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對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探討

顏永廷 · 2012-02-04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原載《科技管理研究》2011(2):32-35

對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探討

——基于高技術產品出口數據分析

顏永廷*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淮安,223003)

摘 要:文章從高技術產品占對外貿易的比重、貿易競爭力指數、貿易方式、出口的企業類型分布以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的企業類型分布等角度,分析了我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情況。認為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及其占世界份額的迅猛增長,實質是建立在外資絕對控制的、對國外高技術產品進口高度依賴的、加工貿易占主導地位基礎之上的。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繁榮表象的背后,是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和對發達國家嚴重的技術依賴。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關鍵詞:高技術產品  出口分析  自主創新

一、引言: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概況

2008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達4156.1億美元。若以2001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464.5億美元為基數,至2008年的7年間,出口額年均增長率37.51%。2008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對外貿易實現順差737.9億美元,是2004年首次實現順差額的18.3倍(圖1)。國家科技部公布的中國高技術產業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出口占世界15%份額,遙遙領先排名其后的美國、德國和日本,它們所占比例分別是12.1%、8.8%和7.0%。

 

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奧巴馬接受《自然》雜志采訪時感慨,“中國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技術產品種類出口國”,此話似乎并不為過。高新技術產品作為我國外貿出口的重要產品,是國家科技競爭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實現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依托。一個國家高技術產品出口占世界份額的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夠折射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弱。

二、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數據分析

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及其占世界份額的快速增長令世界矚目,但是,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的內在質量令人擔憂。

(一)從高技術產品占對外貿易的比重看,進口大于出口。

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占全部商品進出口總額的比重,2005-2008四年間總體保持在29.2%-30%之間。圖2顯示了2001-2008年間我國高技術產品對外貿易額分別占商品和工業制成品對外貿易額的比重。圖中可以看出,高技術產品進口、出口,無論是占商品或是占工業制成品對外貿易的比重,都是進口大于出口。其中,高技術產品進口占商品進口的比重與高技術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比重間的差距,在2001-2003年間較大,之后收窄;而高技術產品進口占工業制成品進口的比重,始終大大其出口占工業制成品出口的比重,2008年兩者相差13.6%。前者說明了我國高技術產品加工組裝能力的逐步提升,后者則反映了我國對國外技術依賴的局面沒有實質改觀。

 

在“出口至上”政策環境下,與我國對外貿易以及高技術產品出口“順差”節節攀升景象相對的是,我國高技術產品進口占工業制成品進口的比重卻連續多年大大高于出口。可見,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對進口的依賴沒有得到顯著改善。

(二)從國際貿易競爭力指數看,產品競爭力不強。

國際貿易競爭力指數(產品出口減進口差額/產品貿易總額),是衡量一國出口產品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該指標在-1~1之間波動:指標越接近于0,表示進口與出口相當,競爭力接近平均水平;指標越接近 1表示競爭力越強,意味著對外貿易有大量出口而進口微少;越接近-1表示競爭力越差,意味著對外貿易有大量進口而出口微少。

表1反應了2002-2008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國際貿易競爭力指數情況。從2002-2008年的發展趨勢看,九大行業中除光電技術、生物技術和其他技術,其余六大行業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均呈現較為明顯的逐年上升趨勢,表明我國高技術產品國際貿易競爭力的不斷提升。而從2008年九大出口行業高技術產品的國際貿易競爭力指數來看,除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生命科學技術的產品的指數為正值外,其他7類產指數均為負值,表明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總體國際競爭力還有待加強。尤其是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以及電子技術等高技術產品,貿易競爭力指數較低,對國外技術進口依賴明顯。

表1     我國高技術產品國際貿易競爭力指數(2002-2008)

            年度

指數

行業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平均

計算機與通信技術

0.323

0.39

0.458

0.492

0.523

0.563

0.589

0.477

生命科學技術

-0.13

-0.101

-0.079

0.0002

0.105

0.160

0.248

0.029

電子技術

-0.639

-0.649

-0.614

-0.609

-0.567

-0.549

-0.491

-0.588

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

-0.852

-0.834

-0.842

-0.777

-0.745

-0.646

-0.591

-0.755

航空航天技術

-0.771

-0.759

-0.729

-0.721

-0.688

-0.674

-0.607

-0.707

光電技術

-0.024

-0.096

0.083

0.354

0.267

-0.071

-0.328

0.026

生物技術

0.133

0.288

0.339

0.307

0.251

0.135

-0.099

0.193

材料技術

-0.731

-0.711

-0.548

-0.534

-0.520

-0.414

-0.228

-0.527

其他技術

-0.27

-0.468

-0.029

0.204

0.163

-0.032

-0.180

-0.087

資料來源:據國家科技部年度《中國高技術產業數據》計算

(三)從出口貿易方式看,加工貿易占絕對主導地位。

海關進出口相關報告顯示,2009上半年我國出口彩電1992萬臺,其中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占總量的95.4%,液晶大尺寸面板基本依賴進口,核心技術缺失成產業發展掣肘。2006、2007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加工貿易出口額分別為2458.2億美元和2968.7億美元,占當年高技術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87.3%和85.4%(圖3)。

 

相對加工貿易,以一般貿易出口的高技術產品可以被視為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產品。“八五”以后,以一般貿易出口的高技術產品所占比重就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從1993年的27.6%一路下降到2003年的7.2%。2007年我國以一般貿易出口的高技術產品為391.2億美元,比重回升至11.2%,但還不到加工貿易出口產品的1/7。加工貿易占絕對優勢而一般貿易比重日益降低,表明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對外貿易中自主知識產權的缺失和自主品牌競爭力的削弱。

(四)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按企業類型分布看,外資占有絕對優勢。

 

圖4顯示:以高技術產品開發和生產為主導的高技術產業,從其增加值的增長趨勢看,2001-2007年間,“國有企業”的增加值徘徊不前,而同期“三資企業” 的增加值增長迅猛。2001年“三資企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1158億元人民幣,是當年“國有企業”增加值472億元的2.45倍。而到2007年“三資企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為7286億元,與“國有企業”當年增加值1503億元的差距擴大到4.85倍!外資企業在全部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中份額由2001年的71%提升至2007年的83%,國有企業所占的分額則由2001年的29%降至2007年的17%。

在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中所占的份額,外資企業越來越高而國有企業越來越低的事實,揭示了“國有企業”在高技術產業領域競爭的弱勢地位及其在高技術研發儲備、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嚴重不足。

(五)從出口的企業類型分布看,外資占絕對主導份額。

外商在華投資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2年之前的初期階段、1992年至加入WTO之前的大規模投資階段、入世之后以獨資浪潮和對國內企業大規模并購為特征的新階段。根據外經貿部的統計:1985年外資企業出口2.97億美元,占當年我國外貿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1%;1995年外資出口額468.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1.5%;2001年外資出口額1332.4億美元,占比重50.1%。此后,外資企業的出口與進口一直占據全國總量的50%以上。
 

圖5顯示:在高技術產品出口中,僅外商獨資企業所占的比重,在2002年就達到55.4%。在被視為高科技的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中,“三資企業”2006年占到了70%以上的份額。外資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另一面,是國有企業因核心技術的缺失和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所導致的高技術產品競爭能力的逐步淪喪。

三、結語: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核心技術研發與品牌及營銷處于“微笑曲線”高附加值的兩端,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價值創造的能力。在“比較優勢”的國際分工體系下,構成高技術產品價值鏈的高附加值兩端與其最終產品的加工組裝,在“跨國資本整合”下實現了在國家之間的分解。由于福利國家詳盡的勞動法、最低工資保障、環境標準和日益增加的稅收負擔,使大批跨國公司規避政府的這些調節手段,通過產業鏈的縱向分解,向發展中國家進行生產轉移(劉剛,2007)。發展中國家則以抑制國內需求、犧牲國民福利為代價的極低勞工成本、對資源的掠奪開采以及對生態的毀滅性破壞等為特征的“經濟恐怖主義”手段,亦或所謂的“比較優勢”,在“以市場換技術”、“出口創匯”、“拉動經濟(GDP)增長”等美好的期許或愿望下,融入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國際分工體系。其單純加工組裝“高技術”“制成品”的利潤被“比較優勢”地定格在“微笑曲線”的底端,還遠不及一些具有定價權的“初級產品”(如鐵礦石)。發達國家通過控制核心技術研發與品牌及營銷,“微笑”地收獲著兩端的超額利潤。

傳統重商主義思想認為,商業貿易是致富之源。但國內流通只是交易者相互之間的利潤讓渡,只有將商品輸往國外,才能增加一國的貨幣或財富的總量。因此,比較優勢、要素稟賦、競爭優勢等國際貿易理論或學說,無不秉持“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是國家富強的不二法門”這一信條。20世紀中葉,阿根廷經濟學家普雷維什對傳統的重商主義思想以及國際貿易理論提出了質疑,認為在國際貿易存在的情況下,經濟增長雖然會由于產出的增加而導致出口量的增加,但與此同時,本國的貿易條件(即以出口交換進口的條件)卻可能以更大的幅度下降,這反而造成了本國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下降,即面臨“貧困化增長”問題。有所不同的是:普雷維什命題中的“中心-外圍”體系所對應的“制成品-初級產品”的格局,已被當今的“微笑曲線”取代;當初國際貿易以金本位幣制結算而如今則以美元為主的信用貨幣作為結算基礎。近十年來,包括高技術產品出口在內的我國對外貿易額、國家的外匯儲備等均取得了驚人的增長,在國際上獨占鰲頭。而國內消費占GDP的比例卻逐年下降(2008年美國、印度、中國的居民消費率分別為70.1%、54.7%和35.3%)。由于發達國家對華高科技產品以及戰略資源等的出口限制,我國通過出口實體財富所換取的逾兩萬億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面臨貶值的巨大風險。面臨“貧困化增長”困境風險,在我國依然存在。

有關全球經濟增長的研究表明,雖然發展中國家通過技術引進實現了技術的快速進步,但幾十年來它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并沒有縮小反而拉大了。擁有核心技術是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立足根本,發展中國家的離岸工廠地位決定其所得到的技術外溢非常有限,其高技術產品的出口已不能作為判斷國家技術水平的唯一標準。中國高技術產品貿易順差,只是產品鏈全球化生產分工、國際對華產業轉移及鼓勵加工貿易發展的必然結果(張燕生,2007)。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及其占世界份額的迅猛增長,實質是建立在外資絕對控制的、對國外高技術產品進口高度依賴的、加工貿易占主導地位基礎之上的。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繁榮表象的背后,是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和對發達國家嚴重的技術依賴。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從兩次世界大戰,到波詭云譎多的當今世界局勢,國家之間的激烈競爭從未停歇。從英國到美國,再到日本和德國,無不是其所在時代高技術發展的成功趕超者、領先者和受益者。溫家寶總理最近指出,在應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中,各國正在進行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的競賽,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我們必須在這場競爭中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一個國家的高技術,必須要具備諸如高知識密集度、高研發投入、高附加值等許多特征,但高技術的國別屬性即自主品牌與自主知識產權,應該是高技術最為關鍵的一個屬性。日本、韓國、芬蘭等國家,在其技術強國地位確立的過程中FDI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中國作為一個立志于在未來數十年達到中等發達程度的發展中大國,應當虛心學習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吸取他們的教訓。應當從國家、民族存亡發展這一宏觀戰略角度來重視自主創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應當對航天航空、生物制藥、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戰略產業中的關鍵技術,采用過去行之有效的“舉國體制”來攻克。自主創新、產業升級,不能僅僅理解為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引進國外高技術企業,而不是傾力于培養、提高本國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長期以來,西方國家通過立法限制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且不斷強化技術封鎖的事實說明,真正的“高技術”是既買不來也換不來的。唯有全方位并全力鼓勵、扶持本國企業自主創新、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方能實現高技術產業從僅僅依賴外生租金(低勞動力成本)、被動服從國際分工,向創造內生租金(技術變革)、主動影響國際分工轉變,高技術產業的“系統性的報酬遞增”效應才能惠及整個社會。

參考文獻:

[1]賈根良,秦升.中國"高技術不高"悖論的成因與政策建議[J].當代經濟研究,2009(5):44-49.

[2]周文能.關于原始性創新與國家競爭力的思考[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11):53-60.

[3]國家科技部.中國高技術產業數據[OL]. http://www.sts.org.cn/.

[4]李曉輝.溫家寶:搶占新興戰略性產業制高點[N/OL].東方早報, http:// eastmoney.com/20091104.

[5]韓曉東.統計局官員:我國居民消費增長偏慢不及印度[N/OL]. http://www.sina.com.cn 中國證券報2009/12/03.

On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Data analysis based on high-tech products export of

Yan Yongting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 Economics,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China's exports of high-tech products from the high-tech products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trade,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mode of trade, export business type distribution and high-tech enterprise producing value-added type of distribution point of view. Believe that China's high-tech exports and their percentage share of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world, the real is based on absolute control of foreign capital, highly dependent on imports of foreign high-tech products, and dominated foundation of processing trade. Behind China's prosperity and appearance of high-tech exports,it is the lack of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and serious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on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urgently needs to upgrade.

Keywords: high-tech products  analysis of export  independent innovation



*基金項目:本研究得到江蘇省淮安市科技局“企業自主創新融資策略研究”課題資助(項目編號:HAS2009047)。

作者簡介:顏永廷(1965.12—),男,江蘇漣水人,管理學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學。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之中文字幕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电影 | 日本精油按摩视频福利精品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