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杰:中國三季度外儲現879億美元調整損失
新浪財經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志杰(微博)今日在微博上表示,去年(2011年)三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只增加42億美元,但剛公布的三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外匯儲備增加921億美元,也就是說三季度儲備出現了879億美元存量調整損失,年華縮水率高達11%,很驚人。

雖然有網友指出,對資產調整損失進行年華收益計算,有夸大數據的嫌疑,但是丁志杰教授指出,用年化的概念能顯示儲備的風險資產特征,并且參照系較為明確。
他在微博上補充道,根據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市局顯示,2011年前三個季度,(我國)國際收支顯示外匯儲備增加3731億美元,實際儲備增加3543億美元,縮水188億美元。在前三季度,歐元對美元略有升值,所以縮水的原因應該主要不在匯率。
去年前三個季度,國際收支中投資收益分別為17、-70、-202億美元,累積-255億美元,但6月末凈資產為19851億美元。單看這組數據,績效很不理想。
針對此問題,眾多網友在微博上展開討論。部分網友認為,相對應的調整損失很可能是受到歐元貶值的影響所導致,三季度歐元對美元貶值4.9%(新浪財經注:單純從歐元兌美元(1.2791,0.0085,0.67%)計算跌幅大于5%),如果外匯儲備中有四分之一是歐元,這將帶來約5%的年化縮水。由于最終資產均需要轉為美元計算,因此實際上的調整損失可能小于賬面數字,是中國外匯儲備的多元化在歐元危機面前遭遇“煩惱”。
不過丁志杰并不認同這種看法,他表示2011年前三個季度,國際收支顯示外匯儲備增加3731億美元,實際儲備增加3543億美元,縮水188億美元。在前三季度,歐元對美元略有升值,所以縮水的原因應該主要不在匯率。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信息,2011年第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繼續呈現“雙順差”,國際儲備資產繼續增加。經常項目順差534億美元,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貿易順差853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203億美元,收益逆差164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49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不含凈誤差與遺漏)662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287億美元,證券投資凈流入99億美元,其他投資凈流入262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增加917億美元(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影響),其中,外匯儲備資產增加921億美元。2011年前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1412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不含凈誤差與遺漏)2501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增加3754億美元。
編輯:一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