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上世紀那場大危機以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后的1941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才超過大蕭條前的1929年。這期間發生了以下有助于經濟復蘇的事件:一是,前蘇聯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高潮時期,大量進口英美等國生產的機器設備和工業消費品,吸引西方國家過剩的資本,引進技術和專業技術人員,有力地緩解了英美等國的生產過剩。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這些在二戰后繼續延續的貿易行為,還緩和了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過剩,使得二戰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有長達二十余年的較好的發展時期,直到上世紀70年代發生出石油危機引爆的經濟危機。自然地,在西方經濟學那里,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這些“貢獻”被錯誤地算作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凱恩斯主義的干預政策的成效。二是,大量“過剩”商品被主動銷毀,大量的玉米、小麥、棉花、牛奶等產品,或被當作燃料,或被傾入河流、大海。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的爆發,使得對美國商品如美國航空制造產品的需求大增。四是,大范圍的技術進步帶動了產業需求并提高了利潤,比如航空技術、重油分解工藝和食品保鮮技術的發展,以及調頻收音機、有聲電影和彩色電影的出現等等,一些新穎時尚、魅力十足的商品以更低的成本連續不斷地生產出來,如玻璃紙、合成橡膠、尼龍、合金鋼、粉狀醋酸纖維素、合成樹脂、合成光電管、電視、納光燈、無線電話、電子管風琴,以及磺胺類藥物等等。五是,采取了貿易保護措施。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把近900種主要商品的進口關稅平均提高近40%。由于美國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內市場,因而這種貿易保護確保了美國產業資本得以復蘇的空間。
但是,與上個世紀30年代相比,現如今,一是,蘇聯已經不存在了。盡管許多西方國家指望中國像前蘇聯那樣對他們的過剩商品實行大采購,但是,一來,他們想賣給中國的只是一些中國不需要或不太需要的東西,而已經具有一定工業基礎的中國想要的高層次的東西他們卻不愿意賣。二來,作為中國經濟主體的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受到一些先鼓吹“抓大放小”后鼓吹“國退民進①”的人的阻撓,以致中國國家統計局都不好意思公布公有制經濟在中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的數據。由于公有制經濟的比重偏低,而私有制經濟,包括外資企業在內,本身就陷入困境之中,加上國內民眾受困于教育、醫療和住房的高成本,以及大多數人的工資收入的增長低于平均工資的增長幅度,從而除了政府負債采購之外,內需已然乏力,既無心也無力大肆采購西方國家的過剩商品。
二是,經濟全球化導致壟斷進一步加強,大宗商品的定價權控制在發達國家的大企業手中,既然壟斷企業無需通過銷毀大量商品來維持商品價格,那么,商品過剩也就只能靠市場在時間的長河中慢慢消化。
三是,核武器時代發生世界大戰已不大可能。局部戰爭只會是“鵝蚌相爭,漁夫得利”的結果,大國之間輕易打不起來。而歐美國家尚沒有從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脫身,民眾的厭戰情緒猶存,不會輕易發動新的更大的從而更不好收拾和脫身的戰爭。而小國之間的局部戰爭對于世界大國的經濟復蘇幫助不大。當然,世界各國人民的和平努力和堅決備戰也是阻止新的戰爭的必要條件。
四是,電腦及互聯網等新技術革命的成果已經廣泛應用,新的大規模和大范圍的技術進步尚未現端倪。新能源和環保技術只不過是在舊有的生產領域進行發展,從而也不可能使其在數年內的運用來帶動世界經濟的復蘇。
五是,美國人以往的消費已經透支了未來的購買力,加大了經濟危機消化過剩商品的難度。同時,歐美工人階級和中小資產階級在這場危機中損失慘重,而這些國家的政府還要通過削減他們的福利來救市,因而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們只能有意或無意地拒絕以往的消費模式,進一步地縮減消費規模,從而使得過去多年經濟增長所依賴的市場空間難以恢復。
六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展,貿易保護主義更多地成為攫取他國出口利益而不是保護本國同類企業的一種手段。例如,歐盟兒童安全法案限制中國出口歐盟廉價打火機的主要目的是迫使中國出口企業高價購買歐洲企業開發的安全鎖的相關專利。美國總統奧巴馬于2009年9月11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但是,許多美國輪胎大企業均已在中國合資或獨資設廠,很大一部分產品又出口到美國,奧巴馬的這個決定也使得這些美國企業成為直接的“受害者”,同時也會提高美國本土汽車生產商的成本。美國政府的這個決定主要是向中國施壓以強迫中國放開金融市場的一個政治姿態,是為美國金融寡頭服務,而對美國的產業資本家并沒有什么實質幫助。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的經濟危機和經濟衰退仍在向縱深發展,歐洲也不樂觀。自從西方發達國家開展救市行動以來,正如恩格斯曾經說過的,“每當我們似乎看到繁榮時期行將到來的種種預兆,這些預兆又消失了”。②美歐國家及一些國際組織和博學家們關于世界經濟已經企穩的推斷一再被證明是不成立的。
綜上所述,由于我們看不到巨大的市場容量快速恢復的前景,而沒有經常而迅速擴大的市場,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運轉就不可能進行,因此,此次世界經濟的復蘇會比80年前的那一次經歷更長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場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蕭條期將長達10年以上。
注釋:
①這里所謂的“民”不是指老百姓,而是指極少數人擁有的私有企業,包括外資企業。老百姓在這些人眼中是視若無物的。
②《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6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