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怎樣濫用貨幣定價權
通過這次金融海嘯,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經濟開始出現問題了,華爾街頻繁爆出丑聞。美國由于濫用貨幣的定價權,每當發生危機時,它就采取增加貨幣供應量也就是印鈔票的方法,這就造成了美元的貶值。
近兩年來,由于美元貶值明顯,所有擁有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以及大量儲蓄美元的個人,他們的財富實際上就在這個貶值的過程中蒸發了很多。
與此同時,美元的地位也受到了挑戰,這與美國的國力相對于其他國家有所減退有關系,尤其是近十年美國濫用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的龍頭地位,大舉國債。并且,華爾街那些“金融技術人員”還發明了各式各樣的“金融衍生產品”。一方面,這好像使美國的金融交易本身變得非常活躍,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另外一方面,由于金融衍生產品過于復雜,里面存在著大量的漏洞,一旦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釀成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就像已經發生的危機一樣。
這次的金融海嘯,突出地反映了這個問題。首先,美國國內做了很多風險極高的房地產按揭貸款,由于人性的貪婪,華爾街又把按揭貸款包裝成利率很高的債券衍生品,許多國家、公司和個人為了利益購買了這些債券。如果美國的房價一直上漲,危機就不會發生,但是,房價不會永遠漲下去,所以,當本來就缺乏購買力的購房者停止月供的時候,危機就發生了。最后,購買房地產金融衍生品的人都成了犧牲品,這其中,有許多個人并非美國人,有許多機構并非美國機構,而是外國人和其他國家的公司。為什么有人濫發房地產貸款呢?完全是出于人性的貪婪和無知。
這就像“多米諾”骨牌現象一樣,一系列衍生產品的崩潰導致美國兩家最大的房地產貸款公司以及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幾近破產。
被“天使化”的美元
美元真的是張紙嗎?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已為我們提供了答案。美元確實是有一定含金量的紙,只不過它被人們“神化”和“天使化”了。站在金融投資家的角度看,同英鎊、歐元和世界上的其他貨幣一樣,美元僅僅是一個可供操縱的理財工具而已。在金融投資家眼中,世界上任何一種貨幣的漲跌都是一次投機機會,美元是不是張紙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世界上的貨幣必須漲跌。
推動世界貨幣流動和漲跌的因素不外乎這些:進出口貿易結算、國際旅行和人口流動、專業和業余金融投資者在外匯市場的買賣、各國經濟政策的調整以及戰爭,等等。
經濟是發動戰爭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少學者已注意到靠戰爭發財這一現象。中國近代史上的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產生的賠款,給中國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雖然現在任何國家都不會輕易和中國發生大規模戰爭,但看不見的戰爭卻愈演愈烈,甚至比戰爭還殘酷。
貨幣戰爭便是其中一種。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國家可以說是全民財富教育最成功的國家,美元升值和貶值對它們并沒有太大影響,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可以來看這樣一組數字: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目前處在黃金儲備規模全球前四名的是美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四國,其黃金儲量占國家外匯儲備的比例分別為78.9%、71.5%、72.6%和66.5%,而國際平均水平為10%。但目前中國的黃金儲備卻只占外匯儲備的1.6%,大大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所以,一旦我們的儲備外匯貶值,就會給我們帶來重大損失。
除向世界公布的統計數據外,西方國家還長期實行藏金于民的政策,西方國家中產家庭的財產中,黃金總是占有一定比例。不難想象,在2001年,當黃金大約為250美元一盎司時,某些西方國家通過民間和海外兩種渠道暗中增加黃金儲備。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隨著黃金升值,美元貶值,這些西方國家的總財富不降反升。
黃金價格未來面臨兩種趨勢:繼續上升或開始下跌,如果上升,這些西方國家的財富將繼續升值;如果下跌,也是這些西方國家將250美元一盎司時買進的黃金拋售獲利引起的。未來金價或升或跌,它們都是莊家和贏家。根據物理學的物質不滅定律,宇宙中的貨幣不會憑空消失,金融危機不過是一次財富大轉移而已——有人失就有人得,有國家破產就有國家暗自高興。
財富可以通過貨幣貶值或升值,甚至戰爭來獲得,因此就不能完全排除人為制造各種事件的可能。
大量購買美元資產是一種變相的贊助
大量購買美元資產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贊助。就美元的價值而言,美國現在已經撐不住了,它已經還不了那么多錢了。現在是誰替它支撐著呢?就是中國在替它支撐!雖然說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整個世界確實需要互相依存,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那些都是我們的血汗錢!我們持有的美元在貶值,我們卻不能拋售美元,但是,最起碼我們應該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減持。
可最奇怪的是,金融危機發生之后我們持有的美債從4000億美元變成了8000億美元,現在還在增長。
而美國最鐵的哥們兒——日本——就在減持美債,它不光減持,而且是大規模減持。減持下來的美元債券賣給誰?如果中國不接盤,美元債券就會大規模貶值,貶值會涉及中國,損失最大的又是中國。就是這么一種情況。
經濟學上有一個沉沒成本的概念——以前損失的已經損失了,我們沒必要為了以前的損失再去多損失一些——所以,我們也可以不買美債。日本減持的具體細節我們不完全清楚,但如果中國不買日本減持下來的美元債券的話,又有誰可能去接?其他國家的政府沒有接的,歐洲不可能去接,因為歐洲連自己都顧不過來。而散戶、個人能接得了日本減持的美元債券嗎?散戶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資產?況且這是在全球經濟異常困難的情況之下。
所以我會經常想起這句話:不管怎么說,你對債主的態度要好一點吧,這是最起碼的。
可是美國的態度并不好,所以,我們當它的債主不是有病嗎?有人說它實力強,我們跟它打打不贏。是的,它實力的確很強,但我不借錢給它,行不行?我不跟它打仗,我就不借錢或少借點錢給它,行不行?
任何東西,如果判斷它的短期趨勢,不好說,因為短期趨勢看不清楚。但如果從長期來看,就會很清楚很明白。從長遠來看美元一定會貶值,而且會貶值貶得很厲害,美元的最終趨勢是很清楚的——只會趨向于一張紙。
美國確實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國家,它的科技含量、它的創新,等等,這些已經被那些崇拜美國的經濟學家們反復地說來說去,但是,把這些全加起來,它們所能創造的總價值還是支撐不了美國的生活消費——創造抵不上消費。這就是美國經濟的事實,所以美國會負債。而且從長遠來看,美國的貨幣一定會大大貶值。
再來看美元的價值,我們不能說它背后一點東西都沒有,只是那些東西的價值,已經不足以支撐現在的美元價格。美國有科技實力,有軍事實力,有政治實力,有文化實力,制造業比中國還要強大,這些全算上,你會發覺,它們還是不足以支撐現在的美元價格。所以,美元貶值不貶值,已經有了客觀的結論。
(摘自《美元是張紙》,華夏出版社2010年10月版,定價:35.00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