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實施了近20年的零利率政策,其面臨的問題依然是通貨緊縮而不是通貨膨脹
俄羅斯實施休克療法緊縮貨幣,物價千倍的上漲
休克療法中的緊縮貨幣財政政策
休克療法的第二步棋,財政、貨幣“雙緊”政策與物價改革幾乎同步出臺。財政緊縮主要是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稅收優惠統統取消,所有商品一律繳納28%的增值稅,同時加征進口商品消費稅。與增收措施配套,政府削減了公共投資、軍費和辦公費用,將預算外基金納入聯邦預算,限制地方政府用銀行貸款彌補赤字。緊縮的貨幣政策,包括提高央行貸款利率,建立存款準備金制,實行貸款限額管理,以此控制貨幣流量,從源頭上抑制通貨膨脹。可是,這一次政府再次失算。由于稅負過重,企業生產進一步萎縮,失業人數激增,政府不得不加大救濟補貼和直接投資,財政赤字不降反升。緊縮信貸造成企業流動資金嚴重短缺,企業間相互拖欠,三角債日益嚴重。
以上是俄羅斯實施的休克療法的步驟,看看和現在的中國央行的做法是否相同呢?
休克療法的成果是到了4月份,消費品價格比1991年12月上漲65倍。
對于俄羅斯休克療法失敗的原因,有人認為是因為俄羅斯央行后來挺不住,增發了貨幣,但是1992年相對于1991年也不過增發了20倍,而實際上物價在1991年就上漲了65倍。
休克療法真正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俄央行的增發,而是因為休克療法本身埋藏著一個說出來一錢不值,但是沒有注意到卻會被對方忽悠干凈的理論上的木馬》
這個木馬我在西西河論壇說了不下七遍---實際上休克療法的理論依據來源于這樣的一個簡單的并且很容易理解的等式:
貨幣總量=商品總量*平均物價/貨幣平均周轉次數。
弗里德曼聲稱,他研究過了昧國一個世紀以來的貨幣周轉次數,發現該數值基本上不變,因此他得出結論說,平均物價主要與貨幣總量相關,控制貨幣總量是控制物價的唯一手段。
1991-1995年的俄羅斯央行和1988,2008,2011年的中國央行都深信弗里德曼的論斷--西西河里大部分人也是持這樣的看法。包括葡萄,wxmang 等等。
從該等式我們知道平均物價與商品總量呈反比,當商品總量由于企業資金鏈斷裂而大幅下降的時候,物價是不是會大幅上升呢?
簡單的總結一下:緊縮政策如果嚴重的抑制了生產,那么造成的后果不是物價下降而是物價上漲,這是被弗里德曼,薩克斯等等西方經濟學者---實際上他們也是西方右翼基金會的卒子所欺騙的人們常常難以想到的。
因為那個騙局,西方在欺騙俄羅斯實施休克療法以后,每次發展中國家出現問題,西方國家都拿出要實施緊縮政策---實際上就是休克療法的說教。
中國央行至少有一部分人是被騙了,當然完全無法排除某些人士是騙局的主動參與者---如果不停止央行這一輪的名為控制通貨膨脹,實則休克療法的政策,那么中國將非常的危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