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金融視角下2012年國際形勢預測

張偉 · 2012-01-0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  

      --金融視角下2012年國際形勢預測  

                      

張  偉  

   

2011年,世界形勢風云詭譎、跌蕩起伏,世界格局正發生著廣泛而深刻的變化。  

這一年,世界經濟愁云密布。全球經濟增長復蘇進程艱難乏力,主要發達國家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新興國家增速也在放緩;全球金融危機四伏,亂象迭生。旨在遏止危機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流動性泛濫,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高通脹預期如利劍高懸,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危機持續發酵,美債危機尚未平息,歐債危機不斷蔓延,呈愈演愈烈之勢;地區局勢持續動蕩,熱點紛呈。中東局勢日益惡化,從年初的突尼斯、埃及變局,到年中利比亞、也門政權更迭,到現在圍繞敘利亞、伊朗各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亂花漸欲迷人眼。當下的國際形勢是自然發展的結果還是有一股無形的勢力在背后操縱;是各種因素的偶然合集還是有它的內在規律;是會無序發展還是有規律可循。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形勢讓許多分析家摸不清頭腦,無法作出正確判斷,只能人云亦云,斷章取義。  

但是如果我們選取金融的角度,由此抽絲剝筍、順藤摸瓜,就可以掀開面紗的一角,看到一個隱隱約約的真相。    

一、“利益分析法”指出美國金融霸權最有可能攪亂世界格局  

2000多年前,古羅馬思想家西塞羅教會我們一個認清復雜表象后真相的法寶,既簡單直接,又非常有效,那就是問一句“qui pro quo?”—誰得益?誰能在錯綜復雜的表象背后最終得益,誰就最有可能是真正的幕后操縱者。革命導師列寧也說,“不要相信空話,要看對誰有利。”  

以此原則我們來分析當今局勢,得益者不是深處債務危機泥淖中的歐洲、不是在災后重建道路上掙扎的日本、不是身處高通脹和經濟增速放緩夾縫中的中國等新興國家,不是身處地區動蕩漩渦中東產油國,甚至不是這幾年因資源價格高漲而風生水起的俄羅斯,因為它也始終逃不開“資源詛咒”,2008年世界油價忽起忽落后俄經濟一度急轉直下就是明證。得益者恰恰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的金融資本。  

為遏止危機,美國迄今施行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向市場投放了2萬多億美元的流動性,同時通過更改會計準則,把有毒金融資產暫時掩蓋,使許多虧損公司做到了虛假的帳面盈利,今年又進行“扭曲操作”及提高國債上限等金融手法,暫時穩住了陣腳。世界局勢的動蕩有利于引導全球資金流向美國,從而緩解美國在債務市場的融資壓力、逐步清理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有毒資產、從而維持美國的貨幣和金融霸權地位。同時,美國是超級霸權,擁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強大優勢,掌握石油、大宗商品、糧食的定價權等亂世利器。美國最有動機、有能力和必要性直接發動或間接引導世界亂局,以達到牟取最大利益的目的。  

二、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已成為紙幣美元兩大重要支撐  

翻開世界近代以來的歷史,總有一個霸權國家在影響、引導、支配歷史發展的進程,從威尼斯、佛羅倫薩到大航海以后的西班牙、荷蘭、再到英國,直至今天的美國。他們一脈相承,新陳代謝。霸權的基礎無一不是金融,而其中的核心就是貨幣。  

金融的力量或者說是資本的力量是推動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力,這就是偉人馬克思窮盡一生心血來研究,并用宏篇巨制的《資本論》來闡述的主題,而其中的核心就是:資本,“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資本是貪婪和缺乏人性的,“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資本力量本質上的貪婪與無人性,使其始終有超越政治力量與社會力量制約,成為獨占或壟斷一切力量的強烈沖動。處于資本金字塔頂端的金融資本用其巨大錢力,業內控制產業資本與商業資本,業外收買政府與媒體,腐蝕權力與民力,由此形成壟斷資本與金融寡頭,最終不僅控制市場、經濟、社會、還控制政府,就像一個巨大的章魚緊緊吸附在國家政權之上,金融資本最終成為控制國家的“萬能壟斷者”。  

當今的美國就是一個被金融資本控制的帝國主義國家。帝國的特性決定其要不斷擴張,或以軍事、政治方式擴大勢力范圍,或以資本方式擴張市場,或二者兼而有之。全球化下的美國越來越倚重于金融擴張,表面形式花樣繁多且不斷翻新,實質就是中世紀以來金融資本所慣用的伎倆,利用本國貨幣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制造泡沫—形成跟風—急速撤資—泡沫破裂—廉價收購,從而進一步鞏固和強化貨幣金融霸權。這種把戲從威尼斯演到西班牙,再到荷蘭,到英國直至傳到美國,經由華爾街操縱政權,借全球化的便利和美國強權依托在世界重復上演。為了維護美國的貨幣霸權,美國金融資本無所不用其極。  

二戰之后,美國憑借巨大政經優勢,建立起金本位制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美國籍此享受了近30年向世界各國征收鑄幣稅和轉嫁本國通貨膨脹的特權。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這一體系越來越不能維持,1971年,尼克松總統置美國國家信用和國際承諾于不顧,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美國政府可以不受限制地發行紙幣。但是如何使無任何實物擔保的綠紙為世界所接納,從而維持貨幣霸權不墜,美國政經精英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走了一條以石油價格和以黃金為主的大宗商品價格作為美元主要支撐的道路。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主要能源形式,被稱為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工業發軔于美國,美國憑其在行業內的先發優勢及其后的政經實力為依托,在世界石油產業中擁有巨大主導權,美國石油巨頭迅速積累天量財富,并把勢力擴展到實業、金融、科學、教育、新聞乃至政權,成為影響和控制美國的重要力量。從一開始,石油巨頭就采取“饑渴銷售法”,通過壟斷控制投放市場的石油數量,以保證高昂的價格。被石油巨頭豢養的科學界和媒體大肆炒作“石油有限論”和“石油峰值說”,在公眾中制造恐慌。注1在利用其強大政經軍事實力確立了石油交易美元計價體系以后,美國就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操縱從國際市場上“摘掉”主要產油國,以減少石油供應來維持價格的手段。先是關閉大量本土石油開采,其后引發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1980年-1988年兩伊戰爭、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蘇聯解體、2003年第二次海灣戰爭,直至今年的中東動亂特別是利比亞政權更迭。每場危機之后,都有美國直接或間接插手的身影。與此同時,華爾街發明一系列金融工具,瘋狂炒作石油價格。由此,石油價格一飛沖天,從70年代初每桶1至2美元,躥升至2008年最高147美元/桶,現在雖然有所回落,但還在每桶100美元左右徘徊。石油價格的飚升吸納大量美元濫發的流動性,有力地支撐了美元的地位。高升的石油價格給世界其它國家帶來巨大通脹壓力,使他們在高價石油的沖擊下政策左絀右支。石油產量不斷下降的恐怖預期以及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現實使得各國均把石油放在國家安全的首位之一,把保障甚至爭奪石油生產、銷售、運輸當作戰略考量的重點,加劇了地區和全球緊張局勢,干擾了各國長期發展戰略的形成和執行,為美國進一步全球布局掃清不少障礙。  

與石油一樣,以黃金為首的國際大宗商品也因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美國政經軍事實力作為后盾從二戰以來一直以美元計價。美國的紐約是主要黃金儲存和交易中心,各國的黃金大都存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金庫里。國際大宗商品主要在紐約商品交易所、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交易。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與黃金脫鉤后,黃金價格從每盎司35美元躥至最高今年年中近2000美元,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在高位震蕩。這成為吸納美元流動泛濫和維護美元地位的另一個工具。但與石油不同的是,對于黃金,美國希望其價格有控制地上漲,如果黃金與美元價差過大,人們失去對紙幣美元的信心,重新回歸或部分回歸金本位,那就與美國戰略意圖背離,成為美元的惡夢。  

正是由于找到石油和以黃金為首的國際大宗商品作為新的支撐,美國在美元脫離金本位后非但貨幣霸權不失,而且憑借美元霸權建立了“印刷美元來購買其他國家的生產與服務,采取各種手段逼迫他國用出口中積累的美元購買美國國債,從而發行更多美元”這樣一種循環。美國已成為一個債務帝國,聯邦債務上限已到14.29萬億美元,地方政府債務已達4.2萬億,整個美國社會債務總額(包含政府債務、企業債務、個人債務)已達55萬億。美國需要不斷借新債還舊債,光是聯邦政府每天在國際債券市場上融資就超過100億美元。更恐怖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中美國所形成的金融壞帳可能高達30-60萬億,需要逐步清理和吸收。這使美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面臨天量的融資壓力,依靠常規方式根本不可能持續,不發動一場全球金融戰役,就沒有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可能。因此,美國戰略謀劃極有可能繼續堅持“打壓貨幣競爭對手,同時操縱石油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為金融戰役的真正發動布局造勢”的戰略。但是失去石油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美元計價權和貨幣重新回歸金本位是美國戰略的軟肋。  

從此角度分析2011年的國際形勢,有許多方面就變得明晰起來。  

2011年,美國重力打壓歐元。自1999年歐元誕生以來,在歐洲各國努力下,歐元已在世界貨幣體系中占據1/3以上份額,成為美元最主要競爭對手,美國對歐元的遏制和打壓從來沒有放松過。在今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世界各國在國際市場上激烈爭奪融資能力的情況下,美國把打壓歐元作為今年主要的戰略目標。美國看準了歐洲貨幣統一、但財政不統一,政治聯盟意愿弱,各國在關鍵問題上把國家利益置于聯盟利益之上等弱點,以其控制的三大評級機構為先鋒,置歐洲基本經濟面尚可的現實于不顧,夸大各國國債風險,選擇希臘等“歐豬五國”為突破口,逐步把危機擴展至法德等核心國家,在市場上掀起一波接一波的恐慌浪潮,將市場上的流動資金驅至美國國債市場,保證了美國的債務融資。  

今年,美國還從中東巨變中獲得巨大利益。從年初突尼斯開始,動蕩局勢橫掃北非、中東,地區國家無一不受影響,有許多證據表明美國是這一巨變的背后主要推手。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之所以政權很快更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國在進入新世紀、特別是第二次海灣戰爭以后政策改弦更張,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開放,被西方滲透,主要政權執掌者失去對軍隊的控制,同時又失去對新聞、信息傳播的控制。通過中東巨變,美國成功使蘇丹解體,又“拿掉”世界第12大產油國利比亞,現劍鋒直指敘利亞和伊朗,已為下一次石油價格暴漲積累了足夠的勢能。  

三、金融視角下對2012年世界形勢的預測  

1、世界總體局勢將會進一步動蕩不安。明年是世界大選年,從1月份中國臺灣地區大選開始,俄羅斯、法國、德國、美國等均要舉行換屆選舉,英國、日本、意大利等議會內閣制國家也隨時會因政黨聯盟重組而發生內閣更迭,在世界經濟復蘇無望,金融危機遠未平息,各國民意浮動的背景下,為贏得選舉,各國政策有情緒化、極端化的傾向,相互摩擦的機率會越來越大,“擦槍走火”的可能也不能排除。這對即將迎來中央領導集體換屆的中國來說是也一個嚴峻的挑戰。年終歲末,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猝然離世,使我們周邊形勢緊張加劇。作為世界霸主的美國,手握可操縱世界局勢的多手利器,為維護其霸權,手段必將會更肆無忌憚。  

2、歐債危機會暫告一段落。歐債危機今年之所以愈演愈烈,既是歐洲各國缺乏統一的政治意愿和執行力,也是主要國家的戰略目標不一致的結果。對于歐盟內最后出資人的德國來說,一方面它要防范中美國的埋伏,被拖入歐債危機泥淖,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它對歐債危機的最終方法早有定案。在現有政治經濟體制下,是無法解決歐債危機的,只有在失敗國家退出后,歐盟成立一個核心國家組成的新歐元區,逐步走向財政統一和嚴格監管,以歐盟國家1萬多噸黃金儲備作為依托,必要時回歸或部分回歸金本位制才能最終解決問題。因此,在 12月9日 德法主導的歐盟峰會上出臺了一系列方案,其中重要一條就是強調財政紀律、加強財政監管,向財政一體化邁進。與此同時,面對危機,歐洲緊抓黃金儲備不放,而深受投機困擾的瑞士宣布瑞郎在貶值后與歐元掛鉤,并研究推出金本位瑞士法郎的可能性,為歐元重回黃金本位投石問路。  

重回黃金本位的新歐元將是美元的噩夢,因此美國對歐元打壓會適可而止。更何況美歐同文同種,政治體制相似,經濟相互依存,同為現行國際政經秩序的制訂者和捍衛者,長期利益的趨同必將使它們放下爭執,共同聯手準備對新興國家的“財富收割”,以徹底擺脫現在的經濟困境。  

3、中東局勢會繼續惡化。中東局勢的惡化有利于美國進一步抬高石油價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敘利亞和伊朗問題上不斷施加壓力,2012年美國對此將更不遺余力。對于敘利亞,在強壓下可能會選擇縱容它和伊朗共同資助的黎巴嫩真主黨騷擾以色列來分散國際社會的注意力,如此則正中美國下懷,受到國際輿論同情的以色列將會掙脫民意鎖鏈,利用戰爭作為擴大影響力的手段并自由地選擇打擊對象。對于伊朗,美國可以操縱放出囚籠的以色列來打擊伊朗核設施,以挑動伊朗的過激反應。伊朗已明確表示,一旦遭受打擊將會選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回應,伊在兩伊戰爭中曾有過這樣的先例。如在伊朗不能得手,美國還有搞亂沙特作為后手。霍爾木茲海峽是中東石油出口的主要通道,一旦被封,國際油價將成倍上漲,這對于中國將是沉重打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主要進口來自中東,沙特和伊朗排在我國石油來源地的前位,中國和同為石油進口大國的日本、韓國的競爭乃至摩擦將會加劇。石油價格的飛漲會帶動大宗商品價格的飛漲,使得新興國家通脹壓力加劇,各國調整經濟結構的戰略將會受到嚴重干擾。石油供應緊張還會讓美國以發展替代能源為借口,將大量農作物用于生物能源開發,減少對世界糧食市場的出口,造成全球糧食危機,使世界局勢進一步緊張。明年一旦出現石油價格帶動其它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就預示著美國對于新興國家的經濟金融打擊已經布局完成、蓄勢待發。  

4、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面臨的國際形勢將更加嚴峻。美國金融戰役的目標還是要實施從“制造泡沫—形成跟風—急速撤資—泡沫破裂—廉價收購”整個循環,前述的措施只是在為真正發動金融攻勢作準備。在發達國家經濟一片哀鴻的情況下,而戰役的目標只剩下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居世界首位,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國經濟也快速增長。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的蓬勃發展與西方經濟愁云密布成鮮明對照,前者經濟的崛起以及隨之而來政治地位的提升嚴重地沖擊了后者主導的現行世界政治經濟秩序;但另一方面,新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還有許多漏洞,在應對金融戰、貨幣戰方面缺乏經驗,這給以美為首的發達國家以可乘之機,只有擊倒新興國家美歐才有徹底擺脫危機的希望。金融戰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失敗者重則國家分裂,如蘇聯、印尼,社會動蕩,如阿根廷、希臘;輕則經濟社會發展停滯,戰略機遇期錯失,如日本、韓國。他國累累慘痛教訓讓我們不得不時刻警醒。  

四、面對危機我們要勇于應對  

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再次強調,要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冷靜觀察和科學判斷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審時度勢、因勢利導、趨利避害,不斷提高新形勢下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和水平。針對西方近期可能發動的金融攻勢,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和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做到“穩住陣腳、固本強基、有所作為”。  

中央的十二五規劃確定了“轉方式、調結構”的主線,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面對明年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再次明確了“穩增長、調結構”的基調。要抓緊從現在起到下場金融戰役前稍縱即逝的相對平穩時期,堅定不移地調整經濟結構,做到“固本強基”。首先要加大宏觀調控。對經濟有抓有放,轉變過于依賴政府投資帶動型經濟發展的模式;保證對關系到國計民生行業中國有企業的核心地位,同時要改變部分國有企業盲目追求利益的做法,使其發展服務于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均衡增長。其次要扶植實業。改善對生產經營型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特別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創造就業,從而提高國民收入分配;重點扶植科技創新,擺脫對外技術依賴;著力消除商品流通環節的障礙,促進供應繁榮,擴大內需。三是要保障國家金融安全。要冷靜對待金融現代化,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地位,避免出現經濟的虛擬化;要改革現有的外匯強制結算機制,使人民幣發行更加主動;要扎緊金融藩籬,加強對境外資本特別是短期資金流入的監管,對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沖擊的做空機制如股指期貨、QFII等設置保險機制;要調整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把重點首先落在確立人民幣在區域貨幣體系的核心地位上。只有把國內工作做好了,我們才有了應對國際風險的資本。在對外政策上,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首先要把加快區域一體化建設作為外交戰略的重點,以“抱團取暖”的方式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國際政治經濟波動,適時提出“亞洲的事務由亞洲人民協商解決”的口號,爭取區域一體化主導權,要抓住戰略重點,在無關全局的問題上可適當讓步,避免被外來勢力在本區域內挑起的事端干擾了我方的戰略布局。其次要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善于守拙,不爭當頭,但是對涉及我核心利益的問題絕不退讓,如在朝鮮、伊朗問題上必須發揮應有作用。  

應該看到,隨著美國經濟越來越虛擬化,越來越脫離實體支撐,美國的實力在不斷削弱。同時,隨著世界其它經濟體的不斷發展,多極化趨勢明顯,對霸權的制約越來越大。美國越來越沒有能力保證其施行的單邊主義能獲得全勝,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的力不從心就是證明。同時,2008年金融危機打破了以美為首西方一貫奉行的“西式民主是人類歷史的終結,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是人類福祉”的神話,暴露了資本主義特別是金融帝國主義丑陋的實質,人們重新回歸反思馬列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深刻分析。美國金融資本以往屢試不爽的花招越用也就越有可能被識破伎倆。加之國際形勢瞬間萬變,時機轉瞬即逝,美國也會根據時態的發展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部署。但任爾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任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只要對時局有清醒的認識和科學的把握,只要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我們不僅能夠很好抵御西方金融資本發動的金融打擊,而且能夠順勢而上,為共同建立一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貢獻力量。  


注1:  

1956年,美國石油巨頭授意芝加哥石油地球物理學家哈伯特發表《石油峰值》的論文,稱石油是化石燃料,是5億年前恐龍、藻類等生物體經生化反應生成的,是不可再生資源。石油生產將到1970年達到頂峰,隨后將不可避免地下降。此學說經為石油巨頭控制的科學界和媒體大肆傳播,已成為人們的思維定式,此學說后又有愛爾蘭科學家坎貝爾等人繼承衣砵,在媒體上反復傳播。由于各產油國和石油巨頭將其所控制石油儲量作為戰略機密,因此石油生產是否已到峰值雖然無法證實。1994年,前蘇聯科學家科拉尤希金在地球大陸殼鉆探觀測采樣組織美國圣達菲大會上宣布石油生成無機說,稱石油真正來源,是距地面大約200公里深處地幔上層的無機物質。前蘇聯和俄羅斯及中亞國家按此學說已打出巨型油田。但這一學說遭到西方主流科學界和媒體的故意漠視甚至打壓。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制服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 |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