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背景
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北京舉行。會上三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年內啟動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談判。這一消息引發各方關注。是哪些主要因素 促使中日韓三國決定啟動自由貿易區談判?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將給三方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和沖擊?這個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又將面臨哪些主要障礙,圍繞這些話題,本 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日本問題專家梁云祥、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中心主任江涌和吉林大學朝鮮半島問題專家王生。 (專家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文/本報記者 黨建軍
合作動力
有合作有分歧經濟優先
本報訊 梁云祥表示,長期以來,日本和韓國的關系比較復雜,由于日本對朝鮮半島進行殖民統治的歷史原因,日韓兩國在政治關系和國民感情方面一直存在一些問題,在國 際事務中也沒有緊密的相互合作。例如兩國之間常常因為歷史認識問題和領土爭端發生爭吵,雙方的國民感情也常常為此而產生對立,韓國一直反對日本成為聯合國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等等。
不過雙方的經濟關系比較密切,在安全問題上也具有共同利益,即同為美國的盟國,都面臨著朝鮮在安全上的威脅,都反對朝鮮開發核武器和導彈技術。 尤其是自從2010年3月的“天安艦事件”和2010年11月的“延坪島事件”以后,在美國的撮合與推動下,日韓之間開始在安全領域探討進行合作。在 2010年美韓、美日分別舉行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中,日韓雙方均首次互派了軍事觀察員,2011年美韓與美日軍演同時進行并都將朝鮮作為假想敵。前不久朝鮮 發射衛星失敗也進一步刺激了日韓兩國加快安全合作的步伐。
王生也認為,韓日之間確實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朝鮮的情報共享,在金正日逝世、朝鮮發射衛星方面,他們的情報部門顯得都很滯后。不過,王生還表示,日韓此次達成軍事合作,朝鮮“威脅”是借口,最主要的是在美國全球戰略東移亞太的背景下,圍堵中國崛起。
合作利益
三邊經貿再上臺階
本報訊 未來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會對中國以及日本和韓國帶來怎樣實實在在的好處?
梁云祥表示,中日韓三國人口超過15億,經濟規模占亞洲經濟大約7成,如果能建立三國自貿區,當然可以通過開放市場和優化資源及降低成本促進三 國經濟發展。梁云祥還表示,對中國企業來說,中日韓自貿區的建成當然會形成某些壓力和競爭,但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2年以來,中國企業已經具有了一定 的國際競爭力,適當的壓力反而會促使中國企業更加改善經營和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則可以享受更多更好的商品以及服務,可以適當平抑市場價格。
王生則表示,經濟總量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將推動三邊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而且,通過加強區域內經貿合作,可進一步促進戰略溝通與協調,增進三國間的政治互信和戰略互信,促進區域文化認同度,為東亞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
合作障礙
自貿區難解歷史難題
本報訊 至于中日韓自貿區的建成是否有助于推動三國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三位專家的看法也不相同。
王生表示,經濟因素在當代國際關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經貿合作無疑會成為三國關系當中的亮點,也是進一步合作與走近的重要鑰匙。從歷史經驗來看,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正是由于經濟先行特別是煤鋼協議簽署才使德法兩國走向和解與合作的。
梁云祥則表示,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不一定就能夠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不過,他也認為,自貿區的建成以及長期運作或會緩和三國在歷史問題上的摩擦和矛盾。
對于通過自貿區推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江涌的看法也不樂觀。他說,很多人認為經濟合作可以化解政治紛爭,但事情沒那么簡單,這種說法是一廂情愿。實際上,經濟一體化有時候會導致摩擦增加。
戰略考慮
緩解來自美國的壓力
本報訊 在江涌看來,從經濟角度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對中國的好處并不多。他表示,中國的低端產業會因此得到擴張,但從中長期看,中國獲益不多。
江涌舉例說,中韓之間存在嚴重不對稱,對韓國來說,中國無疑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而對中國來說,韓國市場相當狹小。此外,韓國的很多企業都是在國 際市場上打拼多年的國際化、外向型大企業,而中國的類似企業鳳毛麟角。因此,兩國之間建立自由貿易區,更多是中國將市場讓給韓國。
江涌還認為,經濟上越是互補的國家,實際上反而越是不宜建立自由貿易區。比如,美國和墨西哥經濟上相當互補,但在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后,主要依 靠資源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墨西哥就被釘死在國際貿易的最低端,基本上無法完成產業升級。至于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日本在產業水平上比中國領先一 大步,韓國比中國領先大半步,中國在三國中處于比較低的位置。如果三國結成自由貿易區,民族企業將面臨巨大沖擊和壓力,產業升級也將困難重重。
王生也表示,中國的產業優勢體現在勞動密集型和部分資本密集型產業,而在技術密集型和高技術等高附加值領域處于相對弱勢,自貿區建成無疑會對民族企業造成沖擊。
不過,兩位專家都表示,對中國來說,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有其戰略考慮,即牽制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關系協定),增加對日本和韓國的吸引力,緩解中國在這一問題上所遇到的壓力。江涌表示,從這一角度講,他贊成中日韓建立自由貿易區。
長遠影響
多重因素影響宜從長計議
本報訊 歷史已經表明,任何自由貿易區的建成都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對此,王生表示,歷史遺留問題、朝鮮半島局勢、美國等多方面因素,都會成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的主要障礙。他指出,由于歷史遺留問題,中日韓 三國間的政治互信基礎不夠牢固,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未來的地區合作。在朝鮮問題上,三方也存在較大分歧;東北亞地區新一輪的民族主義情緒日益高漲也不利于彼 此的交流與合作。
王生還指出,美國是構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重要區域外制約因素。在美國全球戰略重心加速東移亞太的背景下,其積極推動的TPP無疑會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起到某些干擾和破壞作用。
梁云祥也表示,障礙主要是三國缺乏政治信任和三國國內發展水平及其法律制度還存在一些差距。
此外,梁云祥指出,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如開放領域、開放時間等三國也存在不同觀點,例如日韓堅持自由貿易區不僅包括商品、服務和投資,還應該包括政府采購、知識產權等社會性條款。
江涌則表示,中日韓自貿區建設障礙之一就是各國國內的產業保護壓力。不過,在江涌看來,有障礙不一定是壞事,或許反而有利于更好的成長。他不贊成就中日韓自貿區建設設定時間表,主張盡量從長計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bug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