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人說,根本沒有經濟學,所以,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是騙人的。此話雖然有點過激,但也不是全沒道理。最近用零敲碎打的時間,讀了宋鴻兵的《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感覺這一觀點似乎也能用在宋鴻兵身上。《貨幣戰爭4》的作者介紹中說宋鴻兵是“金融學者”,類似經濟學家的意思。在我看來,宋鴻兵已經不是一個“金融學者”,而是一個歷史學者,一個政治學者。我始終認為,經濟就是政治,政治就是經濟,不懂政治或者與政治無關的單純經濟學、金融學,差不多等于會點術語、再會點加減乘除的會計學。政治不是教科書上的概念和教條,歷史是最好的政治;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年表、大事記,而是環環相扣的因果鏈條。因此,宋鴻兵因為懂得加減乘除的經濟賬而理性冷靜,因為了解了歷史而看穿了政治,因為看穿了政治而擁有了激情和想象。
《貨幣戰爭4》中,“歐洲合眾國”是作者主要討論的內容之一,它既是政治,也是經濟,也是背后的金融力量。從歐洲各國文化、歷史、利益劃分和地緣政治來說,歐洲有著強大的分裂力量,很難統一。但是,就整體利益來說,歐洲也確實有統一的趨勢,這一點,去年出版的本人所著的《超越利益集團》一書中有過描述,雖然被刪節后,此方面內容所留不多,但是,歐洲的統一與分裂確實是一個長期的較量。當世界上缺乏與歐洲抗衡的力量時,歐洲統一的動力并不算大,但是,當今世界,美國已成為強大的一極,中國也成為歐亞大陸上重要的平衡力量,歐洲的統一便又成為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議題。因此,宋鴻兵在《貨幣戰爭4》中描述的歐洲統一的努力,的確是歐洲一直努力的方向。歐洲近代歷史上,拿破侖、希特勒都做過嘗試,但都失敗了。在軍事、政治努力失敗之后,《貨幣戰爭4》告訴讀者,金融或者說銀行家們作為歐洲統一的強大推動力并沒有中斷。然而,如果單從金融或經濟角度,人們并不能完整地了解歐洲統一的難度,因此,金融或經濟,在這里明顯地與政治無法分割。單單靠金融理論或經濟理論,離開了歐洲的歷史,要分析歐洲統一的話題,實際上很難有正確把握。所以我才說,宋鴻兵在《貨幣戰爭4》中對“歐洲合眾國”或者說對歐洲統一的分析,已經超出了單純的金融學者。
當今世界,匯率問題是經濟領域、金融領域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究其本質,匯率的復雜就是政治分裂造成的。就歷史和金融理論來說,中國古代社會雖然最早誕生了紙幣,但在匯率問題上,的確沒有歐洲那么多的實際操作問題,因為,中國早在秦始皇時代就實現了統一,沒有復雜匯率帶來的無謂消耗。固定匯率乃至于歐元最終取代歐洲各國貨幣,實際上不過是歐洲在走秦始皇已經完成的統一之路,歐洲能否徹底完成此舉,至少在目前看來,難度很大。未來要完成,也需要歷史的契機。如果歐洲不能實現真正的統一,它將失去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今天的歐洲,希臘、西班牙、愛爾蘭等國遇到經濟上的麻煩,其他國家或者歐盟對于是否援助、援助條件,來來往往談得口干舌燥。這種事情要在中國,不過就類似于開發西部、東西部平衡發展的問題,中央政府很容易做出全面的政策調整。而在歐洲,雖然有金融方面的統一力量,但是,分裂的力量始終存在,并且相當強大,因此,歐洲的整體協調才顯得困難重重。
中國是全世界最早實現統一的,這種統一包括文化、政治、軍事和經濟等,因此,中國是一個大國,祖先早就為我們準備好了這份優厚的遺產。歐洲至今未能統一,太多力量在內耗中消弭,不解決此問題,歐洲難以有前途。宋鴻兵的《貨幣戰爭4》中另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美元。美國實際上是擺脫了老歐洲的內耗爭斗,在另一個地方用不道德的手段撿了一個統一的大便宜,才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國家,美元也自信滿滿地想成為世界貨幣。宋鴻兵的書中分析了美元的缺陷,我認為是非常到位的。拋開美元的種種問題,籠統地說,當世界經濟日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全世界的確需要一個世界貨幣。面對這一問題,我們看到,美元能否承擔世界貨幣的責任,關鍵之一就是信用。嚴格來說,貨幣的信用并非只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道德問題。從這個角度我們就能看到,中國古代政權始終以嚴格的道德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行為,雖然被很多追求利益的西方政治或經濟理論斥為愚蠢,但是,這一道德要求,正是當今世界美元所缺乏的或者說是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中國古代政權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整個地球,否則,我們可以看到,只有中國古代政治的道德要求,才能賦予世界貨幣的真正信用。
宋鴻兵在《貨幣戰爭4》中說到:因美元天然的缺陷而造成“難以治愈的長期高通脹,扭曲了人們的經濟思維,顛覆了社會的財富觀念。負債經營不再是個壞主意,因為通脹在不斷稀釋償債的壓力;透支消費很快成為風行的潮流,享受現在的貨幣購買力,因為貨幣還會爛下去;儲蓄者成為了愚蠢的倒霉蛋,勤儉節約的人變成了不識時務的老古董;誠實努力的傳統遭到摒棄,投機暴富的行為廣為社會傳頌;一切長期規劃顯得不合時宜,所有短期行為漸成主流。高通脹瓦解了社會的傳統道德觀,摧毀著美國立國的實業精神。”(《貨幣戰爭4,第214頁》)從這段話中我們看到,宋鴻兵通過對金融的研究,已經踏入社會學領域。事實上,反過來說,中國歷史上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原則,雖然沒有明確指明與經濟的關系,但本質上都是健康經濟的必然要求,而這些道德原則被當今西方經濟——尤其是宋鴻兵在書中指出的“負債性經濟”——徹底破壞了。
我曾經希望宋鴻兵先生能夠寫一本《中國金融史》,以對當今世界的金融理論和實踐做出批評和參照,宋鴻兵先生雖也有此意,但感嘆時間不夠。對此我表示理解,要寫一本像樣的《中國金融史》,的確要下很多功夫。然而,這一計劃目前未能實施,并不代表宋鴻兵先生對中國古代的經濟思想、金融理念乃至社會道德缺乏理解。我認為,正是基于對中國傳統的理解,以及對儒家學說的尊重,再加上對世界經濟現實的認識,使得宋鴻兵堅信,實體經濟遠比金融等虛擬經濟重要得多。作為最初的金融學者,宋鴻兵能夠針對自己專業領域的常態主流理論和行為方式提出嚴厲的批評,而不是“王婆賣瓜,自買自夸”,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當今世界或者未來世界,需要一個真正的世界貨幣,這是大勢所趨。然而,如何才能出現真正被全世界廣泛接受的世界貨幣,我認為首先需要對貨幣的本質有清醒的理解,再有以此道德理解和經濟發展的要求而形成全新的貨幣理論,再設計真正合理的貨幣制度。要完成這項工作絕非易事,從本質上說,只有中國,或者說只有中國的道德優勢才最適合完成這項人類創舉。因而,當前中國正在經歷的偉大復興就顯得意義重大,歷史將賦予中國人這項偉大的使命。我相信未來的中國人能夠不辱使命,原因就在于我們擁有豐富而悠久的歷史傳統。
我同樣贊成宋鴻兵在書中的一個觀點:人民幣不應該迅速國際化。在由中國主導的世界貨幣出現之前,當務之急是削弱美元霸權,形成美元、歐元、亞元三足鼎立的態勢,這也是《貨幣戰爭4》的副標題“戰國時代”的核心內容之一。雖然有人指出,這一道路極其艱巨而漫長,但是,不如此,中國將難以成為真正的大國。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在《超越利益集團》一書中提出的核心概念:一個真正的世界政府,一個真正的世界貨幣,必然要求具有“超越利益”的道德感。所謂超越利益,說白了就是公正地顧及所有人的利益,而非小集團的利益。因此,對于私有銀行系統的貨幣發行方式來說,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說私有經濟需要公平競爭,貨幣作為衡量經濟的尺度,就不該是私有化的。否則,經濟危機永遠無法避免,私有化的貨幣發行和銀行系統等于身兼運動員、裁判員,它將隨時成為搶劫大眾財富的惡棍。此外,當金融私有化嚴重影響政治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私有金融之所以反對政治獨裁,并不是因為民主的要求,而是因為私有金融本身就是一個獨裁者。私有金融所反對的獨裁,無非是為了自己的獨裁而不允許別人獨裁而已。跳開一個國家的內部,主權貨幣即便是公有制的,實際上也是擴大的私有化。因此,任何主權貨幣都不適合成為世界貨幣。真正的世界貨幣需要真正的超越利益。
所以說,任何經濟實際上就是政治。
最后指出書中的幾個錯誤。第23頁,“法國2多名傷殘的老兵”,此處有文字遺漏。第107頁,“德國竟然用了僅僅20的時間”此處也有文字遺漏。第112頁,“開始正式充起當貨幣的角色”,此處有文字顛倒。我讀的這本《貨幣戰爭4:戰國時代》是“長江文藝出版社”贈閱的,應該不是盜版書吧。很多年前,上海《咬文嚼字》雜志曾經登出懸賞:誰能在《咬文嚼字》中發現一個文字錯誤,獎勵1000元。不知道“長江文藝出版社”是否也有這樣的懸賞,以鼓勵讀者們為了獎金而買書、而認真地讀書?算個冷笑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