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仙轉貼按語】12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時代周報》(2011年第50期)獨家翻譯轉載了一篇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稱為經濟學“鬼才”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發表于《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中國經濟前景的專訪文章——《中國經濟會崩潰嗎?》。文章一經刊出,便紛紛被幾乎眾多的門戶、財經網站轉載,成為一篇熱點文章。
7
這篇專訪文章,只有短短1300余字,作者憑著作為一個學者的良知,用淺顯直白的話語,明確無誤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說出了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經濟學知識就可以得出的顯而易見的結論——中國經濟已處于即將崩潰的前夜。文章的邏輯內容如下:
在中國,長期以來,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貿易,消費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投資和出口貿易,特別是投資,逐年高漲,“預計2011年中國居民消費支出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5%,相當于美國的一半水平”,成為全球消費支出比重最低的國家,“那么誰為過剩的產品和服務買單?部分由國際市場消化。但是隨著消費份額所占經濟比重的下降,中國更多依靠貿易順差維系工業的正常發展。但更為嚴重的非正常現象是中國投資支出,所占比例迫近GDP的50%。”那么,為什么中國能夠長期保持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呢?是什么因素在驅動著投資支出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斷膨脹的房地產泡沫所造成的。自2000年以來房地產投資所占GDP比重幾乎翻番,且剩余的大部分增長也來自于與房地產相關的公司的生產擴張以滿足房地產的需求。”。以瘋狂的投機性投資為核心的經濟增長模式,必然帶來金融體系的惡性、無序發展,不受監管的“影子金融體系”惡性膨脹,惡性、無序發展的金融體系,要生存下去,不得不更加依賴于瘋狂的投機性投資的增長,因此,一旦已基本投機化的房地產投資下降,房地產泡沫破滅,必然依房價下跌→房地產泡沫破滅→投資下降→壞帳發生→金融危機爆發→經濟危機全面爆發這一鏈條而發生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經濟危機的全面爆發。
以上便是克魯格曼專訪文章的主要觀點。當然,作為美國的資產階級的學者,其對中國經濟問題的分析也就必然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只是就事論事的指出中國經濟可能崩潰的淺層原因,而內在根源,他不可能認識得到。其次,作者所表露出來的殖民心態也是十分明顯的,他把中國經濟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歸結于中國人“自作自受”,絲毫沒有指出以美國為首的跨國資本的壓榨、強行輸出自己的經濟增長模式等等,也是造成中國經濟走到今天這一步的重要原因,反而指責中國政府不應該因可能爆發經濟危機而“指責他國”。再次,資產階級學者最不愿意看到的東西——由于經濟危機而必然帶來的社會政治危機,克魯格曼一個字也沒有提及,而實際上,在當今的中國,比經濟動蕩更為嚴重的是已然存在的社會政治動蕩,一旦經濟動蕩和政治動蕩疊加在一起,中國社會就不會只是“經濟崩潰”這樣的局面發生了,隨著經濟崩潰而來的必然是目前還無法預知其激烈程度的“革命危機”。
以下便是克魯格曼文章全文:
克魯格曼:中國經濟會崩潰嗎?
2011年12月23日 時代周報
“近期經濟增長依賴于因房價飛漲而大熱的基礎建設,一系列典型的經濟泡沫跡象也一并顯現;信貨急速增長卻不是基于傳統的銀行業而更多地由非常規的‘影子金融體系’,這種金融體系即不在政府的監管之下,也未由政府提供擔保。由此引起的泡沫開始破滅,金融經濟危機并非危言聳聽。”
我是在描述上世紀80年代末的日本嗎?還是說的是2007年的美國?或許吧。但是現在我說的是中國,另一個經濟危機信號開始浮現,這是目前整個世界都不愿意看到的。
我并不樂意參與關于中國經濟局勢的討論,部分是因為無法了解中國的真實發展情況。各國的統計數據都像是奇怪又無聊的科幻小說,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曾經向真正的中國專家們尋求意見,但卻找不到一個持同一觀點的意見。
即便官方數據也讓人感到困擾,最近非常引人注目的新聞足以為我們敲響警鐘。
最明顯的信息來自中國近十年的居民消費水平,雖然有了增長,但遠低于國民經濟增長的水平。預計2011年中國居民消費支出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5%,相當于美國的一半水平。
那么誰為過剩的產品和服務買單?部分由國際市場消化。但是隨著消費份額所占經濟比重的下降,中國更多依靠貿易順差維系工業的正常發展。但更為嚴重的非正常現象是中國投資支出,所占比例迫近GDP的50%。
最明顯的問題是,隨著消費水平的相對放緩,是什么因素在驅動著投資支出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斷膨脹的房地產泡沫所造成的。自2000年以來房地產投資所占GDP比重幾乎翻番,且剩余的大部分增長也來自于與房地產相關的公司的生產擴張以滿足房地產的需求。
我們真的意識到房地產泡沫了嗎?所有的跡象都已浮現:不僅僅價格飛漲,房地產投機熱同樣風行。與我們幾年前的經歷如此相似——回想一下佛羅里達州吧。
與美國金融危機相似的還有另一個情況:信貨過度膨脹,多數貸款并非來自于銀行而是來自于未被監管和保護的影子金融體系。具體情況兩國相差甚遠:美國的影子金融體系有極具聲望的華爾街的金融集團參與其中,并且造出非常復雜的金融衍生品;而中國的影子金融體系則更傾向于通過地下錢莊甚至當鋪提供借貸。然而所造成的后果卻是一樣的:正如幾年前的美國,中國的金融體系比基于傳統銀行業的體系更為脆弱。
現在房地產泡沫明顯在破滅。這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將產生怎樣的后果呢?
一些評論家說不必擔心,因為中國有強勢而又聰明的領導,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防止經濟下滑。潛臺詞是中國政府會采取必要的行動而不用顧慮決策的民主性。對我而言,這些說法卻與此前的出名的危機發生前的承諾一樣。畢竟,我還清晰地記得同樣的保證也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當時的財政內閣官員認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而之后,美國政府也曾保證美國永遠不會重蹈日本十年經濟大蕭條的覆轍,而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境況比當時的日本更加糟糕。
不管結果如何,中國官員關于經濟政策的論斷在我看來是對經濟情況并不清醒的認識。特別從中國政府指責他國的言論可以看出。
我希望我是在杞人憂天。但是事實卻讓人不能不擔心:中國現在的情況跟以往的經濟危機發生前夕非常相似。世界經濟已經飽受歐洲金融危機之苦,我們真的不希望再看見一個新的經濟危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