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7月20日向媒體表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達31974.91億美元。在人民幣升值、美元持續貶值、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外匯儲備應該如何投資呢?
外匯儲備的性質決定其要按照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經營管理。安全第一。除安全外,外匯儲備要保持充分的流動性,不僅要滿足一般對外支付需求,還要有效發揮保障國家經濟金融穩定安全的作用。在確保總體安全、流動的前提下,外匯儲備經營應爭取提高投資回報。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報告,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持有者。毫無疑問,在美元貶值乃至未來美國通脹上升的情況下,持有巨額的美國國債必將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
有研究者建言,將巨額的外匯儲備花在黎民百姓身上,用一部分外匯儲備建設更多的公租房,解決廣大青年、普通百姓的住房困難。
我國外匯儲備連年增長,可惜大部分購買了美國國債,用于支持美國的經濟建設,促進美國的進步和發展。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超過9000億美元。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為發展經濟、軍事、科技、教育、醫療、文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在發展預算超出政府財政收入的情況下,若國家不增加稅收(稅賦超過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將不利于經濟發展,且影響未來的稅收),也不增發通貨(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最為劇烈),就只有通過發債的方式籌集所需要的資金。貧窮的中國竟然借這么多錢給美國搞經濟建設,這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坐擁巨額的外匯儲備,地方政府卻因為缺少發展資金而犧牲利益招商引資,確實令人費解。
有學者一針見血指出,購買美國國債是在支持美國的軍備。我們的軍費支出比想像的要多,只不過有一部分通過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用在了美國軍隊身上。一百多年前,腐敗的清政府被迫與外國列強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中日《馬關條約》賠付日本2億兩白銀,相當于日本當年全國財政收入的6.4倍。日本人將收到的款項擴充軍備,導致了此后的日本屢次侵華。
軍械制造(軍備)就社會效果而言是一種典型的消費行為,一旦過度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呢?——戰爭。美國不斷在世界各地點燃區域戰火就是非常好的證明。或明或暗參與區域沖突,緩解了過度的消費(軍備)給本國的危害(軍械的儲存或銷毀成本),又能為軍械制造行業帶來訂單,促進經濟發展。
民族復興,是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的夙愿。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397983億元,比2009年增長10.3%。按日本政府發布的數據,2010年日本名義GDP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約4000億美元。日本媒體評論稱,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68年日本GDP逾1000億美元,超越西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并沒有多少中國人為之自豪,因為按2010年8月商務部發言人在新聞發表會上的說法,中國人均GDP僅為3800美元,全球排名105位。而2009年日本人均GDP約40000美元。因此,有人說我們是世界上最窮的“第二大經濟體”。
有一個問題許多人難以回答,那就是:怎么說明中華民族已經復興了呢?或者問: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才算復興了呢?
美國是當今世界頭號經濟、軍事、科技強國,能夠達到美國的水平,不少人會說:中華民族已經復興了。然而,眾所周知,美國目前占了全球外債余額的23.9%,欠著13.6萬億美元的外債,人均負債4.5萬美元(合30萬人民幣)!——美國、英國是世界排名第一、第二的債務國。對應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至2010年6月末,我國外債余額為5138.10億美元。美國出臺政策促使美元大幅貶值,強迫人民幣升值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想將其欠中國的巨額外債“賴掉”,“吞噬”中國巨額外匯儲備。中國2.6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儲備約占70%。以此計算,相當于每個美國人欠每個中國人1500美元(約1萬人民幣)。——這不能不警醒我們,沿著債權國的道路走下去,民族復興的里程碑可能非常遙遠!
一般認為,由于美元是國際上主要的結算貨幣,貶值會形成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壓力,導致美元儲備國的外匯資產縮水。美元貶值成了美國向他國轉嫁危機、制約競爭對手正常發展的慣用手法。
有人說,美國能發展強大,一個主因是未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殘。戰爭的危害,在表面上是破壞廠房、樓宇等各類建筑。我們近幾年為發展房地產而搬遷大量工廠、學校、醫院重建,拆除大量的辦公樓宇、民房重建,難道亞于一次戰爭的破壞嗎?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在相當程度上發展速度與資金投入量成正比。與美國相比,我們在經濟、軍事、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諸方面均落后不少,若能將十分有限的外匯儲備投入這些領域,必然可以大大縮小兩國之間的差距。不僅應當用于解決廣大青年、普通百姓的住房困難,更應當用于促進科技、教育、文化產業的發展。
2011年春節后,美國政府公布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簡稱“兩房”)處置方案,有關部門就媒體稱中國投資“兩房”債券虧損可能高達4500億美元的報道表示,2008年至2010年三年間,中國外匯儲備中持有的“兩房”債券還本付息正常,年均投資收益率在6%左右。
聯邦國民抵押協會(“房利美”)和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房地美”)是美國兩大房地產抵押貸款機構,由國會立法設立、享受政府支助,一直是美國住房金融政策的主要工具,是美國住房融資的主渠道,提供了絕大部分的新增房貸融資。美國政府是“兩房”債券的最大持有者,所購買的各類債券金額超過1.6萬億美元。
按照美政府處置“兩房”的主導思想,“兩房”可能被關閉或私有化,這將意味著“兩房”債券等同于垃圾。業內專家表示,應該認識到“兩房”債券存在的風險,債券投資者可能不會全額虧損,但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我們可以僅僅滿足于外匯儲備的安全和收益嗎?6%的年均收益率實在不敢恭維(國內金融機構的一年期貸款利率逾6%),不圖也罷,何況還存在“蝕本”的風險。資本不僅應該考慮其安全性和收益率,更應該注重其社會效益。“兩房”的最主要功用是解決美國人的住房問題的,4500億占1.6萬億的28%。在中國人的住房困難遠甚于美國人之際,不妨多考慮國內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外匯儲備不該為美國人建房居住)。
(摘自經濟科學出版社《傳說中的房子》第9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