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2退場
美國后續經濟刺激政策盤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
□ 曲雙石
6月30日,QE2如期退場。但是這個飽受爭議的政策留下的數據(具體數據可參見“世界經濟存在下行風險”一文),卻表明美國的經濟復蘇仍步履蹣跚:
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6月份全美非農就業崗位為去年9月以來最低增幅。同時,6月份全美失業率為去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5月份CPI同比漲幅創下近三年來最高水平。核心CPI環比增長為2010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
而在ISM制造業指數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湯森路透集團和密歇根大學發布的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則創下2009年3月以來的最低記錄。標普公司發布的凱斯-希勒(Case-Shiller)20個大城市房價指數顯示,截至今年3月20個大城市房價較2006年峰值的降幅,已超過“大蕭條”時期。美國全國住宅建筑商協會發布6月份美國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數則達到2010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一系列扎眼的數據表明,QE2可退,但刺激政策沒法兒退。美國經濟需要進一步的政策推動,才有可能走出深陷的泥潭。
那么,預計未來美國會有哪些刺激政策頂替QE2上陣呢?
繼續量化寬松
現年76歲的德克薩斯州國會眾議院議員羅恩·保羅(Ron Paul)曾說,美聯儲已經對QE政策上癮了。此話不假。雖然事實證明QE2作用有限,但是相信美聯儲仍會義無反顧地推出量化寬松,只是實施時間、形式與前兩次有所不同罷了。
首先是QE2.5,也就是到期債券收益再投資,即用目前持有的到期債券收益再投資購買公債,這是美聯儲已經明確的后QE2政策之一。此舉意味著美聯儲在今后12個月內將收購多達3000億美元的債券,規模如同QE2的一半,因此我們可稱之為QE2.5。這意味著未來美聯儲仍會是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而美聯儲也可以借再投資到期債券本金,續購債券來壓低長期利率,繼續自己的寬松政策之路。
另外,隨著6月份難看的就業數據出爐, 7月13日,伯南克在出席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時,一是為量化寬松政策繼續辯護,稱其降低了通貨緊縮風險、提振了經濟活動、幫助創造了就業。二是告訴市場:QE3也許不可避免,按照美聯儲的專業措辭,即“提高我們所持國債的平均到期期限”。
最后,就是維持超低利率了。也許是因為目前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在實行超低利率,因此它并不引人注意。但是,超低利率本就是量化寬松政策的題中應有之意。雖然是否繼續買債仍在討論之中,但是短時期內恐怕美聯儲不會提高利率。還是在7月13日的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上,伯南克提出的三種進一步推行寬松政策的方法中,就有在“相當長時間內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和降低現為0.25%的聯儲付給商業銀行的儲備利率,從而更全面地壓低短期利率。
上調通脹紅線
6月中旬,有消息稱美聯儲內部正在就制定通脹目標展開討論,這一目標很可能被確定為5%,而在此之前這一目標被認為是2%。
上調通脹紅線是美聯儲的無奈之舉。之所以上調,一是說明2%的原有目標已經無法抵擋量化寬松政策帶來的通脹壓力了;二是目前美國債務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美聯儲干預經濟的能力,其不得不容忍高通脹以刺激經濟。而且,一旦真的上調通脹紅線,當通脹率一步步逼近5%的目標時,美聯儲將被迫采取緊縮政策來應對,相當于美聯儲給自己加了一條鎖鏈,制約了行動的靈活性。
但是,這一政策創新也有一舉多得的效果。一是警告一直跟政府作對的國會,要么提高債務上限,要么容忍通脹上升。二是提高美聯儲制定政策的明確性,彌合分歧。三是為通脹設立一個底線,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壓制目前有些高企的通脹率。四是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脹,可以激發市場的活力,刺激居民消費,且可以表明自身刺激經濟的決心。
聯合IEA釋放原油儲備
6月23日,國際能源署(IEA)宣布在未來一個月內釋放6000萬桶戰略原油儲備,其中美國能源部釋放3000萬桶,占其中一半,起到主導作用。這是繼1991年海灣戰爭和2005年美國卡特里娜颶風后IEA歷史上僅有的第三次釋放戰略原油儲備。
據IEA的解釋,這是為了緩解利比亞戰亂造成原油減產上億桶對原油供應的影響,但是,在IEA宣布該決定之前,國際油價已經出現明顯回落。考慮到美國主導IEA釋放原油儲備的時機,就其國內來說,無非是要打壓能源價格,緩解國內日益嚴重的通脹壓力,為國內經濟復蘇創造條件。
借評級機構打壓歐洲
標普、穆迪、惠譽,這三個總部設在美國的世界三大評級機構(其中惠譽總部設于紐約和倫敦,由一家法國公司控股),成了美國手中實施金融打擊最強有力的武器之一。
繼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被調降為世界最低后,葡萄牙、愛爾蘭也未能幸免,相繼淪為垃圾級,使得本身就危機重重的歐洲雪上加霜,歐洲各國怨聲載道。近期不斷有歐盟官員出面抨擊三大評級機構,并表示要建立自己的評級機構以打破壟斷,尋求公正。
美國為什么要借三大評級機構打擊歐洲?一是打擊歐元。對于沖擊了美元國際地位的歐元,美國一向心有不甘。通過評級機構使歐債危機進一步滑向深淵,最終導致歐元解體,是符合美國利益的,有利于其繼續把持美元的霸權地位。而歐債危機的爆發還要拜美國的高盛集團協助希臘做假賬所賜。二是與歐洲爭奪債務資源。在自己國內債務問題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將世界上能與自己抗衡的歐洲債券一股腦兒掃進垃圾堆,迫使投資者出于避險要求在兩種債券之中“矬子里拔大個”,從而使全球流動資金回到美國的懷抱。
跟政府作對的國會,要么提高債務上限,要么容忍通脹上升。二是提高美聯儲制定政策的明確性,彌合分歧。三是為通脹設立一個底線,從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政策,壓制目前有些高企的通脹率。四是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脹,可以激發市場的活力,刺激居民消費,且可以表明自身刺激經濟的決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