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送財童子”的文章頗值得一讀,文中例舉的事實表明,中投從成立那天開始,就以“送財童子”的表現,給美國輸送財富。至今已經讓美國占盡便宜,讓中國損失巨大。中投對此竟然很“淡定”。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痛”。但是請中投不要“淡定”得太早。中國古語說,欠債總是要還的。中投欠下中國人民的債,遲早有一天要被清算。不然的話,全中國人民是不會答應的。中投還是悠著點,別太張狂了,也別太過分了。那些錢財可不是你家的私財,盡管外管局說與人民無關,但那只能是胡說八道。那是國家和人民的財富,你們就看照辦吧。
附:
“美國債務狀況惡化,美元價值受到動搖已成定局,人民的血汗錢打水漂,由誰來承擔責任?”(按語:是啊。如此巨額財富,輸送給了美國,誰來承擔責任?強烈呼吁全國人大問責中投,追查相關人員的瀆職,以謝國人。)
美債灰暗的投資前景,預示中投又陷入一個巨虧漩渦,但是中投管理層卻很淡定,直言“不會認真對待信用評級”。
美國發生債務危機,受影響最大的,除了美國本身外,可能就數持有龐大美國國債的中投了。
很多評論人士認為,除了美債,目前沒有更多的安全品種,如果拋售,肯定會帶來連鎖反應。但無論如何,在未來一段時間,美元難逃貶值厄運,美債投資前景不妙。
持有巨量美債資產的中投公司只能說又被“毒害”了一次(按語:已經被毒害幾次了?怕是很多,已經見不得人了吧。中投即使不向全國人民說清楚,也應該向全國人大和政協說清楚。責任必須追究)。
根據中國外管局數據的統計,中投持有的3.2萬億元的外匯儲備中,70%仍然是美元資產。其中,持有美國國債達到11598億美元,是美債的第一持有主體,占比高達12%,甚至比美聯儲高出2個百分點(按語:看看中投膽子多大!這就叫“情況不明決心大”。中投這樣冒險時,國內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包括博主在內,曾多次發文提出質疑,但中投卻始終一意孤行。這種情形與農業部推行轉基糧產業化一脈相承。中投已經輸得很慘,轉基糧產業化也將輸得更慘。這種在美國面前的一輸再輸,已經使得相關人員完全喪失了中國公眾對他們的信任)。
盡管多數機構預期美債市場短期內不會劇烈變動,但據美國證券行業和金融市場協會測算,評級下調可能令美債收益率長期內上升0.7個百分點,對美國而言將增加約1000億美元的公共債務融資成本,對中國和日本等債權國而言,則難具體測算美債價值損失及美元下跌的匯率損失。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更是明確指出,不管發生哪種情況,美元貶值或者美債評級下降,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將遭受20%~30%的投資損失。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對于美債危機造成的賬面減值也大致估算在20%。
按照1.16萬億美國國債持有量計算,最低下跌20%,將會損失23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 萬億元。這就意味著,每個中國人手中約有1100元錢蒸發(按語:這筆帳怕是早晚都要清算吧?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中國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關建中也表示,美國償債能力下降的基本判斷已經得到市場肯定,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一定會貶值。
盡管市場各方憂心忡忡,但是中投公司高層并不焦慮。
中投副總經理汪建熙今年1月就表示,中國不必抱怨美元或者美債高風險,持有大量的美元資產并非中國獨有的問題。
他認為,美債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券市場,流動性最好,其他金融產品風險未必小多少,而且沒有風險,就意味著沒有收益。
在中投看來,就是“矬子里拔將軍”,美債已經是比較好的投資品,大家就不要再說什么了(按語:中投很牛啊。我看最好還是別把牛吹大了。欠債總是要還的。看看足協,再看看鐵道部高官的落馬,一切就都清楚了)。
面對標普下調評級,中投公司發言人表示不予置評,以免影響市場。中投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遵義更是撰文稱,不會認真對待信用評級。如果信貸評級機構在分析債券信用度上是那么出色,他們就應該去管理大型投資組合,賺取龐大費用,而不是在做評級工作。
面對美債危機,中投很淡定,但是卻不得不讓人擔心中投的其他美元資產。
上文提到,3.2萬億元外匯儲備中,70%是美元資產。受美債危機影響,美國經濟前景難料,美元資產投資縮水難以避免。
其實,追溯過去,中投也不乏投資失敗案例。
2007年5月,籌備中的中投展開海外投資,第一筆就是斥資30億美元購買10%的黑石股票,鎖定4年,浮虧達18億美元(按語:沒錯,這筆賬啥時候都跑不了,遲早要清算)。
同年12月,中投再斥巨資56億美元投資摩根士丹利,此后多次增資抄底,投資額度約達到68億元。但遺憾的是,金融危機以來,摩根士丹利股價不斷下跌,按購買的平均價格25.9美元計算,至今賬面浮虧高達25億美元(按語:又是一筆。既然有人給中投記著,那就遲早有人會找中投算賬)。
貨幣基金按理說安全性較高,但是2008年9月,中投投資的Reserve Primary Fund被迫核銷所持雷曼兄弟債券,引發大規模贖回潮。直到2009年7月,中投才收回全部投資。盡管本金上沒有虧損,但是長達兩年多的資金機會成本又有誰能算得清?
今年日本大地震,東京電力公司旗下核電站爆炸損失慘重,不幸的是,中投在該公司上也有巨額投資,媒體報道大約有359億日元(按語:又是一筆!)。
美債投資前景堪憂,中投公司未來投資方向,被一致認為需要分散外匯儲備投資力度。
有跡象顯示,中國正在加快外匯儲備多元化的進程。
2010年年報顯示,中投減少了投資組合中的現金占比,現金占比從2010年初的32%降到年末的4%,已基本實現滿倉運作。手中的資產加大了私募股權、房地產(尤其是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基礎設施和直接投資的比重,由2009年的6%提高到21%。
在區域市場投資方面,中投降低了在北美與拉丁美洲的投資比例,增加了在亞太、歐洲及非洲的投資比例。
渣打銀行估計,今年中國將大約3/4的新增外匯儲備投入了非美元資產,前5個月,中國購買了大約240億美元德國、法國所發行的AAA級債券以及720億美元的歐洲公司債。
在行業方面,與國內投資市場普遍較為看好醫療、消費品等行業不同,中投全球組合中最為青睞金融,投資比例達到17%,能源和材料次之,分別為13%和12%。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建言,中國目前亟待評估自己作為美債主要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并加快外儲多元化的步伐。從短期看,中國可通過調整外匯儲備資產結構降低風險,就中長期看,關鍵是將外匯儲備規模維持在一個合理水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更是直接指出,如果投資結構不進行重大調整,作為一個具體的外匯儲備投資決策,大概只能在比較差的美元債、還有更差的歐元債或者日元債之間做選擇,加大戰略性資源的配置并推進結構調整,肯定是一個大方向。
最新的消息是,中投頻頻出手海外油氣資源。8月10日擬投資40億美元和法國燃氣蘇伊士集團合作油氣開發。8月9日,中石化還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天然氣出口設施投資了17.65億美元。
感謝網友參與“華語作家影響力排行調查”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