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財政危局
WSJ:
日本政府預計將在周三宣布其自1980年以來首次年度貿易赤字。經濟學家們警告,
如果日元強勢和全球需求低迷持續,日本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都將面臨貿易赤字。
每日電訊:
日本官方預計將宣布日本2011年的貿易赤字為240億美元,其中自去年海嘯后
關閉大部分核電站導致的結構性赤字30億美元/月
彭博:
日本內閣辦公室24日宣布預計2021年3月結束的2020財政年度,日本的基本財政赤
字( 不含償債成本)將達到GDP的3.1%。彭博認為這意味著即使考慮計劃中的銷售稅加倍
的情況下,日本政府仍不能達到此前制定的2020年財政平衡目標,顯示出這個國家所面臨
的嚴峻的財政挑戰。在內閣辦公室發布聲明幾小時后,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呼吁反對派議員
參與到提高銷售稅的談判中來。野田希望推動在未來三年將銷售稅從5%提高至10%,但由
于其對疲軟經濟的不利影響受到很大爭議。
日本想要通過更快的增長來解決財政赤字問題的手段有限,央行周二宣布2011年財年經濟
將收縮0.4%。去年10月央行的預期是增長0.3%,央行還將2012年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
2.2%下調至2%。
日本央行已經削減其主要利率至接近0的水平,而其傳統的貿易盈余從去年開始也已經消
失了。
據WSJ,日本貿易赤字的出現部分原因在于一些突發因素,例如去年3月的地震和海嘯災難
,這場災難摧毀了工廠,供應鏈,導致日本關閉了大部分核電站。但這場地震看起來只是
強化了已有的趨勢,比如日本企業競爭力的下降趨勢。據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和
the U.S. Council做的2010年全球制造業高層調研顯示,由于老齡化和國內制造成本上升
,日本制造業競爭力在未來幾年不僅將落后于發展中國家,甚至落后于美國。
每日電訊數據顯示,自地震后,日本加大進口液化天然氣和其他化石燃料,其公用事業石
油需求預計將上升4倍。在地震前,核電提供日本29%的電力,日本原計劃在2030年將這一
比例提高到50%。此外,日本中國和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也推高了從石油,天然氣到
稀土等所有日本需要進口以滿足照相機,手機及汽車制造所需的原材料的價格。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將其制造基地轉移至海外。汽車配件制造商Mori Seiki
Co.的主席Masahiko Mori表示:“這對我們是個轉折點”。這家公司今年將在美國建立其
自1948年建立以來的第一家海外工廠,該公司預計將在未來5年內海外產能將占到40%。
日本人口收縮趨勢日趨嚴重,其總人口自2005年起一直呈下降趨勢,據日本社會安全研究
院( Japan's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 Institute),日本總人口將在本世紀中葉由
1.27億下降至0.9億。日本人口年齡中位數為44.5歲,已是世界最高,并且在繼續上升。
隨著老人們增加,家庭部門儲蓄率已從20年前的16%下降至2%。日本最大的養老基金已經
變為日本政府債券凈拋售方,以滿足支付需求。
日本仍是個富裕的國家,在全球從汽車到內窺鏡的市場中占據很大份額。日本目前有251萬億日元的外匯儲備和海外資產。前財政部官員Eisuke Sakakibara表示:“日本的確面臨貿易赤字的局面,但只要日本繼續維持經常賬戶盈余,就不會有問題。”
然而每日電訊指出,日本經濟的悲觀前景正在影響市場對其經濟模式的可持續性的信心,尤其是其1010萬億日圓的公共債務。日本一直依賴其貿易盈余作為安全緩沖來安撫市場,即使根據IMF,其公共債務今年已膨脹到GDP的238%,而包含政府財政投資和貸款項目在內的話,這一比例將上升超過260%。
問題是市場對日本債務可持續性的信心可能很快消失。東京的R&I rating agency去年12月剝奪了日本的AAA評級,警告稱歐洲危機可能加劇主權債務風險。日本財政赤字在今年將達到GDP的7.6%,稅收僅僅能夠覆蓋政府支出的一半。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周二在演講中承認這一危險,他說:“一旦國家信用喪失,這一損失是不可逆轉的。這在目前歐洲的局勢中表現的很明顯。已經沒有時間再拖延了。按照如今的態勢,未來幾代日本人的負擔過于沉重。”
日本政府債券大部分由國內投資者持有,但據每日電訊,由于老齡化加劇,日本最大的養老基金已經
變為日本政府債券凈拋售方,以滿足支付需求。貿易赤字的出現會壓垮日本政府債券市場嗎?
日本10年期政府債券走勢:
貿易赤字消息公布后,日元走低,截止至MGT02:36,USD/JPY 77.8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