元,增加4.2%。而美國的負債水平相對于歐洲和日本已經是最好的了,這樣的負債,距離信用體系的全面崩盤已經不遠了。
在信用危機前提下,筆者認為美聯儲當下正在為美國國債的全面違約或者縮水做準備,美聯儲以每月400億美元的速度購買MBS,同時美國國債不斷到期減少,幾年以后,美聯儲的資產構成主要就是MBS了。另一方面,歐洲卻開始大量購買歐洲國家的國債,在歐洲沒有統一財政政策的情況下,誰的國債發行多誰就得利多,依靠道德約束少發行國債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非合作的囚徒博弈,最終走向囚徒困境是不難想象的,歐洲的國債出現大面積違約就是囚徒困境的必然結果。
與此同時,由于歐洲的印鈔和美國的寬松,日本難以獨善其身,9月19日受中日矛盾升級和美聯儲政策影響,日本央行將資產購買與貸款計劃規模擴大10萬億日元(約1270億美元)至80萬億日元,增加的部分將用于購買國債和貼現國庫券。日本擴大1270億美元的QE,在原有的基礎上實際是增加有限的,但是日本的國債與GDP的比例達到200%,已經是世界之巔了,再這樣持續下去,對于日元的前景和政府還債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歐洲國債違約倒下,日本負債率最高也不能夠獨善其身,如果歐洲和日本的國債都違約了,美國的國債違約就不叫違約了,這就變成了全球信用崩盤。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如果全球信用崩盤,美聯儲已經是以資產抵押權為主的貨幣發行,歐洲則是國債發行而且國債數量冗余和龐大,國債違約后只有美聯儲能鶴立雞群獨善其身,因為抵押物的價值是不會隨著美國等國家的違約而消失的,美聯儲的資產不損失,美元的信用就是有保障的,美國再一次掠奪世界的過程就開始了。
這樣的結果必然是全球從弱勢美元到強勢美元變化,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弱勢美元時代終結。這樣的拐點出現,就是世界財富的一個新的分配時代的開始。
全球信用崩盤與剪羊毛
可以看到抵押貸款證券化(MBS)在全球共有表外、表內和準表外三種模式。表外模式也稱美國模式,是原始權益人(如銀行)把資產“真實出售”給特殊目的載體(SPV),SPV購得資產后重新組建資產池,以資產池支撐發行證券;表內模式也稱歐洲模式,是原始權益人不需要把資產出售給SPV而仍留在其資產負債表上,由發起人自己發行證券;準表外模式也稱澳大利亞模式,是原始權益人成立全資或控股子公司作為SPV,然后把資產“真實出售”給SPV,子公司不但可以購買母公司的資產,也可以購買其他資產,子公司購得資產后組建資產池發行證券。這樣的證券化如果以中國的司法概念解釋,則歐洲是抵押而美國是質押。
抵押和質押的區別就是資產增值等部分的享有不同,美國只要在違約情況下止贖,資產今后變現增值就與原所有人無關了;但是在抵押模式下,資產還屬于原主,要取得財產需要通過司法手續和拍賣,多出來的增值部分要歸屬于原主,這樣所形成的MBS是有差別的,取得美國式的MBS具有額外的增值收益,是可以剪羊毛漁利的。
美國這樣的模式在強勢貨幣下有助于取得抵押資產,在歐洲模式下則有一定的保護,這樣的差別就是即便歐洲央行也購買MBS,由于抵押規則的不同,MBS的信譽也是不一樣的,而美國和美聯儲提供的美元流動性,慣例也是要采取美國規則的,在這樣的美國規則之下,取得了足夠的抵押權,實際上就是圈到了羊,抵押權在誰的手上,誰就有了剪羊毛的權利。
在大量持有MBS的情況下,怎樣能夠剪羊毛呢?在宏觀領域,信用崩盤的時候將看到大量國家違約,國債發行的貨幣和對應的財富蒸發,流通中的貨幣是會非常緊缺的,這樣的緊缺給了良幣以巨大的擴張空間,即使大量印鈔貶值以后,良幣仍然對崩盤貨幣具備信用優勢,而且印鈔的貨幣如果從體外買到了對價合理的資產,這些貨幣就不是印鈔了,等于是拿印鈔的紙換取了財富掠奪了資源,就是進一步在宏觀領域的財富再分配。
在MBS的崩盤過程當中,我們還要看到另外的一個差異,就是美國的內外之別,持有美國房地產的個人并不能保證因此而取得去美國居住的簽證。作為國家主權基金也難以在美國海量持有房地產,美國的房地產還有房產稅等持有費用。但美聯儲等持有這些資產情況則不同了,是肉爛在鍋里,就算是其他條件一樣,作為外國投資者在美國持有房產和管理房產的成本也是極大增加的。因此支持MBS本身就導致對于不同的持有人的信用是不同的,這個不同也可以造就資金的不同流向,給剪羊毛漁利以機會。
在美聯儲的低利率長期化和寬松政策之下,投機的風氣必然會變得更加嚴重。西方股市在其經濟全面陷于危機下不斷創造新高,已經接近危機前的水平,但實體經濟和債務危機還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背離在西方一般被稱作“興登堡兇兆”,是未來會大跌的前兆,這個兇兆的背景就是剪羊毛要大面積發生了。
我們說美聯儲是寬松是貨幣發行而不是印鈔的關鍵,是因為提供這樣的貨幣要提供對等的信用,你的資產等需要抵押給他們,他們要持有資產足額的抵押權,在市場高位和抵押權喪失的情況下你是很危險的,如果美聯儲收緊銀根會怎么樣呢?歷次的剪羊毛都是美聯儲的寬松在前而緊縮在后的,從弱勢美元到強勢美元,背后必然的結果就是美元從寬松走向緊縮,在緊縮的背景下市場上流通的美元有限,甚至要清償這些抵押權的借款市場上所有的貨幣加起來都不夠!這樣的擠兌在本位貨幣的情況下非常常見,在本位貨幣情況下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受限,強行大量持有本位資產讓他們退出流通,市場上就會一片哀鴻了。我們回顧一下歷史言論:“1894年9月1日,我們將停止一切貸款的延長。那一天,我們將索還我們的錢。我們將擁有并拍賣尚未清嘗的財產。我們會以我們自己定的價格得到密西西比河以西三分之二的農田和以東的成千上萬的土地。農民將(失去土地)變成受雇用者,就像英國那樣。”1891年美國銀行家協會(收錄于1913年4月29日的國會記錄)收緊銀根的剪羊毛非常殘酷。
所以美國這樣的做法,就是在為全球的信用崩盤做準備,美聯儲以購買MBS的方式取得大量資產的抵押權,并且通過流動性的輸出把這樣的抵押權控制延伸到全球,就是在全球圈羊的行動,取得抵押權就是取得了剪羊毛的權利,是為再一次的全球剪羊毛開始做準備了。
中國應采取“跟莊”策略
美國實行所謂的QE3,改變美聯儲的資產結構,意味深遠,并且美國在各種輿論上刻意掩蓋了此次美聯儲金融操作的真實目的,對此中國該有怎樣的思考和應對呢?
對于美國國債違約的可能性、美聯儲資產與抵押權等實際資產掛鉤,中國首先急需的就是改變央行的資產結構與貨幣發行方式,不能再以外匯占款為主。根據外匯占款發行貨幣就必須持有大量外匯,這樣的外匯在西方信用體系崩盤的時候存在巨大的風險—這些外匯資產如果以國債形式存在,則外國政府有違約風險;如果直接存在外國銀行,則在信用危機中銀行破產的風險也極大。因此中國的貨幣發行模式應當跟隨美聯儲的政策進行改變,可以收購更多的資產抵押性質的債券,比如地方政府土地儲備抵押融資的債券,收購這些債券還可以達到維護中國地方政府信用的雙重目標。
其二,要加強儲備準備過冬,尤其是央行操作儲備是有優勢的,央行發鈔儲備是沒有財務成本的,當今世界危機應當有一個長期化蔓延的過程,指望危機很快過去不現實,而戰爭的風險卻越來越近了,多儲備是非常必須的事情。
最后就是中國的資本項目開放要慎重。中國的資本項目管制是危機當中的防火墻,在危機中能夠保護中國的財富不被掠奪和再分配,我們應當在全球危機過后的信用重建當中再進行深化開放,此時人民幣占領國際市場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人民幣的國際化要等時機避風險。現在世界的潮流也不是貿易自由化而是保護主義抬頭,美國就不斷地對中國進行各種保護主義干預,中國在這個時候保護還來不及為什么要主動開放呢?
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經過了上百年的時間,美國GDP超過日不落帝國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才達到目的,成為經濟霸主。中國現在GDP剛剛達到世界第二,要超過美國還要很多年,而且中國的GNP很低,其中有很多是外國的GNP,中國自己則基本沒有海外GNP,中國經濟進入工業時間太短,沒有社會財富積累,中國要崛起還任重道遠。
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戰略優勢依然非常明顯,今后可能到來的金融危機還會給美國提供向他國剪羊毛的機會,所以,中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通過一兩次經濟危機掀翻美國?,F在,中國需要學會跟莊戰術,而不是與美國直接沖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