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0日電 加拿大《星島日報》當地時間9日刊出社論說,世界多國股市這兩天無一幸免地插水式狂跌,是否預示著全球新股災的來臨?是否預示著新一輪金融海嘯的猛然撲至?這新一輪金融海嘯巨浪殃及的,肯定是全球性的;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將繼全球氣候峰會后成為又一個復雜角力場。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股市、歐洲股市、亞洲股市……這兩天無一幸免地插水式狂跌,是否預示著全球新股災的來臨?是否預示著新一輪金融海嘯的猛然撲至? 剛暫緩債務上限危機的美國,由于近日公布的經濟數據亦持續欠佳、美國政府急需削財赤,加上標準普爾降低美國的AAA長期主權信貸評級的雪上加霜,如何不令人揪心當地以至環球經濟會否一落千丈?而那邊廂,歐洲不時傳出的巨額債務,是整國整國地出現瀕臨破產危機,令人震驚發怵,又會否轟然崩潰?這是鋪天蓋地的暴風雪,勢在必然地猛烈扯動由美股帶頭的全球大跌市,令眾多人等應對失措。 這新一輪金融海嘯巨浪殃及的,肯定是全球性的;而美國有何應對思路?世界各國又會作出何種反應? 此前不久,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用“全球經濟不能持久靠美國婦女一肩挑”這個形象,道出美國的貿易伙伴要改變過度倚賴美國消費者的增長模式,亦使國際經濟格局增添新的變量。 希拉里最近的歐亞五國行,選擇香港作為她力主的打破亞太貿易藩籬的平臺。預計美國將繼續根據其游戲規則,來積極與亞太多國建立自由貿易關系,其中磋商跨太平洋伙伴協議(TPP)的進展,會是美國總統奧巴馬11月主持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時要交的重要功課。 美國國債問題最近成為環球焦點,而目前已由國會做出了“正確的事”,就提高國債上限達成了共識。不過,希拉里還指出美國正在轉型,須增加儲蓄,減少消費,減少借貸。接下來的一句是:美國的伙伴須自行作出轉變來應對。 希拉里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亞洲高儲蓄率的經濟體要刺激內需,提高區內生活水平,創造美國就業機會,增加生意,有助穩定全球經濟。這些話等如坦白要求亞洲人多買美國貨。奧巴馬早已把改善國內就業情況定為施政重點,策略是透過美元貶值和開拓海外市場增加出口。希拉里表明今次行程的中心點是經濟。 根據美國數據,去年美國向太平洋周邊地區出口值3.2億美元,支持美國85萬人就業。上一輪金融海嘯之后,歐美經濟大受打擊,亞洲成為帶動全球增長的火車頭。希拉里最近表明美國會長留亞洲,不只作為外交和軍事力量,還有經濟力量。 美國拓展亞洲市場的一項策略,是推動自由貿易,打破各種壁壘。成員包括南北美及亞洲多個關稅區的亞太經合組織,為了促進區內整體增長,以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為目標。目前則處于成員國各有各做的階段,例如中國與東盟成立自由貿易區,美國最近則與韓國商妥自由貿易協議,五年內把美國輸韓消費與工業出口的關稅劇降九成半。 美國希望以美韓協議作為與區內其它地方達成多國TPP自由貿易區的藍本。這個協議不只涉及降低關稅,還涉及勞工、環境、知識產權、創新方面的保障,以及國企和民企的公平競爭。 這些保障顯然有利美國維持競爭力,貿易伙伴則承受代價。例如一些醫療科技的知識產權,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人民承擔龐大的醫療開支。要是美國成功在亞太經合會議推出TPP,作為亞太自由貿易區的雛形,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將繼全球氣候峰會后成為又一個復雜角力場。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