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的部門將負責調查中國等國的“不公平貿易”做法。美國政府成立這一新機構,
矛頭直指中國。奧巴馬曾表示,執政三年來,他的政府針對中國提起的貿易救濟案
是上屆政府的兩倍。美國部分國會議員與行業協會1月31日要求奧巴馬政府限制從
中國進口汽車零部件。此外,美國政府正在審議是否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電池及組
件和風塔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在習近平副主席訪美前夕,美國擺出了同中國大
打一場貿易戰的姿態.中美之間真的會爆發大規模貿易沖突嗎?
首先從美國經濟來看,美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新增需求乏力,復蘇動力消失
的問題.
GDP 消費拉動 補庫存拉動 非居民投資拉動
2009
三季度 1.7 1.66 0.21 -0.29
四季度 3.8 0.33 3.93 -0.33
2010
一季度 3.9 1.92 3.10 0.56
二季度 3.8 2.05 0.79 1.62
三季度 2.5 1.85 0.86 1.04
四季度 2.3 2.48 -1.79 0.82
2011
一季度 0.4 1.47 0.32 0.2
二季度 1.3 0.49 -0.28 0.98
三季度 1.8 1.24 -1.35 1.49
自美國經濟本輪復蘇以來,以消費和庫存增加的貢獻最大.從相關數據來看美國的庫存
已經處于合理水平,見下圖:
http://www2.census.gov/retail/releases/historical/mtis/img/mtisbrf.gif
很難對經濟增長再有較大貢獻.
非居民投資最近對經濟拉動明顯增強,但從美聯儲公布的數據來看,11月的設備利用率
只有77.8,雖然較09年的67.3和10年的75.8上升,但仍低于1972--2010的平均數80.4
也低于1990-1991的78.8.最近非居民投資的增加在年底投資減稅政策到期后是否會
繼續增長仍然值得繼續觀察.而由于美國勞動力市場疲軟,居民收入增長緩慢,伴隨消費
增長的是居民儲蓄率不斷下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可支配收入 0.1 0 0 0 0 0.3 -0.3 -0.4 -0.1 0.3 0
消費支出 0 0.4 0.2 -0.1 0 -0.1 0.4 -0.1 0.5 0.2 0.2
居民儲蓄率 6.1 5.5 4.9 4.9 5.0 5.5 4.7 4.1 3.3 3.6 3.5
按照目前的下降速度明年美國居民儲蓄率將跌到2左右.從美國的歷史來看可能僅高于
2005年的1.5.
居民儲蓄率 可支配收入增長率(不變價)
2010 5.3 1.8
2009 5.1 -2.3
2008 5.4 2.4
2007 2.4 2.4
2006 2.6 4.0
2005 1.5 1.4
2004 3.6 3.4
2003 3.5 2.5
2002 3.5 3.3
2001 2.7 2.4
2000 2.9 5.1
而過低的居民儲蓄率可能引發銀行壞賬增加,從而收緊信貸,影響消費開支增長.美國
居民儲蓄率在2005年下降到1.5以后,從2006年開始居民房產貸款和消費貸款違約率都開始
上升.(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chargeoff/delallsa.htm)
美國解決新增需求乏力的問題有兩個途徑,一是向富人多增稅,改變貧富差距過大的現狀.
由于富人的消費傾向低于窮人,向富人多增稅無疑可以增加需求.雖然奧巴馬總統已經
在國情咨文中提出此舉,但被共和黨人指責為煽動階級斗爭,要想獲得國會通過仍然是
困難重重.雖然從大蕭條時美國工人罷工被合法化的歷史來看,美國終將邁過此關,但卻
無法解決眼下的難題.二是向缺乏反擊能力的對手發起貿易戰,期望對方知難而退.如果
美國向旗鼓相當的對手發起貿易戰必然引起對手反擊,對本已失去復蘇動力的美國經濟
無異雪上加霜.根據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11年中國從美國的進口為1221.5億美元,
出口為3244.9億美元.順差超過2000億美元,僅從這個數據來看中國無疑處于弱勢.
但由于中美各自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的受益者通常
會是第三國企業,而中美本土企業反而因此受損,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美國
對來自中國的輪胎發起制裁使印度和墨西歌的相關企業喜出望外,而中美
相關企業卻黯然神傷.這種情況絕非是個案,根據美國ZF部門的相關統計
2010年美國工業增加值為17019億美元,從業人員1056.7萬,人均創造增加
值16.1萬美元,而根據上海市的統計年鑒計算,上海市第二產業人均創造增加值
約24萬人民幣,不到4萬美元,全國第二產業平均數不到10萬人民幣,差距巨大.
這種情況決定了中美之間誰能發現更多制裁對方而能使本土企業受益的產品,
那么該國在被對手制裁時所損失的工作崗位,就能從制裁對手所獲收益中獲得
彌補,誰就能在中美貿易戰中擁有更強的抗壓力,無疑中方在此方面擁有美國所
不能比擬的優勢.
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十大商品http://www.forbeschina.com/list/1347
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十大商品http://www.forbeschina.com/list/1346
在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前十大商品中除了電信設備和電腦外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美國是無論如何不會生產的.而反觀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前十大商品除了銅以外
都是中國努力想生產的.一旦中國對相關的美國產品發起制裁,極有可能使本土
企業受益.由于中國本土企業享有的本土優勢和成本優勢,一旦成長壯大后,即便
制裁解除,市場競爭格局也已經發生了變化,美國相關企業重返中國市場將會更加
困難,美國人遭受的潛在損失將遠大于在遭受制裁期間銷售下降所帶來的損失,
美國人信奉的不是比較優勢理論而是新新貿易理論,對此中利害,知之甚深.(克魯格曼
在兜售繁榮的歷史偶然性決定派經濟學一章中對新新貿易理論有非常通俗的介紹)
由此看來在中美貿易戰中中國一方無疑比美國擁有大得多的抗壓力,這也是美國對
中國的貿易制裁往往是高高舉起而最終卻又不得不輕輕放下的原因.
此外,中美之間的直接投資差距也很大,美國對中國直接投資累計超過600億美元,而中方
對美國投資不到此金額的十分之一.如果按資產負債率50%,總資產周轉率為1計算,
美國在華投資企業的營業額超過1200億美元(筆者未能查到相關數據,實際可能更高),
相當于中國對美順差的60%.德國學者的研究顯示凡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會見達賴后,
那個國家的對華出口會減少,平均是12.5%,呈現所謂“達賴效應”.如果中美之間爆發
激烈的貿易戰,美國在華投資企業的經營可能會受到相似的影響.(順便提一下在奧巴馬
總統高調劍指中國時,筆者對相關報道之少感到...疑惑)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盡管中國對美國有巨大的貿易順差,但如果爆發貿易戰中國并非毫無
還手之力,中美雙方雖不能說是旗鼓相當,但也是實力比較接近的對手,美國方面并不享有
絕對優勢.
筆者認為美國明知在貿易問題上不能同中國硬碰硬,但卻故做高調的目的
在于以此為砝碼,向中國換取更多金融支持.未來兩三年內美國為了維持經濟
增長財政大幅赤字將不可避免,誰來購買美國國債將是美國政府最為關心的
問題.如果由美聯儲來購買,將會出現資金外流,美元貶值,利率走高的局面.
(參見筆者文章一張圖告訴你美聯儲為什么不會再搞QE3
http://bbs.jjxj.org/thread-1087952-1-1.html)
對美國脆弱的房地產市場而言無疑將會是一場災難.來看一下美國住房貸款
違約率的變化.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2009 9.65 10.41
2010 11.23 11.25 10.83 10.04
2011 10.36 10.65 10.23
雖然美國經濟從2009年三季度開始復蘇但房貸違約率依然居高不下,意味
著會有持續不斷的斷供房走進拍賣市場,對房價形成壓力.美國經濟學家
GARY SHILLING認為美國房價還將下跌20%,筆者也不清楚美國房價究竟
還會下跌多少,但從美國住房違約率的歷史來看正常水平在3以下.
顯然美國房價還將會有一個艱難的尋底過程.雖然現在由于歐債危機,美元
指數較前期大幅上升,美國利率也處于歷史性低位,但如果在5月以后
歐元區債務問題獲得妥善解決,目前流入美國的大量資金將會回流,引發美元
指數下跌,國債利率走高,美國再大發國債必然是雪上加霜.美國經濟短期內將
可能陷入一個經濟低迷---->政府大發國債---->利率走高----->經濟再低迷---->
政府繼續大發國債----->利率繼續走高的惡性循環.對美國來講如何盡力從中國
日本,阿盟等國獲取金融支持是頭等大事.但筆者認為鑒于目前的經濟形勢,如果
歐元區不再發生大的危機,美元指數下跌,美國國債利率上升將不可避免.中國
應該盡快減持美國國債特別是長期國債,由于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巨大,
一旦歐元區穩定后中國再減持必然引發美國國債利率大幅上升,在當前中美有
大量利益交匯的情況下.美國國債利率大幅上升并不符合中國利益,留給中國
順利減持美國國債的時間不多了,中國購買的美債將不可避免地遭遇貶值風險.
最后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來看,美國在冷戰時期之所以能夠戰勝前蘇聯其原因
在于成功的踐行了離岸平衡戰略,聯合眾多西方發達國家對抗前蘇聯,后由于
蘇聯的戰略失誤致使中國最終加入了美方陣營,最終導致前蘇聯解體.而冷戰
結束后,美國放棄了傳統的離岸平衡戰略,奉行單邊主義.八方點火,四面樹敵.
由于美國的標普等金融機構不斷對歐債危機火上加油,與歐元區的傳統盟友
國家已形同水火,而俄羅斯對美國仇恨甚深,對中國頻頻拉攏而又不見成效,
其戰略處境與前蘇聯十分相似,以至于奧巴馬總統的顧問布熱津斯基等
戰略老手深感憂愁,并毫不客氣地對小布什總統給出F的評級.回想1985年
當美國經濟同樣深陷危機時,西方七國財長發表了共同聲明接受美元貶值
以支撐美國經濟,反觀今日美國與歐元區國家卻在相互拆臺,差距之大令人
感嘆.筆者認為只要中國表現出堅定的決心和勇氣,美國必不敢對中國有過
分之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