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報告的出籠背景
鐘晟 深海智庫研究員
2012年3月5日
2012年2月27日,世界銀行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合作撰寫的報告《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在世界銀行網站上以英文版及中文概要的方式公布。[1]
2012年2月29日21世紀網報道稱,在國資委強烈反對下世行報告在發布前被迫大量刪改:“國資委提出強烈反對意見,并就此給財政部回文,認為《報告》提出的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降低國有經濟所占比例的建議違反憲法,有顛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嫌疑,并要求與相關機構展開辯論?!薄柏斦烤痛税才帕藝兄行膶<遗c國資委官員進行直接交流。最終,《報告》根據國資委要求做出了大量刪改?!?A style="mso-footnote-id: ftn2" title="" name=_ftnref2>[2]
世行報告發布會也遭受國資委的抵制:“21世紀網從消息人士處獨家獲悉,如果不是因為國資委此前的反對,2月27日世行報告發布會的規格將會更高,本已列入邀請名單的超百家中外媒體最終也被縮減至十幾家?!?A style="mso-footnote-id: ftn3" title="" name=_ftnref3>[3]
由此我們可以獲知,在國資委的強烈反對下,世行網站公布的報告雖然保留了其基本的觀點,但已經刪去了那些鋒芒畢露的內容。
值得各方關注的是,在報告發布的前幾天,這場信息輿論戰就開始了,“六位參與報告編制和審核的人士”向美國《華爾街日報》透露消息進行吹風,這六位編制和審核報告的人士,顯然是整個報告的核心骨干。2012年2月23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的這篇吹風報道《世行報告:中國急需深層次改革》,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報告撰寫者的真實意圖,也同時曝光了這場信息輿論戰的真實目的:[4]
1、世行報告要求中國進一步大規模私有化國企,否則會面臨經濟危機
《華爾街日報》2月23日報道稱:“世界銀行(World Bank)與一個中國政府智庫聯合編制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如果不進行深層次改革,可能會面臨經濟危機。報告敦促北京方面縮減龐大的國企規模,使之在運營模式上更接近商業公司。以上是《2030年的中國》(China 2030)給出的建議。據六位參與報告編制和審核的人士透露,報告將于下周一發布。”[5]
2、世行報告從根本上否定胡錦濤過去10年的政策,并試圖影響下一代領導人
“上述人士(六位參與報告編制和審核的人士)說,報告就中國一些在政治上極為敏感的經濟問題展開論述,目的是要對將于今年走馬上任的下一代中國領導人產生影響。報告對過去10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領導下的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提出了質疑。在這段時間內,中國政府在國民經濟中所發揮的作用穩步擴大。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p>
3、報告寄希望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二把手劉鶴能確保高層接受該報告
“2010年9月,佐利克訪問北京期間提出了啟動該項目的建議,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預計明年將成為總理的李克強批準了中國和世界銀行的這一合作項目。報告的作者還寄希望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二把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高級顧問劉鶴,希望他能夠確保高層領導認真考慮報告中反映的問題?!?A style="mso-footnote-id: ftn6" title="" name=_ftnref6>[6]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鶴是中國新自由主義組織“中國經濟50人論壇”的主要組織者。其中的骨干有海聞、江小涓、李劍閣、李揚、林毅夫、劉鶴、劉世錦、劉偉、龍永圖、樓繼偉、茅于軾、盛洪、石小敏、宋曉梧、湯敏、吳敬璉、吳曉靈、易綱、張曙光、張維迎、周其仁、周小川等。[7]這份名單基本與福特基金會資助的天則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的骨干名單重合。正是“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主導了中國過去十幾年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因此,我們看到,美國人希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高級顧問劉鶴……能夠確保高層”接受這份世行報告,一點也不奇怪。
4、最具爭議的話題是國企私有化--報告體現佐利克、蓋特納等美國政府大員的意圖
“報告中最具爭議的話題包括:如何管理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在中國的能源、自然資源、電信和基礎設施等產業占據主導地位,并能夠輕易地從國有銀行獲得低息貸款。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和其他西方官員認為,對國有企業的補貼扭曲了國際競爭。在國內,批評人士則抱怨這些企業抑制了國內的競爭,利用壟斷帶來的利潤擴張到其他行業,上交的紅利卻很少。
參與報告的人士說,世界銀行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認為,資產管理公司應該對國有企業加以監管。資產管理公司應該努力保證這些企業依照商業規則經營,而不是為了實現政治上的目的。國有企業應該將被認為是無關的業務出售,使私營企業更容易在所產生的新領域里競爭。
佐利克上個月在芝加哥對經濟學家發表講話說,中國需要限制國有企業扮演的角色,打破壟斷,讓所有制多樣化,降低私營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8]
顯而易見,“六位參與報告編制和審核的人士”通過《華爾街日報》透漏消息進行吹風,這顯然不是個體行為,而是該報告的主導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及世界銀行—在有意利用《華爾街日報》進行信息輿論方面的工作。因此《華爾街日報》的這篇報道,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世行報告的真正戰略意圖。
[1] 世行網站,http://www.shihang.org/zh/news/2012/02/27/china-2030-executive-summary
[2]媒體揭世行報告發布幕后:國資委強烈反對,新浪網,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20229/110811480230.shtml
[3]同上
[4] 全文見華爾街日報,世行報告:中國急需深層次改革,http://cn.wsj.com/gb/20120223/bch091433.asp?source=Billingual
[5] 同上
[6] 同上
[7] 中國經濟50人論壇專家名單,廣州日報,http://news.sina.com.cn/c/2007-02-12/110112296823.shtml
[8] 華爾街日報,世行報告:中國急需深層次改革,http://cn.wsj.com/gb/20120223/bch091433.asp?source=Billingua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