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化”是港幣的惟一前途
■向松祚
當人們熱烈討論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之時,似乎忽視了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港幣和聯系匯率制度的前途。我認為,從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戰略高度出發,“人民幣化”是港幣的惟一前途。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應該研究盡快直接采用人民幣。
加強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經濟金融未來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和戰略制高點,是深化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內在需要,是成功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當今之世,真正意義的全球金融中心其實只有紐約和倫敦。倫敦是數百年歷史演變留下的遺產,至今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充分證明了歷史學家布羅代爾的一句名言:貨幣金融霸權總是那樣長久。美元霸權和紐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則是一對孿生兄弟,加強和維護美元霸權,必然要加強和維護華爾街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倫敦和紐約的歷史雄辯地說明:一個真正強大的金融中心必須依靠一個真正強大的國際貨幣。
從理論上說,香港和祖國大陸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優貨幣區。最優貨幣區最核心的條件是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包括產品服務、貨幣資金、勞動力等。從要素流動角度看,香港與祖國大陸經濟整合程度已經非常之高,早已完全符合一個最優貨幣區最重要的條件。
即使僅僅從維持香港物價穩定角度看,香港人民幣化也要比美元聯系匯率制度優越得多。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通常被稱為所謂貨幣局制度(Currency Board),本質就是將香港納入美元貨幣區。進入21世紀之后,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際貨幣體系和香港經濟局勢發生重大變化。香港主要產業都已經依賴大陸,貿易、旅游、地產、一般服務業和金融業,以及整體物價水平,首要影響力量是大陸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此種局面下,港幣繼續與美元掛鉤,就算美元繼續維持高度穩定,香港物價也無法穩定。因為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商品貨物、服務、地產、金融所占比例越來越小,以人民幣計價、交易和結算的經濟活動量所占比例越來越高。
自2005年起,人民幣持續相對美元升值,亦即相對港幣升值。港幣相對人民幣貶值成為加劇香港通貨膨脹的主要力量。美聯儲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全球通脹惡化,美元已經極度不穩定。港幣飽受內外夾擊,金融管理局卻沒有穩定物價的手段和能力,尤其是無法采取措施防止房地產和資產價格泡沫,只好望洋興嘆。放棄聯系匯率制度,直接實施全面的人民幣化,香港就可以擺脫美元持續貶值的劇烈影響。展望未來,歐債危機和美國債務問題曠日持久,美元早就不是一個高度穩定的貨幣了,盡管它依然是全球最主要儲備貨幣。港幣美元聯系匯率制度的主要基礎已喪失殆盡。
此外,為應對未來可能再次出現的國際金融動蕩和金融危機,擺脫國際炒家經常蓄意攻擊港幣的噩夢,香港也必須盡快實施人民幣化。1983年香港實施聯系匯率制度以來,國際炒家投機炒作或攻擊港幣,始終是香港金融局面臨的最大挑戰。1997年與索羅斯的對攻之戰震驚世界。每當國際對沖基金囤兵香港之時,香港金融市場的神經就高度緊張,特區政府和金融管理局往往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譬如2010年,市場僅僅聽說索羅斯到香港設辦事處,媒體立刻一片嘩然,謠言紛紛,可見香港多么害怕貨幣投機者攻擊聯系匯率制度。
歷史上香港對付貨幣投機者的攻擊有兩招,即“任一招”(金管局大幅度提高利率)和“曾一招”(特區政府直接斥資購買股票)??陀^而言,此二招風險極大,代價極大,對實體經濟傷害極大,何況過去成功絕不意味著未來可以運用和可以成功。盡管目前香港外匯儲備高達近3000億美元,但真要和國際炒家較上勁兒,誰勝誰負也很難預料。依照今天形勢判斷,未來國際貨幣金融局勢會越來越動蕩,對沖基金勢力也會越來越大。處于國際貨幣金融洶涌浪濤之中的港幣,必然是投機者反復攻擊的理想目標。釜底抽薪之計,就是完全徹底的人民幣化,何況從實體經濟方面看,聯系匯率制度已經弊大于利,何必要繼續設一個賭局,邀請投機者來肆意賭博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