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聲網(www.mshw.org)轉載自國企新聞網(www.chinasoe.com.cn)
(注:這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新城 10月21日在“2011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發表的演講實錄)
“2011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現場直播:
http://www.chinasoe.com.cn/2011_gq_forum/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新城
周新城:
我聲明兩點,第一我是長期在學校工作,我從基本理論上來發言,第二我發言的內容原來已經寫了一個稿子,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的關系,這里我不想重復了,我是不是可以改一個題目,我的題目就是捍衛國有經濟,批判各種各樣的反國有企業的言論。時間很短,我提綱挈領地講幾句。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有一批經濟學家主張私有化,制造了一系列的反國有企業的理論,我把它概括起來概括了八條。第一個說國有企業是壟斷的,我想提三條,第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自由競爭走向壟斷是客觀的規律,是不可避免的。市場經濟你搞競爭,競爭的結果是大魚吃小魚,壟斷是不可避免的,取消壟斷是違反客觀規律的。 第二誰壟斷好,壟斷既然是客觀的,那么誰壟斷好?是私人壟斷好還是國家壟斷好?資本家是謀取私利的,由他來壟斷好還是以代表人民的國家來壟斷好?應該說國有企業壟斷比私營企業壟斷要好。 第三應該把反壟斷法的內容有個鑒定,我們的反壟斷法不是反對壟斷地位,因為壟斷地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反對市場上的若干行為,你利用你的壟斷地位,通過壟斷高價來謀取壟斷高利,這個問題要鑒定清楚。 第二個問題是國有企業與民爭利,過去國有企業虧損,說你是虧損應該取消,現在國有企業賺錢了,一賺錢馬上有理由了,你與民爭利,這國有企業還活不活,賺錢也不是,不賺錢也不是。他就是要把你消滅了,與民爭利,我主張對民應該做具體的分析,這個民指的是誰,如果這個民指的是勞動人民,國有企業不與民爭利,因為我們國有企業是全民所有制,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我為什么要去跟工人農民爭利益。如果這個民指的是私營企業,應該說必須與民爭利,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競爭經濟就是要爭利,如果不爭力,取消市場經濟,應該是爭利的,應該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平等進行競爭,平等爭利,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優勝劣汰。總之不能說讓資本家賺錢,不讓國有企業賺錢,沒有這個道理吧,與民爭利,我的看法,應該對民做一個科學的鑒定。國有企業跟民營企業應該是平等競爭的關系,沒有什么任何理虧的地方。 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不相容,市場經濟發展一分,國有企業萎縮一分,市場經濟建成只時,就是國有經濟消滅之時。國有經濟跟市場經濟是矛盾的,不相容的,最后的結論自然而然是搞私有化,這個輿論是非常普遍的,這個說法應該是違反鄧小平理論的,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只是調節經濟的手段,只是運行經濟的范疇,不是基本制度的范疇。因此市場經濟私有制可以用,公有制也可以用,我們國有經濟跟市場經濟不相容的是什么呢?跟市場經濟不相容的不是公有制本身,而是公有制在特殊時段下形成的特殊形式。 第四個國有產權不清晰,我是最反對的,什么叫產權不清晰,這個產權是誰的,是國家的,怎么不清晰,你不能說不清晰,私有制的觀念滲透到人們的意識當中,國有產權怎么不清晰,法律上規定的很清楚,國有企業的資產屬于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中央說的產權清晰實際指的是什么意思,指的是所有權和使用權應該分開,要把使用權交給企業,這點是我們改革當中長期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不能簡單地說國有企業產權不清晰。 第五國有經濟的根源,最近政協副主席寫了一篇文章,國有經濟是兩極分化的根源,這個話說反了吧。鄧小平同志講過,只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我們就可以防止兩極分化。講到分配的問題,一定要講所有制,講到兩極分化,一定要講私有制講起,講共同富裕,必須講公有制,沒有公有制,談不上共同富裕。 第六個問題就是愿意用西方的國有經濟的比重來論證中國國有經濟應該大幅度減少,我認為這了有兩個問題,西方國有經濟的性質跟我們是不同的,恩格斯講,國家所有制的性質取決于國家的性質,資本主義的所有制是資產性質,只有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國家代表勞動人民的利益,這個國家的性質才算公有制。第二地位不一樣,我們國有經濟是共產黨執政的,是我們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沒有了公有制,社會經濟基礎也就沒了。而在西方國家來說,它的國有經濟是保證私人資本家能夠獲取利潤的一個工具,經營得不好了,就國營化了,經營好了,就給資本家了,跟我們不同,我們應該根據我們的國情,根據我們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情況,來認識這個問題。 第七個問題是國退民進,好象國退民進應該是方向,我不贊成,民營經濟這個概念不清楚,什么叫民營企業,它相對于國營經濟來說,集體經濟算不算民營經濟,外資經濟算不算民營經濟,都不算,那不就是私營經濟嘛。把民營經濟說成是私營經濟有一個很壞的后果,好象只有私營經濟才代表人民的利益,國退民進是指所有制結構當中,公有制比重應該大幅度下降,私有制的比重應該大幅度上升。國有經濟退出那些領域以后,國有經濟的比例就很小,很難成為我們社會的經濟基礎,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國有經濟退退到哪去,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過去完全是公有制,沒有私營經濟,所以我們適當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比重中,非公有制比例大大增加,這可以理解。到今天我們公有制經濟已經不到30%了,你還叫他退到哪去,這些人實際上主張把社會主義消滅,但是這種主張是我們很多領導人公開主張,包括我們的人大常委會的副委員長寫文章多次主張國退民進,這個要引起我們的重視。私營經濟是先進經濟的代表,因此應該成為主體,公開就這么寫,我們一個政協副主席在人民日報寫文章,現在就應該是私營經濟為主體,這是我們經濟制度的活力所在,政協副主席應該遵守憲法,憲法上寫著公有制為主體,他在我們人民日報上發表,這不是怪事嗎!私營經濟是先進經濟是說不通的,跟我們整個奮斗目標是相矛盾的。我們社會流行各式各樣的反對國有企業的言論,應該進行嚴肅的批判,來捍衛我們國有經濟的發展,為我們壯大國有經濟創造我們有利的理論環境。謝謝大家!
附:
“2011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幕
http://www.chinasoe.com.cn/news/soe/2011-10-21/12732.html
10月21日,由吉大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國企》雜志社聯合主辦,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協辦的“2011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中央政策研究室黨建局副局長、中央黨建領導小組秘書組副組長唐方裕,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左大培,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喬莫•桑德拉姆(Jomo Sundaram),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宏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韓德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新城,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斌,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湯吉軍等專家學者將發表演講。
另外,論壇邀請了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學者和企業家,他們將就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國有企業與中國模式、國有企業與世界未來發展等核心議題與中國的學者和企業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