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根良:國企是中國主導產業的生力軍——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智庫第5屆高層論壇上的發言 (2011年9月16日)
第一,國企在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占有更大比例是歷史規律的要求。正如著名經濟史學家格申克隆通過經濟史研究得出的,經濟越落后,特殊制度因素對市場的替代作用就越大,在這當中,可以說國企是最要的替代性制度因素,這不僅是出于公共福利、經濟安全和國防等方面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由于一國經濟越落后,它就越沒有現代企業組織與發達國家富可敵國的國際壟斷企業相競爭,這就需要國家通過建立國有企業,創造比較優勢,引導私人經濟進入報酬遞增的高端經濟活動之中,在這方面它發揮著特殊企業家的作用,是發展中國家先進技術和先進組織的引導者。即使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桑巴特也高度贊揚國有企業在資本主義發展中的作用,他指出,國有企業“不僅有助于建立一種工業的原型范例,而且也有助于確立這種新型組織的步調和型態。由于國有企業創造的需求,國有企業常被用作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催化劑。這些企業是如此地不可或缺,以至于對資本主義發展的解釋不能將之忽略——盡管國有企業的觀念起源并不在于推動資本主義——它們卻通過成千上萬的途徑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桑巴特的這種遠見卓識是對目前“倒國企”思潮的一記響亮的耳光。中國的國有企業不能再減少了,不僅不能減少,而且還需要通過回購外資企業特別是把自然資源領域的外資企業全部收歸國有,增加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國有企業即使經營效率不高也比外資企業支配中國經濟強萬倍。
第二,目前的國企迷失了方向,它不僅忘記了作為自主創新主體的歷史使命,而且還成為采購外國技術和設備的領頭羊,國企必須改變這種狀況。例如,2010年我國貿易順差總額為1831億美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順差1243億美元,民企順差2120億美元,國企逆差1532億美元,這說明國企成為大量進口國外機器設備的大戶,在這種情況下,它怎能起到格申克隆和桑巴特所說的歷史作用嗎?中國的國企需要大搞進口替代,并實行目標責任制,由國企負責人立下軍令狀,限令他們自己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搞出自有技術,并向民營企業擴散其先進技術。
第三,中國需要新的主導產業,國企是最重要的生力軍。房地產和汽車根本就不應該成為中國的主導產業,現在它已經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困難。中國亟需把軍事工業、裝備制造業、農業和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特別是由于中國面臨著戰爭的威脅,亟需大力發展軍事工業。離開了國企,軍事工業和裝備制造業很難發展,而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企也是重要的生力軍。目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對國企的經營管理機制進行徹底的改革,使其轉變機制,在這方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的國企應該學習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成功國企的經驗。
第四,強烈要求政府推遲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的時間,只掃在20年之后再考慮。目前我國正帶著迫切的心情緊鑼密鼓地加快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的談判。但是,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不僅將使我國的損失遠大于收益,跨國公司將占領和壟斷我國政府采購市場,而且也將嚴重地限制我國自主創新政策的實施,因此筆者建議我國不要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如果我國打算加入,至少也要在大約15-20年以后再考慮,原因就在于國內市場不統一、相關法律不健全、政府采購市場混亂和對外國產品崇洋迷外盛行,因此目前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的時機是非常不成熟的。美國和歐盟駐華商會施壓我國政府在2011年7月1號起停止執行財政部近年頒布的支持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是極其粗暴的,因為按照國際慣例,WTO成員國如果沒有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就沒有義務對外資企業開放本國政府采購市場;即使加入了WTO政府采購協議,WTO成員國也可以把WTO政府采購協議非締約方排除在本國政府采購市場之外,美國奧巴馬政府在此次美國金融危機中簽署的“購買美國貨”法案就是明證??鐕静磺粨系匾虻粑覈淖灾鲃撔抡少徴卟⑵仁刮覈M快加入GPA的目的就是要確保其在我國技術壟斷地位和支配我國產業價值鏈,我國政府應該對此提高警惕,并三思而后行。如果我國政府執意要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也要頂住發達國家的無理要求,筆者強烈要求談判人員不要擴大出價清單范圍特別是不要把國有企業列入出價清單,以避免我國遭受更大的利益損失,避免我國造成無法逆轉的局面。
(賈根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第二,目前的國企迷失了方向,它不僅忘記了作為自主創新主體的歷史使命,而且還成為采購外國技術和設備的領頭羊,國企必須改變這種狀況。例如,2010年我國貿易順差總額為1831億美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順差1243億美元,民企順差2120億美元,國企逆差1532億美元,這說明國企成為大量進口國外機器設備的大戶,在這種情況下,它怎能起到格申克隆和桑巴特所說的歷史作用嗎?中國的國企需要大搞進口替代,并實行目標責任制,由國企負責人立下軍令狀,限令他們自己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搞出自有技術,并向民營企業擴散其先進技術。
第三,中國需要新的主導產業,國企是最重要的生力軍。房地產和汽車根本就不應該成為中國的主導產業,現在它已經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困難。中國亟需把軍事工業、裝備制造業、農業和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特別是由于中國面臨著戰爭的威脅,亟需大力發展軍事工業。離開了國企,軍事工業和裝備制造業很難發展,而在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企也是重要的生力軍。目前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對國企的經營管理機制進行徹底的改革,使其轉變機制,在這方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的國企應該學習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成功國企的經驗。
第四,強烈要求政府推遲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的時間,只掃在20年之后再考慮。目前我國正帶著迫切的心情緊鑼密鼓地加快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的談判。但是,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不僅將使我國的損失遠大于收益,跨國公司將占領和壟斷我國政府采購市場,而且也將嚴重地限制我國自主創新政策的實施,因此筆者建議我國不要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如果我國打算加入,至少也要在大約15-20年以后再考慮,原因就在于國內市場不統一、相關法律不健全、政府采購市場混亂和對外國產品崇洋迷外盛行,因此目前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的時機是非常不成熟的。美國和歐盟駐華商會施壓我國政府在2011年7月1號起停止執行財政部近年頒布的支持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的三個文件是極其粗暴的,因為按照國際慣例,WTO成員國如果沒有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就沒有義務對外資企業開放本國政府采購市場;即使加入了WTO政府采購協議,WTO成員國也可以把WTO政府采購協議非締約方排除在本國政府采購市場之外,美國奧巴馬政府在此次美國金融危機中簽署的“購買美國貨”法案就是明證??鐕静磺粨系匾虻粑覈淖灾鲃撔抡少徴卟⑵仁刮覈M快加入GPA的目的就是要確保其在我國技術壟斷地位和支配我國產業價值鏈,我國政府應該對此提高警惕,并三思而后行。如果我國政府執意要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也要頂住發達國家的無理要求,筆者強烈要求談判人員不要擴大出價清單范圍特別是不要把國有企業列入出價清單,以避免我國遭受更大的利益損失,避免我國造成無法逆轉的局面。
(賈根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東林氣節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