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年去年豆價暴漲“逗你玩”,接著大蒜價格飆升來了個“蒜你狠”,生姜價又暴炒出個“姜你軍”。早晨妻子買菜回來說:“蘿卜都1斤2塊多了,5塊錢才買了一個白蘿卜。”她懷念蘿卜2分錢1斤的年代。早起一上網打開頁面,就是國企私有化改革討論和“10元錢只能買2根蔥”的新聞同處頁面上。我對妻子開玩笑說:“這都是國企壟斷惹的禍。”妻子不明白瞪著眼睛駁斥我說:“沒有一家國企賣疏菜呀!”
這些天罵“國企壟斷”、“國企暴利”的各種文章在許多媒體和網上堪稱鋪天蓋地。一位較早就開著私家車的朋友向我抱怨石油又要漲價了,說美國的油價比中國便宜,就認為這是國企壟斷惹的禍。我卻問他炒股票了嗎?他回答說,48元一股買的中石油,現在才10塊錢,一直被套牢。我回答說這就是一個悖論。等國企不壟斷了都“私有化”了,你就準備把你家的私家車砸了賣廢鐵吧!
開車的人都知道美國發動戰爭二次打伊拉克之時,國際原油價不過20美元一桶。當時國內油價2塊多不到3元,現在國際油價最高突破140美元/桶,漲了近7倍,國內油價不過8塊多錢,漲幅不足三倍。實際漲幅遠遠低于國際原油漲幅,高乎哉,不高矣!據有關方面解釋如果不含稅比美國油價還便宜。因為美國市場的油價只比中國略低一點,我們就歸罪中石油、中石化的國企壟斷;可出過國的人都知道中國生產的牛仔褲、襯衫等許許多多日用商品在美國都比國內便宜很多,甚至是價差成倍,貼牌產品國內外價格差就更大了。時寒冰還曾寫文章專門列表對比說明。可中國生產這些商品的企業既不壟斷也非國企,大多都是民營企業。最典型的就是暴漲的房價,全國幾十萬家房地產商中有幾家是國企?教育產業化,大眾上不起學了;醫療產業化了,大眾也就看不起病、吃不起藥。改革到誰頭上誰就自認倒霉,哪個領域“私有化”改革哪個領域就地漲價。連喝的自來水如有外資參股都莫明其妙要漲價。一瓶到岸價15元的葡萄酒國內賣幾百元到幾千元,這等“暴利”是大國企干的嗎?現在指責最“暴利”的是國有銀行,遇服務態度不好都遭批評,等到私有化了,你去小額存款不但沒利息還得給人家交保管費(美國就是這樣,在美國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說白了,仔細想想這些年日常生活中,許多非“國企壟斷”的物價都是幾倍幾十倍有的甚至上百倍漲價,倒是關系國計民生的被大國企壟斷控制的水、電、石油、農藥、化肥等實際是漲價最少的。就連中國最富有的煤礦,在前些年煤老板瘋狂時,一邊是礦難事故不斷,一邊煤價猛漲,自從加大國有控制力度后煤價才穩定下來。
我對這個問題思考,原因是今年兩會期間,由茅于軾組織大批新自由主義“主流經濟學家”聯合美國福特基金會、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等美國人拋出了一個課題《報告》,核心就是117家大國企要“私有化”三個字。不僅有主流經濟學家精英們,就是美國人也來當“白求恩”,幫助中國大國企進行謀劃改革。其主要觀點“國企壟斷”、“國企暴利”、“國企虧損”、“國企造成分配不公”、“國企應退出”等,一時間迅疾泛濫網絡,國企再次成為公眾輿論的靶子。前兩年中央口號還是央企要“做大做強”,現在風云突變,一齊開始向央企和大國企大口“吐痰”。沒仔細算過賬的網民也跟著起哄。如果說美國“白求恩”、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先生的私有化改革“藥方”有效,就應當先去挽救美國正在鬧事的華爾街危機才對。
所以兩會期間,原國資委領導李榮融非常郁悶地說:“我想不明白,為什么國企搞不好的時候你們罵我,現在我們國企搞好了你們還是罵呢?”甚至新聞報道李榮融遭眾人“炮轟”。李榮融確實是想不明白,因為想的就不是一碼事,怎么能明白。當年說國有銀行經營不善,精英們說是不良資產,請來了美國的白求恩購買中國“不良資產”,把銀行股票九毛錢一股賣給美國銀行和瑞銀,然后上市十幾倍高價賣給國人;又因中國是貧油國,所以中石油1元錢一股賣給美國巴菲特,然后上市幾十元高價賣給國人。結果,“股神”巴菲特短短時間賺十幾倍的暴利,套牢了中國幾億股民基民;美國銀行在“金融風暴”中高價減持中國銀行(601988,股吧)股票,獲得巨額“暴利”挽救美國危機,也挽救了絕對是私有化、會經營的美國金融業。現在中國大國企搞好了,又是銀行業利潤太高了,“壟斷”了、“暴利”了。所以主流經濟學精英們又請來美國人充當白求恩,出謀獻策搞改革,要大國企包括銀行“私有化”。當然,福特基金的錢不會白花,“白求恩”也不會白當。因為無論國際、國內的投資的大資本都不是什么慈善基金,這涉及到百萬億的國有資產的大肥肉,也是帶著硬骨頭的大肥肉,存在著如何私有,私有給誰的問題。但是,不管怎么改,一定要先向大國企“吐痰”的。李榮融是“想不明白”非常郁悶了。總之一句:精英們眼里是國企就得“私有化”,為了“私有化”,就得向國有資產“大鍋飯”里“吐痰”。這就是精英們的邏輯。
當然,這不是第一次“吐痰”,全國人都知道主流經濟學家多年以前就發明了“吐痰”理論。國有企業就像一鍋飯,怎么改?只要有人往里吐一口痰,別人都不吃了,這鍋飯就成了你的,就私有化了。當年說國有企業效率多么低下等等,多少人都信以為真,在“吐痰”過程中,不知有多少萬億(到現在沒見到過具體統計數字,不算產業資本,就按當年全國中小國企占有的土地價值估算也是一個驚人的天文數字)被“零價格”、“負價格”私有化到少數人的腰包里。當然,這次要啃百萬億的硬骨頭大肥肉,不但主流經濟學家往里吐痰,也得請來美國人,請來世界銀行行長當白求恩幫著一齊往里“吐痰”。
一方面說“國企虧損”,一方面說“國企壟斷暴利”;一方面說國企經營不善不如民企,一方面又說國企員工比私企員工待遇高,造成分配不公。很多奇怪的邏輯悖論。比如員工待遇高居然也是罪過?既然說民企經營好,賺錢更多,員工待遇應當更高才對呀!國企一般員工待遇很高嗎?并不高,無論在職還是退休后都遠遠比不上公務員,跟民企老板富豪就更不存在比的問題。國企高管的百萬年薪待遇確實很高,很不公平,但也遠遠趕不上中國平安(601318,股吧)(水皮稱其實際是“英國平安”)老總馬明哲日薪18萬、年薪6700萬的待遇。為“私有化”給大國企要找問題,既可以說成“不良資產”,也可以說成“壟斷暴利”。當然私有化賣給壟斷資本,就連說的權利也沒有了。
實際上,當年把幾十萬“集體企業”摘“紅帽子”完全變成個人資產;接著地方國企改革被“零價格”、“負價格”賤賣,幾千萬工人下崗,才造成貧富兩極分化,內需一直不振,國家想拉動內需喊了多年,怎么也拉不起來。現在大型國有企業不僅承擔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助推器的作用,而且負有保障國計民生,與國外巨頭在國際市場上一較高低的責任。目前中國市場上許多領域并不是我們的國有企業在壟斷,而實際上是跨國公司(比如微軟、摩托羅拉、三星、蘋果、肯德基、沃爾瑪等等)在壟斷我國的市場。現實地來看,國有企業,特別是117家央企,可以上市,可以引入一定的民資,但是如果被“私有化”,對國家和人民絕對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小白領們天天網上罵油價,等中石油、中石化脫離國家權力控制,被國際國內壟斷資本“私有化”后,那就不是“逗你玩”、“蒜你狠”、“姜你軍”和“蔥忽悠”你了,不說油價如外國紅酒一般“暴利”,就像前幾年房價一樣暴漲,準備砸掉你們的私家車吧。
大國企應當改革,但決不是靠“吐痰”實現私有化,精英們請來國際“白求恩”,幫忙“吐痰”,也未必能私有化給國際壟斷資本。不是李榮融郁悶,我也覺得郁悶。不是說大國企不能改革,要看如何改革,祈禱千萬別再像中小國企“私有化”一樣,賤賣了之。再精英的騙子也有騙不下去的時候,“學費”也有一個交夠的時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