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編委會成員瑪麗·奧格雷迪29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抨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我行我素”的貨幣政策,稱其為“貨幣操縱者”(Currency Manipulator)。文章稱,美聯儲的超低利率政策和數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引發全球資產泡沫,這將沖擊到新興經濟體,并危及美國自身的地緣政治目標。
該文指出,伯南克領導的美聯儲壓低美元幣值,在零利率的環境下,大量流動性難以在美國找到足夠多的獲利機會,這將導致流動性外溢至巴西等新興經濟體。
文章強調,歷史經驗表明,大量流動性造成的資產泡沫將助推新的金融危機出現,并使得實體經濟發展受困,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除了給中等收入國家帶來經濟沖擊外,也會影響到美國自身的地緣政治目標。
《華爾街日報》稱伯南克是貨幣操縱者
自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打破美聯儲近百年歷史的所有先例,采取了幾乎所有形式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
美聯儲在2008年12月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零至0.25%的歷史低位,近期又宣布將該超低利率區間至少延續到2015年年中,此前通過兩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購入約2.3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目前正在執行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這些舉措在美國和全世界引發較多批評。
一般認為,推出量化寬松政策有兩個基本前提,即失業率上升、通貨膨脹下降,而今年9月伯南克推出QE3時并不滿足這兩個條件。批評者認為本輪量化寬松并非立足美國經濟復蘇的必需政策,真實的目的是壓低美元,拉動美國出口。
這引來了眾多新興經濟體的不滿。前不久的IMF年會上,巴西財長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就曾直言:“美國是在執行保護主義政策。任何試圖操作貨幣匯率的國家都在搞保護主義。這是場貨幣戰爭。”
巴西財長:QE3是“貨幣戰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