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曼和詹姆斯曾強調美國模式有三大要點:自由市場、開放貿易和盡可能少的政府管制。然而,與美國所有國際戰略皆采取雙重標準一樣,向全世界推廣“美國模式”亦是采取雙重標準。無論是自由市場、開放貿易和政府管制,對美國國內經濟政策和對外經濟政策而言,具有幾乎完全相反的含義。
以自由市場和開放貿易而論,縱觀美國歷史,大體上可以看到如下基本特征:
其一、凡是美國具有最大競爭優勢的產業,就極力主張開放和自由,強烈要求世界其他國家對美國企業開放市場;相反,凡是美國居于劣勢的產業,就要采取各種措施加以保護。譬如,美國的金融業在全世界享有絕對優勢,所以美國數十年來始終不遺余力迫使其他國家開放金融服務產業,將此作為他們全球金融貿易政策的首要任務。
最近幾年,美國政府施加強大壓力要求人民幣升值,背后的真正意圖就是要求中國金融行業徹底向美國開放。然而,美國對外國資本進入其金融行業卻采取各種限制措施,對某些關鍵企業更是不允許外國資本染指。盡管美國多家跨國金融企業早已在中國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和法人單位,然而,中國的金融企業要獲得在美國設立分支機構的執照,卻是難上加難。
弗雷德•伯格斯坦是美國著名智庫“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創始人、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他對美國貿易政策有清楚闡釋:“美國必須要求其他國家消除服務貿易壁壘,因為美國在許多服務行業具有最明顯的競爭優勢,尤其是金融服務業。”
其二、凡是關系到美國國家安全、經濟金融安全之產業和企業,絕對不允許所謂對外的自由市場和開放貿易。
譬如對于軍工或軍民兩用的重化工行業、航空航天行業等等,美國從來就嚴格禁止向國外出口,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概不允許。立法機構堅持不懈嚴密立法,禁運清單與時俱進補充完善,逮捕、關押、處罰中國間諜的冤假錯案層出不窮。二戰結束之后成立“巴統”,上萬種產品和技術全面封鎖。冷戰結束后,盡管“ 巴統”解散,美國卻在“巴統”基礎上變本加厲,制定周詳的《出口管理條例》,不僅嚴控軍民兩用商品出口,而且嚴控盟國(比如以色列)轉口和出口。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美國有關部門在口頭上經常指責中國巨額貿易順差,但其實只要允許中國去購買它那些石油公司和高科技產品、技術和公司,中國馬上就可以花光全部外匯儲備、甚至成為對美國的貿易逆差國。
其三、鼓勵本國企業去收購兼并其他國家的企業和產業,鼓勵本國資本去掌控其他國家的戰略產業和支柱產業,卻極力防止外國企業或國外主權財富基金控制美國的戰略產業或企業。
對此,如果依據所謂的比較優勢原理和自由貿易理論,就難以解釋:為什么美國政府不允許中國企業去收購優尼科這類石油公司?為什么對中國企業到非洲尋求石油開發合作都要橫加干涉?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盡管美國許多大企業股價跌去80%乃至90%,比如通用汽車和花旗銀行,但是,美國顯然不會允許其他國家的資本去控股通用汽車、花旗銀行或者波音飛機。
其四、采取各種貿易制裁措施來迫使其他國家就范,包括迫使其他國家接受各種政治經濟條件,迫使其他國家執行美國的戰略意圖。
事實上,美國是世界上最喜歡、最善于打“貿易戰”的國家,其有關貿易制裁方面的法案可謂汗牛充棟。美國與日本數十年的貿易戰爭舉世知名。最近數年,美國貿易戰的重點轉向了中國。美國善于發明各種稀奇古怪的名詞術語,先給其他國家扣上各種大帽子,然后操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通過各種決議,給美國的全球貿易戰提供所謂合法的依據。
譬如,為了迫使中國人民幣升值和浮動、迫使中國盡快全面向美國開放金融體系,美國就發明了所謂“全球失衡”和“匯率操縱”等術語,并認定中國“操縱匯率”乃是造成“全球失衡”的罪魁禍首,從而為強壓人民幣升值找到了“真正的理由和學術依據”。
2007年6月15日,美國操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對成員國政策雙邊監督之決定》,目標直指中國:只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愿意,不需要征詢中國的意見,就可以單方面判定中國“操縱匯率”。據此,美國就可以馬上對中國實施貿易和經濟制裁。
2008年12月初,就在中國很快出臺高達四萬億刺激經濟方案沒有多久,美國政府的貿易代表竟然向世貿組織全面起訴中國的貿易政策,指責中國對出口企業實施補貼,制造了不公正競爭。美國人自己最清楚的一個基本事實是,美國是最善于補貼出口企業的,尤其是對農業的補貼。
伯格斯坦說得明白:“要實現美國的國際經濟政策目標,必須采取強硬態度。對那些拒絕其貨幣對美元進行調整的國家,必須施加新的貿易壁壘,就像尼克松總統1971年所做的那樣,對進口商品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
其五、對國際資本流動采取了各種非常嚴密的監控措施,盡管“華盛頓共識”主張的是金融完全自由化和完全自由放任。
其六、掌控全球戰略資源,往往直接動用軍事手段進行侵略和占領。為了掌控全球戰略資源,美國從來就不會遵守什么自由市場準則和開放貿易原則。格林斯潘在自傳《崢嶸歲月》中坦言:美國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完全控制中東的石油資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