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機構有可能面臨系統風險
張庭賓
筆者有兩個預言最近得到證實或有望證實,第一個花了三個月,第二個花了五年。
2011年4月29日,筆者在專欄中判斷:量化寬松3.0已經成為定局,所剩懸念的只是規模而已。當時大部分國際投行和經濟學家均否認量化寬松3.0的可能性,美聯儲也一再否認3.0的需要。
7月13日,伯南克出席眾議院半年貨幣政策聽證會時首次承認,如果美國經濟增速下滑,通縮風險重現,聯儲已準備好推出新的貨幣刺激政策,而QE3在考慮之列。而美國民主黨總統奧巴馬正與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激烈博弈,以試圖在8月2日前達成妥協,在舊的13.29萬億美國國債已完全用光之后,國會批準新的發行美國國債的額度,美聯儲再直接印鈔票買國債——QE3。如果妥協打不成,即意味著美國國債違約,而外國債權人——比如中國將首當其沖。這是三個月的預言。
2006年5月11日,筆者首次提出,在未來5~10年,隨著紙幣競爭的加劇,金本位有可能回歸,并不斷呼吁中國央行大規模增加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儲備,減少外儲中美國國債的比例。五年來,筆者幾十次提示金本位回歸的最新進展,強調金本位回歸的兩個標志:一是金價上漲到每盎司5000美元;二是某一種紙幣實施舊紙幣與新發行的含金量紙幣同時流通。
五年來,為堅持這個獨立見解,本人備受質疑和壓力。現在終于堅持到接近水落石出——瑞士“金法郎”呼之欲出。
7月8日傳來消息,瑞士議會將于今年晚些時候討論創立與現行貨幣瑞士法郎平行的金法郎的可能性,這種“金法郎”每個含金量為0.1克,將根據國際金價浮動,并由市場決定它與現行瑞士法郎的比價關系。
這有點類似當年國民黨時期的法幣和金圓券同時流通。不同的是,禁止民間擁有黃金,強制國民以黃金兌換金圓券,這是蔣介石政府崩潰敗逃之前,無恥搜刮公眾財富的最后手段,也是一個政權徹底喪失其經濟合法性的終結標志。而金法郎是瑞士政府與公眾恢復了雙向自由選擇的契約。
“金本位”的本質是紙幣發行者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自由、民主、人權”的雙向契約。即當政府濫發紙幣,公眾有權以紙幣換回黃金的自由,以此遏制紙幣濫發,是為“民主”,體現的是公民最核心的經濟“人權”;而如果紙幣流通短缺,政府也有多印紙幣換回黃金的自由,以此避免通貨緊縮。即交易的雙方都是自由的,是平等的。當1971年,美元拋棄了黃金,即意味著美國背叛了其“自由、民主、人權”的立國之本,只剩下了美元紙幣發行者——美聯儲的單邊霸權——即只要印刷鈔票就可以源源不斷交換別人真實物質財富的特權,這必然導致持續不斷的通貨膨脹,直到紙幣濫發膨脹到為自己掘墓的時刻。
瑞士之所以很可能成為首個恢復金本位的國家,那是因為瑞士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會,政府權力受到公民權的最廣泛制約。因此。瑞士是最后一個放棄“金本位”的國家——2000年;如果此次金法郎實現,也將是第一個恢復“金本位”的國家。
這正是筆者數年前指出的“金本位回歸”的直接標志,當然,這仍需要瑞士議會的批準,也需要修改瑞士憲法。
不僅如此,歐洲議會正動議恢復黃金在交易所和銀行的清算貨幣地位;美國猶他州通過法律恢復金本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摩根大通恢復了黃金的貨幣功能,享受美元待遇……在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從未放棄金本位之后,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等越來越多的高層人士加入呼吁金本位回歸的行列。
這已經形成一個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絕不是最近美國逆流而動——禁止場外OTC市場黃金交易所能抗拒的。這顯然沖擊著紙幣體系最大收益者——美國和美聯儲的最后防線,令伯南克正面臨著巨大到無法承受的壓力。
在7月13日的國會聽證會上,伯南克除了不得不承認QE3的可能性外,他在面對議員保羅(Ron Paul)咄咄逼人的提問時,已十分被動尷尬。這段對話是這樣的:
保羅:你認為黃金是貨幣嗎?
伯南克:(停頓)不,它是貴金屬。
保羅:它不是貨幣?即便它是貨幣已經有6000年歷史了。有人要反轉,消滅這個經濟法則嗎?
伯南克:黃金是一種資產。就像美國國債一樣。國債是貨幣嗎?不是,但國債是金融資產。
保羅:如果黃金不是貨幣那為什么聯儲會持有它?
伯南克:它是某種形式的儲備。
保羅:你們為什么不持有鉆石?
伯南克:(怔住)這是一個傳統,長期傳統。
保羅:有些人仍然認為黃金是貨幣。
伯南克:……
1997年9月,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格林斯潘已經擔任美聯儲主席職務10年,他建議美國參議院委員會取消一切經濟管制,取消美聯儲,“這一年來我一直都是想恢復金本位的,這并沒有什么好奇怪的……當然整個聯邦公開委員會有可能只有一個人投贊成票,那個人就是我。”
從當年格林斯潘極其孤獨堅持金本位,到如今伯南克相當孤獨地堅持著美元本位最后防線,歷史真的是太幽默了。
當然,歷史是不是“黑色幽默”并不重要,需要進一步判斷的是,金本位是否已經不可逆轉的來臨?答案是基本肯定的。
假如金本位回歸已經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投資者需要做什么呢?對,就像本人5年來一直提醒的那樣:放棄你的債券資產,消減你的股票,增加你的實物資產、大宗商品,當然最方便的就是黃金。
可能有人會懷疑,黃金已經很貴了,上周收盤1593美元/盎司,是1999年的低點252美元的6.32倍。但如果按照本人的標準——每盎司5000美元的黃金價格才是金本位基本回歸的標志。當然,這一定是個反復動蕩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
最需要提醒的是中國大量的金融機構,特別是保險、證券、基金公司,它們幾乎沒有黃金資產,大宗商品和實物資產也不多。如果金本位真的回歸,將意味著它們陷入系統性風險,甚至是崩潰。(僅供參考,投資者決策風險自負,[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