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為國際私人銀行家買單——歐洲的“高盛政府”
河 清
最近希臘債務(wù)危機鬧得紛紛揚揚。前總理帕潘德里歐曾自作主張要在希臘搞一次全民公決,來決定是否接受歐洲一萬億歐元一攬子救助希臘的方案。消息傳來,震驚了法國總統(tǒng)薩科奇及歐美政經(jīng)界。但幾天后,帕潘德里歐立刻改變了主意,并最后辭職。看起來,不過一個過眼云煙的小事件,其實是那些躲在暗處的私人銀行家們驚出一身冷汗后的重大勝利。
根據(jù)2011年8月11日法國《世界報》網(wǎng)絡(luò)版刊載“誰擁有法國國債?”一文:65%的法國國債是由“非法國居民”持有,外國人持有希臘國債比率是71%,外國人持有葡萄牙國債比率高達75%!
歐洲國債竟然都是“外國人”來購買的。聽上去是歐洲“國家債務(wù)”,其實欠的是私人的錢!欠一些不住在該國的私人銀行家們的錢。
這些私人銀行家們其實這個世界真正的主人。他們都是世界人,“國際人”,幾乎沒有祖國。正是他們制造了“全球化”的口號,以便他們的金融資本“自由”進出各國。他們忽悠各國政府搞“赤字財政”,大把借錢,讓各國濫發(fā)國債由他們購買,等到債務(wù)到期各國要兌現(xiàn)付款時,就發(fā)生了各國“主權(quán)債務(wù)危機” !(外國銀行家們也忽悠中國地方政府搞“赤字財政”,大量舉債。今聞滬浙粵發(fā)行地方債200多億,必將構(gòu)成中國社會的一大隱患)。
帕潘德里歐想賴這些私人銀行家們的賬,壞他們的事,簡直不要命了,他是絕對扛不住的,最終只有服軟。
說起來是歐洲國家債務(wù)危機。歐洲各國已開始實施“緊縮政策”。法國擬將提高增值稅,并增加“旅館稅”。還有輿論要讓中國去“援助”歐洲……實際上,是這些私人銀行家綁架了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gòu),讓全世界各國政府,也是讓全世界各國老百姓“緊縮”,來為這些私人銀行家買單!
美國人占領(lǐng)華爾街,大量標牌上指控貪婪的“bankers”(銀行家),可謂直指要害。這些私人銀行家不僅是美聯(lián)儲的真正主人,也是各種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股東。他們擁有天文數(shù)字的金融資本,不僅讓自己的代理人控制了世界各主要金融機構(gòu),還控制了世界的主流媒體,更影響著美國政府和世界各國政界。
而高盛(Goldman Sachs)投資銀行,是這些私人銀行家中間最著名的合伙機構(gòu)。郎咸平先生對高盛與美國政府的關(guān)系,有非常深刻的闡述。郎先生也揭露高盛當初為希臘政府做假賬,搞“掩飾”,希臘借了錢而賬面卻不顯示,最終釀成希臘債務(wù)危機。
今天讀到法國《世界報》網(wǎng)絡(luò)版(2011.11.14)刊載馬克·羅什的文章:“高盛——馬里奧·德拉吉、馬里奧·蒙蒂和盧卡斯·帕帕季莫斯之間的連線”一文,指出新任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意大利總理和希臘總理,都不同程度上是高盛的人!高盛的人不僅可以隨便當美國財政部長,還可以讓其代理人去歐洲國家當總理!這個世界究竟誰當家啊?
該文提出“歐洲的高盛政府”的說法,可見高盛對當今歐洲金融界和政界的重大影響。尤其這位馬里奧·德拉吉曾任高盛副總裁,2005年出任意大利中央銀行行長,最近又任歐洲中央銀行行長,這意味著高盛的觸角直接深入歐元的中樞系統(tǒng)。
這里譯出羅什的文章,以饗讀者。
高盛—馬里奧·德拉吉、馬里奧·蒙蒂和盧卡斯·帕帕季莫斯之間的連線
馬克·羅什(Marc Roche)
倫敦訊:歐洲中央銀行新任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意大利新總理馬里奧·蒙蒂(Mario Monti)和希臘新總理盧卡斯·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之間有什么共同之處?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屬于歐洲的“高盛政府”。事實上,這家美國商業(yè)銀行在歐洲編織了一個悠久深厚、獨一無二的影響體系,借助一個地下或公開的緊密網(wǎng)絡(luò)
任何競賽都有排行榜。一等獎當然要給馬里奧·德拉吉。他在2002-2005年間是負責歐洲事務(wù)的高盛副總裁。作為高盛股東,他負責“企業(yè)和主權(quán)國家”。以這個身份,他的任務(wù)之一是銷售可以掩飾一部分主權(quán)債務(wù)的金融產(chǎn)品“swap”。正是這個產(chǎn)品掩飾了希臘債務(wù)。第二名是馬里奧·蒙蒂,他自2005年以來是一位高盛的國際顧問。名列第三的是剛剛被任命為希臘新總理的盧卡斯·帕帕季莫斯。他是1994-2002年間的希臘中央銀行的行長。他是以這個身份,參與了高盛炮制的債務(wù)作假行動。而且希臘債務(wù)的管理者皮特羅斯·克里斯托都羅斯(Petros Christodoulos),是高盛的一位前操盤手。
另外兩個重量級人物,在打壓歐元的行動中占據(jù)著顯要位置:德國中央銀行前行長奧特馬爾·伊幸(Otmar Issing)和金磚五國(BRICS)概念的發(fā)明人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金磚五國是指有強勁增長潛力的新興市場——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還有高盛的前總裁、愛爾蘭人皮特·蘇特蘭德(Peter Sutherland),今天依然是其管理者之一。他在救援愛爾蘭行動中起到關(guān)鍵作用。最后是保爾·戴頓(Paul Deighton),他在高盛呆過22年,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組委會的總裁。
然而在表象之外,在2008年政治金融動蕩之前和之中發(fā)揮力量的影響網(wǎng)絡(luò),今天失去了一些有效性。事實上,那些經(jīng)驗老道的前中央銀行的銀行家們?yōu)榱四缓蟛倏v而維持的古老同謀,顯得不再那么有用。因為今天的政客們,敏感于金融職業(yè)者的狼藉名聲,銀行家們被認為要對今天的危機負責。在那些高盛曾經(jīng)游刃有余施展伎倆的地方,而今一系列事件,如希臘債務(wù),針對歐元的投機,法國高盛人法布里斯·圖爾(Fabrice Tourre)卷入其中的“Abacus”丑聞等,讓高盛走到了公共權(quán)威的對立面。
通訊錄的確有用,但僅憑通訊錄在一個復雜而技術(shù)的金融世界里不再足夠。而今新一代企業(yè)家們對投行不再頂禮膜拜。出發(fā)去征服世界的歐洲企業(yè)主們,擺脫了高盛風格高等金融的字謎游戲。尋求股東的增值,要求銀行戶頭的透明以及對外擴張的制約,弱化了“網(wǎng)絡(luò)效應(yīng)”。最后,歐洲的顧客對咨詢業(yè)的質(zhì)量和獨立變得更為挑剔,而且不僅是他們,都要求尊重起碼的倫理。
這正是高盛的弱點所在。因為高盛喜歡安置自己的人,但卻不想丟下面具。因此,那些效忠高盛的人,每當接受采訪或?qū)嵤┮豁椪绞姑鼤r(就像蒙蒂在2010年受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之托,去做一項歐洲單一市場的研究),都隱瞞他們與高盛的聯(lián)系……
相關(guān)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