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美國公債“技術性違約”視為貨幣戰爭的一個環節,也未嘗不可。因為無論是可能的國債收益率上行導致的美金回流走強,還是可能性更大的黃金拋盤枯竭結合拋美金資產導致的美金下行都可以從不同角度視為美國金融戰爭中的“苦肉計”。前者目的在于為收割海外利潤打發令槍,后者目的在于為QE3或很多人認為的QE變身版的出臺制造借口。而本人認為美國收割海外利潤的時候還未到,至少針對大陸的得等到一系列政經信號出現了之后才有可能被實施。所以不推薦將美國這次可能的“苦肉計”和最近流行的做空大陸聯系起來。最近的做空大陸風氣更像是去年那樣的虛張聲勢。下面就讓我們來隨想一下可能出現的情況:
8月2日,如果提高公債額度上限還是通不過,那么此時的美國公債雖然還未違約,但價格會逐漸下行,收益率上行。公債CDS會上竄,CDS發行者股票會下跌,從而帶動美國股市下跌。美國經濟會因公債收益率上行而萎縮疲軟,對美聯儲干預利率的呼聲就會再次提高,于是伯南克就可以摩拳擦掌的準備接著印鈔了。
到8月中下旬某一天,如果兩黨還是不妥協,那么失血過度了的美國政府將無力償付到期利息,美國公債將發生有史以來首次違約,但注意了,僅僅是技術性違約。也就是:不是還不出,而是國會存心不讓還。那么美國公債價格就不會驟然大幅下行,因為公債持有人知道債務人僅僅是存心想耍無賴游戲。他們大多會選擇耐心等待,而不是折價拋債。但由于違約事實已形成,當發生有持債人用公債CDS去索賠的情況,那么CDS就會猛竄,CDS發行者股票會巨幅下跌。從而可能引爆2011版的AIG或雷曼事件,08金融危機就可能被再次復制。為了防止此類事情發生,打壓二次危機苗頭,最后多數只能由民主黨妥協來換取公債額度上限的突破。QE3或者有些人預計的QE變身版就可順理成章地推出了。
在此之前,美金持有者會去追逐抗風險能力更高的資產類型,或手握現金等待觸底信號去抄底美國公債。而此時什么資產的抗風險能力更高?黃金顯然是首選,其次是其他發達國家公債,比如德、日、英債。買黃金需要貨幣。哪個國家持有黃金最多,同時肯拋出黃金,那么和這些黃金捆綁的結算貨幣就越是吃香,越有升值驅動力。而此時肯拋出黃金的恐怕很少,拋盤枯竭會造成黃金價格飆漲。同時追逐其他國家政府公債的資金會推高該國貨幣,連帶壓制這些國家的利率。哪個國家經濟前景越好,實力越強大,那么意欲涌入這個國家公債市場的資金就越多。
而美金在這個時候不會必然升值,反而有可能驟然貶值,人民幣同時就有充分理由來一次小暴漲了。因為肯手握美金等待觸底信號去抄底美國公債的資金多數是已經出清了股票頭寸準備轉向債市的國內資金,而不是海外的準備回流資金。他們沒必要去換美金。而買不到黃金的人多數不會選擇繼續持有美金或購進美金資產,他們會小題大作的去選擇白銀等貴金屬,或是追逐歐元、德債。因為在這種價位還將黃金作為首選的人多數是類似宋鴻兵那樣的黃金死多頭。他們對美金這種白條天然無信心,整天做夢回到金本位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