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族品牌被世界盯上了。
在百勝集團宣布收購小肥羊之后,國內市值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點企業徐福記也傳出了被外資收購的信息。
7月11日,雀巢和徐福記同時宣布,雀巢將以111億元收購徐福記60%的股權。外界對此紛紛猜測——如果雀巢能成功收購徐福記,將是外國企業在中國最大規模的收購交易之一,并將顛覆性地改變國內糖果業的競爭格局。
最大規模收購等待審批
繼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法國達能、美國百勝等洋巨頭紛紛重拳出擊,并購國內食品企業后,雀巢的又一次大規模收購,洋品牌與民族品牌如何在市場中角逐或共贏。
7月11日,雀巢和徐福記同時宣布,雀巢公司已與徐福記創始家族簽署協議,以1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1億元)收購徐福記60%的股份,徐氏家族持有剩余的40%。目前,該收購案正在等待商務部的調查審批。
雀巢作為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目前總市值約2000億美元,2010年的營業額達8407億美元。在公眾眼中,雀巢近幾年的收購動作頻繁,似乎要占領食品行業的各個領域。2010年2月,雀巢斥巨資拿下云南大山70%的股權,補足礦泉水的短板;今年4月又拿下了廈門銀鷺60%的控股權。此前,雀巢還收購了上海太太樂以及四川豪吉等調味品的部分股份。其實,現在的收購動作都源于10年前的全球擴張目標。根據時下雀巢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巴爾克的計劃,雀巢欲在2020年實現新興國家市場對雀巢集團的營業收入貢獻率達45%,而時下這一數字僅為31%,遠未到目標。
徐福記是由臺灣的徐氏四兄弟徐鐠、徐乘、徐沆與徐梗于1992年在東莞成立的,主要生產糖果、糕點、面包等食品,2006年在新加坡上市。目前,徐福記在中國擁有4個大型生產基地、129家直營銷售分公司,擁有強大的銷售團隊及分銷能力。利潤也在十多年中連續保持雙位數增長。
是否壟斷成為收購焦點
當雀巢以111億元收購徐福記60%股權的消息傳出之后,人們便開始猜測這樣的大規模收購會不會得到商務部的批準,壟斷會不會成為阻礙收購的原因。
2009年,商務部根據中國反壟斷法就曾駁回了可口可樂斥資24億美元全盤收購匯源果汁的申請。這也成為反壟斷法自實施以來首個未獲通過的案例。當時商務部給出的理由有三:第一,如果收購成功,可口可樂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飲料行業的支配地位傳導到果汁行業;第二,如果收購成功,可口可樂對果汁市場的控制力會明顯增強,使其他企業沒有能力再進入這個市場;第三,如果收購成功,會擠壓國內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抑制國內其他企業參與果汁市場的競爭。
以此類推,雀巢收購徐福記會不會以同樣的壟斷理由而不能通過商務部的審批呢?國際市場調研公司Euromonitor數據顯示,按零售額計,2010年中國糖果市場規模600多億元,雀巢國內所占的市場份額僅為1.8%,名列第五,遠落后于排名首位的美國瑪氏(13%),也落后于卡夫、聯合利華等競爭對手,而徐福記的份額為3.9%,排第三位。
樂觀人士表示,雀巢和徐福記的交易不太可能會受到壟斷問題的困擾,因為徐福記在中國糖果市場上只占3.9%的份額,沒有壟斷問題,比不上匯源果汁對果汁市場的高壟斷程度,當時匯源市場占有率高達40%。
糖果行業或面臨洗牌
根據Euromonitor調研結果顯示,按零售額統計,2010年中國糖果市場規模600多億元,但排名前5位中僅有一家本土糖果企業,其余4家都是外資糖果企業。人們不禁要問,民族品牌糖果究竟該如何發展?
提及本土糖果,首先想到的便是上海大白兔奶糖,這顆奶糖伴隨著幾代中國人的成長。1959年,“大白兔”為國慶10周年獻禮而誕生,享有“七粒大白兔等于一杯牛奶”的美譽。周恩來的辦公桌上經常放著一袋大白兔,1972年他將大白兔奶糖贈送給美國總統尼克松,此后大白兔奶糖一度成為美國人復活節的禮物。大白兔是那個時代世界馳名商標,擁有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的“粉絲”。具有半個世紀光榮歷史的大白兔奶糖,卻在遭遇“甲醛事件”和“三氯氰胺”之后開始走下坡路,甚至在一些地區遭到了下架的待遇。
同樣,金絲猴、馬大姐等糖果企業也沒有能夠挺住外資企業的壓力,在糖果行業中并沒有占領一席之地。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表示,雀巢收購徐福記,是中國食品行業的標志性事件,由于兩者市場份額均位于行業前五,若收購成功,將顛覆性地改變中國糖果業的格局。雀巢對中國糖果市場的控制力將明顯增強,不僅進一步提升與瑪氏、卡夫、聯合利華等對抗的籌碼,也進一步壓縮了雅客、金絲猴、大白兔等國內中小糖果企業的生存空間,競爭激烈程度加劇,將給行業帶來新一輪洗牌,一些二三線品牌將逐漸被淘汰出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