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18日發布的《2012年全球經濟展望》大幅調低了對2012年的增長率預測。世行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2.5%,其中中國GDP增速為8.4%。
世行認為,世界經濟已進入一個危險期。歐洲金融動蕩已部分擴散到不久前尚未受到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和其他高收入國家。這種傳染性推高了世界許多地區的借貸成本,拉低了股市,同時流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量急劇下跌。
目前,歐洲顯然已陷入衰退。與此同時,幾個主要發展中國家(巴西、印度等國,在較小程度上還包括俄羅斯、南非和土耳其)的增長率比復蘇初期明顯減速。因此,盡管美國和日本的經濟活動正在趨強,但全球增長與世界貿易已大幅減速。
在這種大背景下,世行調低了對2012年的增長率預測,把對發展中國家和高收入國家的增長率預測分別從去年6月份的6.2%和2.7%調低至5.4%和1.4%。世行對全球的增長率預測為2012年2.5%,2013年3.1%。
世行指出,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已從全球貿易和大宗商品價格趨弱上顯現出來。全球貨物和服務出口估計2011年增長6.6%,2012年預計增長4.7%。與此同時,全球能源、金屬礦產和農產品價格從2011年初達到巔峰后分別下跌10%、25%和19%。
全球經濟疲軟也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挑戰。世行認為,目前發展中國家可以采取的財政和貨幣空間均小于2008和2009年,一旦出現國際融資枯竭和全球狀況急劇惡化,他們的應對能力可能會受到制約。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行長林毅夫18日在京建議,發展中國家需要重新評估自身的脆弱性,趁著還有時間準備好應對進一步的沖擊。世界銀行發展預測局局長漢斯·蒂莫則建議,發展中國家須為預算赤字預籌資金,優先安排社會安全網和基礎設施支出,對國內銀行進行壓力測試。
同時,世界銀行預計,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為8.4%,2013年的增速為8.3%。林毅夫指出,目前貿易出口占中國經濟比重較大,如果世界經濟放緩,肯定會對中國經濟有影響,但是中國政府的反周期政策操作空間較大。
他詳細解釋,中國政府的負債率處于全球最低水平,即使加上地方融資平臺負債,中國的公共負債率也處于很低水平。因此,如果有必要,中國政府有足夠的財政空間進行反周期操作。同時,中國仍處于剛剛跨入中等收入國家的發展中國家,其產業升級將帶來投資機會從而拉動經濟。
上海證券報世行稱全球經濟進入危險期 預警第2次全球危機
世界銀行昨日在全球同步發布《2012全球經濟展望:不確定性與脆弱性》時表示,世界經濟已進入一個危險期,歐洲明顯已經陷入衰退,并部分擴散至不久前尚未受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和其他高收入國家。世界銀行還預計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到8.4%(仍很強勁),這是中國政府繼續對一些經濟部門增長過快加以抑制的結果,此外出口量劇減、房地產過度膨脹、國際流動資本減少流入等因素將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
2012年全球經濟增長大幅下調1.1%
世行報告表示,“世界發現自己正身處6個月前《全球經濟展望》6月期發布時所討論的最差情景”。世行1月展望大幅調低了預測,2012年和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從2011年6月的3.6%調低至2.5%和3.1%(采用購買力平價加權則為3.4%和4.0%).
世界銀行認為,歐洲經濟衰退和發展中國家增長緩慢相互加強,其影響可能超過基線預測,帶來更糟糕的結果,使恢復市場信心的努力進一步復雜化。一旦爆發嚴重的危機,其持續時間很可能會超過2008/09年,原因是高收入國家沒有財政或貨幣資源來救助銀行體系,也無法以2008/09年同樣的力度刺激需求。 “一旦高收入國家的狀況持續惡化,第二次全球危機成為現實,發展中國家將會發現自己置身于一個疲弱不堪的全球經濟中,資本充足率大大降低,貿易機會大大減少,對私營和公共經濟活動的資金支持大大減弱。”
世行在報告中表示,資本流動在2011年上半年異常強勁,但到下半年急劇減弱。尤其是地區的股市和債市在8月份之后顯著惡化,顯示出全球風險規避情緒上升。2011年下半年投資者從發展中國家撤出大量資金,數據顯示,2011年下半年發展中國家的資本總流量驟減至1700億美元,僅相當于2010年同期3090億美元的55%。
報告顯示,除債券利差和CDS費率利差上調外,7月底以來發展中國家的股市市值損失了8.5%,再加上高收入國家的股市市值下跌4.2%,總共相當于6.5萬億美元的財富損失,相當于全球GDP的9.5%。
世行在報告中對東亞太平洋地區提出政策建議,“隨著通脹率回落和實際利率上升,貨幣政策可能也有一些余地轉向更加寬松,開放降低政策性利率的潛力,一些國家已在進行中。”
劉萌 投資快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