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隨著美國股市的崩潰,美國經濟很快進入了衰退,并逐漸傳染給全世界。世界經濟在掙扎兩年多以后,進入了更加嚴重的大蕭條。
但是,在1929年以前,美國的經濟蓬勃發展。特別是汽車、通訊、飛機等行業更是蒸蒸日上。美國的股市經歷了18個月的絕對牛市。為什么1929年股市的突然崩潰會導致一場波及全世界的經濟大蕭條呢?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先舉一個例子:
假設在與世隔絕的島嶼上,有3個老板:甲開服裝廠、乙是農場主、丙是家電生產企業。按最初的生產效率和市場需求,三個老板生產的產品正好滿足島上的需求。每個老板需要10個工人,一共需要30個工人。現在島上有32個工人,比如現在工資是每人每天10元錢。有2個人失業,但是是輪流失業(比如家里有事情,或生病,外出等),所以失業的人也并不是長期失業。島上的生產和消費基本平衡。甲乙丙生產出來的產品,相互交換滿足島上的
但是,由于生產率提高了。現在每個老板只需要8個人就能完成以前10個人的工作。島上工作一共只需要24個工人就能完成,于是將有8個人失業。而這失業的8個人,因為失業時間太長(即使輪流失業),最后這些人中有人愿意以8元一天的工資干活,并且愿意多勞動一個小時來爭取得到工作。在失業的壓力下,生產率提高、勞動時間加長、勞動個體總產量增加的情況下,工資反而普遍降低。由于工資從10元下降到8元,加上失業危機感(因為失業率增加,即使某個人沒有失業,因為擔心自己可能失業,必然會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以防萬一失業。這種失業危機感,會減少勞動者的消費,逼迫他們進行儲蓄)。這些勞動者的總消費呈現明顯的下跌趨勢。
而勞動者的收入和消費下降,導致整個島嶼上的總消費下降。所以,島上的三個老板工廠,即使沒有擴大產能,也會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他們為了保住和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他們只能通過降價,來吸引顧客消費。于是島上所有的產品開始進入降價通道。為了有更大的降價空間,這些老板會盡量延長勞動者的勞動時間、減少勞動者的福利、降低勞動者的工資。這樣會導致勞動者收入和福利進一步下降,島嶼上的失業率不斷增加,整個島嶼的消費力不斷下降。甚至出現老板工廠倒閉。以上分析會形成如下循環:
生產率提高-----社會供應能力增強,但需求沒有相應跟上-----失業增加(社會對勞動者的總需求降低)-----勞動者收入降低、勞動者個體勞動時間和產值反而增加------社會總需求減少----加劇供過于求-----企業減產或倒閉-----更多的人失業------ 不斷惡性循環。
最后出現一個外星人可能搞不懂的現象:
1、部分人有需求,但是買不起或不敢買,有需求但形不成真正的市場消費能力;
2、廠家有生產能力,卻賣不出去,雖然很多人有需要;
3、在生產率大幅提高以后,人們居然既不勞動,也不消費,最后甚至有人活活餓死;
由于,生產效率提高的初期。生產產品成本下降導致的利潤提高會促進企業擴大生產,增加供應。所以,生產率的提高會導致供應增加,需求減少。最后導致經濟危機加劇。
美國在一戰以后,由于科技的發展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美國很多企業得到長足發展,企業盈利大幅增加。于是,全世界的資金大量涌入美國進行投資。這些資金直接或間接被用于擴大美國的生產,卻沒有相應直接增加美國的消費。但是,大量的資金進入,必定會推高美國的股市和資產價格,讓美國人的數字財富大大增加,而這種數字財富的增加,會促進美國的消費增加。
比如:一個人以前的房價是10萬,股市價值是5萬,另外有5萬元的存款。這人認為自己的資產總計20萬。這個人一般會按照擁有20萬財富的能力去消費。現在大量的資金進入美國,推高房價和股市。假設房價上漲5倍,股市上漲3倍。這人的總財富就增加為70萬。于是,這個人的突然感覺自己財富增加了50萬,已經擁有70萬資產了。于是這個人的消費習慣改變、消費能力都提高,可能會花光自己的5萬元存款,甚至可能用房子進行抵押貸款進行高消費,比如買汽車或其它奢侈品。
假設這個人花光自己的5萬元存款,再用房屋進行抵押貸款消費了25萬元。在房價和股市上漲期間,這個總計消費30萬元。這個人認為自己還剩余40萬。
但是,如果資產泡沫破滅,房價和股市重新回到以前的價位。這個人卻成為了負資產。即使賣出房屋和股票,這個人還要負債10萬元。
于是,這個人為了還債,必然需要多工作、少消費。而這種多工作、少消費擴大為整個社會,將會是一種災難。因為多工作會加劇社會的失業,進而降低勞動者的收入(因為勞動者的議價能力下降)。而少消費會導致全社會的需求下降,而需求下降會加大社會供過于求,導致惡性競爭,并導致大量企業倒閉,進而裁員,增加全社會的失業,而失業的不斷增加,又會引起社會需求的減少,進而導致經濟不斷惡性循環。最后出現企業產品找不到消費的對象,很多人也找不到工作。經濟進入這樣的怪圈:
人們收入減少-----消費下降----企業產品銷售減少----企業裁員----失業----收入減少-----消費繼續下降----- 無法自拔的怪圈有人
最后人們是生產和消費同時減少,甚至出現有人被活活餓死。這就是現代經濟的威力。人們陷入自己設計的經濟怪圈無法自拔。
1929年美國股市崩潰以前,大量國內外投機、投機資金不斷推高美國的股市和資產價格。而且大量外資涌入美國極大的增強了美國銀行的貸款能力,促進了美國銀行的貸款。導致美國的消費和生產同時增加,但是美國的生產增加的更加迅速。很多企業從股市或其它途徑得到大量的資金用于生產擴建。上市企業的股票大幅升值,導致美國大量家庭進入股市或其它資產進行投機。這些投機的結果,讓美國股市和資產泡沫不斷擴大。這些投機行為,實際也大大促進了生產產能的增加。
大量的投機或投機-----資產或股市價格不斷上漲-----社會數字財富不斷增加----社會消費能力大幅提高----需求不斷增加-----產品的供不應求加上資產價格的上漲-----企業生產效益不斷上升-----企業擴大產能積極性空前高漲-----企業為了擴大生產不斷融資(也股票價格的高估,讓上市企業再融資積極性也空前高漲高漲)-----企業擴大生產增加社會需求(在企業擴大產能期間,企業的建設和購買行為實際是增加社會需求)-----整個社會需求旺盛-----全社會經濟表現為欣欣向榮。
但是,在社會生產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一旦大量的產能擴建形成新的供應。遲早會達到供過于求的地步。這時候,企業進入充分競爭狀態,以前的暴利時代一去不復返。企業的效益開始不斷下降。1929年美國股市崩潰以前,美國部分股票的市盈率已經超過100。而這時的美國上市企業效益卻難以提高。大部分投機者已經不可能靠上市企業的盈利來收回投資,甚至獲利。美國的股市實際已經成為龐氏騙局。崩潰就成了必然的結果。
一戰以后,由于科技的快速發展,生產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美國經濟得到史無前例的發展。而美國經濟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資金進入美國。這些資金最后加速美國的產能擴張。同時引起美國的股市和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導致美國人虛擬財富大幅增加,美國人消費也大幅增加,并導致全社會進入投機市場。而這種投機行為,為企業的擴張提供了大量的資金。美國產能迅速擴張。這就是美國一戰以后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
為什么1929年隨著美國股市的崩潰,全世界進入了史無前例的大蕭條呢?原因如下:
1、 美國產能快速的擴張導致美國已經出現供過于求,美國出現過剩;
2、 美國股市的破滅,導致大量外國投資恐慌性的撤離。而這些資金的撤離同時導致美國銀行資金大量減少。進而導致銀行貸款能力下降。加上美國為了防止黃金大量外流,不得不進行加息和貨幣緊縮。而銀行貸款的急劇下跌和美國的貨幣緊縮政策必然導致美國的資產泡沫破滅;
3、 股市和資產泡沫的破滅,導致美國人的虛擬財富大幅縮水。美國人的消費能力一落千丈;
4、供應的大幅增加和消費的大幅下跌,讓供過于求達到了史無前例地步。進而導致經濟進入我上面分析的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
5、 由于美國為了防止經濟的惡化,采取了嚴厲的貿易保護。加上美國大量的過剩產能的沖擊。加上世界資產和股市泡沫跟隨美國而紛紛破滅。世界其它國家也紛紛進入經濟惡性循環不能自拔。
1929年美國股市的崩潰,只是引起世界大蕭條的導火線而已。真正引起大蕭條的原因是,
1、資產和股市泡沫造成的過度消費;
2、科技和生產率大幅提高以后導致的供應急劇增加;
3、分配失衡造成勞動者收入增加遠遠低于生產的增加,導致的勞動者消費不能響應增加。進而導致社會的需求增加慢于生產的增加;
所以,美國1929年大蕭條的根本原因是產能過剩、分配失衡和過度消費。2008年世界的經濟危機實際是同樣的原因。而且這次的危機更加嚴重,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候,只是產能過剩危機。但現在全世界的危機卻是:
1、 主權債務危機史無前例,而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會讓政、府無力進行救助;
2、 史無前例的資產泡沫,一旦資產泡沫破滅。會對金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讓全世界的金融功能幾乎癱瘓;
3、 史無前例的內部債務,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債務規模,都是歷史最高記錄。一旦資產泡沫破滅,就會產生大量的負資產企業和個人。這些負資產企業和個人的大量出現,必定會導致世界需求進入無法想象的低谷;
4、由于美國倡導的超前消費加上泡沫經濟,世界短暫的出現了消費歷史高峰,而消費的高峰帶來的必定是產能的擴張。2008年美國出現經濟危機以后,各國的經濟刺激,又增加了新的產能過剩。所以,這次世界的產能過剩也是史無前例的。一旦泡沫破滅引發消費的低谷,那么必將出現史無前例的供過于求。
明明是產能過剩問題,美國為了誘騙全世界進行經濟刺激。卻故意說1929年的大蕭條是由于貨幣緊縮造成的。實際是嚴重錯誤的,美國的貨幣緊縮是經濟崩潰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因為,美國經濟的崩潰導致下面系列變化:
1、美國資產價格下跌和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的惡性競爭會導致銀行的貸款出現大量的壞賬。銀行放貸意愿必定大跌;
2、大量的壞賬會導致銀行資金緊張,甚至倒閉。而銀行的倒閉會導致存款下降,甚至部分人寧愿把錢放在家里。進而導致貨幣流通大幅減弱。貨幣乘數大幅下降;
3、大量外資撤離美國,導致美國銀行資金大幅減少,加劇美國的金融危機,進而加劇美國的經濟危機;
4、為了防止資金大量恐慌性外逃,美國只能實行加息和貨幣緊縮。而加息或貨幣緊縮會加速資產泡沫的破滅,而資產價格的下跌,會加速經濟和金融的惡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貨幣存量的減少,實際是經濟危機的必然結果。但是貨幣主義簡單的對比美國的經濟和貨幣存量,居然得出這樣的荒唐結論。說美國大蕭條是貨幣減少造成的。簡直是本末倒置。
貨幣主義者說什么通脹歸根到底都是貨幣造成的。我想問問他們:
1、 天災造成的糧食減少,推高糧食的價格,是貨幣造成的嗎?
2、 中東混亂導致的石油漲價,進而引起相關產品的漲價。是貨幣造成的嗎?
3、 國際資本壟斷鐵礦石,肆意抬高鐵礦石的價格是貨幣造成的嗎?壟斷推高物價也都是貨幣造成的嗎?
4、 生產效率提高,導致的物價下跌。難道是貨幣減少造成的嗎?
有些人把別人說的一句話,就奉為圣旨。沒有自己的獨立分析能力的人,對經濟實際根本沒有入門。那些只能用專業經濟術語和別人的經濟理論結論去分析經濟的人,對經濟實際根本沒有入門。經濟是人們行為的結果,如果一個人真正的對經濟有自己的感悟,那么至少能將經濟問題用最通俗易懂語言,讓部分非經濟專業的經濟主體也能聽懂,經濟的主體就是老百姓。如果一個經濟人士說出來的經濟分析,經濟主體都搞不懂,那么就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應該是這個所謂的經濟人士的問題了。
美國大肆宣揚貨幣主義和凱恩斯主義。但實際上貨幣主義和凱恩斯主義不僅不能緩解供過于求這個經濟危機的本質問題,長期使用反而會推高資產和信貸泡沫、增加債務規模、制造更多的產能過剩。因為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強行注入貨幣或實行凱恩斯主義,只能去推高泡沫,透支未來需求,最后必定造成更加嚴重的產能過剩和債務危機,導致消費的更大低估。最后必然引起更大的經濟危機。美國大肆宣揚貨幣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的目的是:
1、 讓全世界其他國家發行貨幣進行經濟刺激,推高泡沫,并讓這些國家的泡沫推動消費。美國借機處理泡沫破滅以后的金融、經濟問題。美國大量發行國債減緩美國的內部債務。同時美國調整自己的經濟結構;
2、 讓其他國家刺激經濟,推高資產和信貸泡沫,制造更多的產能過剩。最后讓這些國家將來貨幣和經濟一起崩潰;
3、 因為美國根本沒有刺激消費和擴大基礎建設,加上美國泡沫已經破滅,經濟在修復之中。所以導致美國經濟表現弱于其它國家。這樣美國又有借口發行美元,并讓這些美元流入其他國家,推高這些國家的泡沫。
4、讓其它國家貨幣超發,人們對這些國家的貨幣信心喪失,推高資產泡沫進而并引發通脹;
5、給國際資本攻擊全世界其它國家制造千年不遇的機會。為美國血洗這些國家的財富制造機會;
6、通過國際資本的攻擊,讓這些國家的給經濟和貨幣崩潰,迫使全世界的資金到美國避難。由于資金大量回流美國,會加劇其它國家經濟和貨幣的崩潰,同時促進美國的經濟發展。
如果美國真的相信貨幣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為什么美國不實行下面的方法?
1、 在2007年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以前,美國為什么不降低房貸利率。不進行貨幣寬松呢?即使在美國房地產徹底破滅以后,美國也沒有真正想辦法穩定房價。美國房價從2006---2011年為什么一直在下降呢?
2、 美國為什么不刺激汽車消費,2008年美國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以后,美國僅僅只刺激了一個月的汽車行業,效果僅僅是減少美國汽車行業的庫存。讓美國汽車企業的龐大庫存變成現金,防止這些企業因為高庫存而突然休克致死;
3、美國寧愿發放數千億美元的失業救濟金,也不愿意進行基礎建設投資。奧巴馬上臺的時候承諾的擴大基礎建設解決300萬人的就業,為什么一直不實施呢?
4、 如果美國出臺政策刺激汽車、房地產消費。同時進行大量的基礎建設(比如高鐵),美國經濟一定比今天好的多。為什么美國人不實行呢?奧巴馬為什么要“忍辱負重”呢?為什么美國提出的貨幣主義和凱恩斯,美國人自己卻不實行呢?其它國家卻奉為圣旨呢?
5、美國發行的貨幣,為什么卻沒有制造美國的通脹。而新興國家卻抑制不住的通脹呢?因為美國發行的貨幣通過美國的貿易逆差和美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投資進入了其它國家,讓其他國家出現貨幣泛濫,進而導致資產和信貸泡沫增加。并引起大量的泡沫消費(建立在虛擬財富增加、投機和負利率上的消費)。而這些消費為美國企業的調整創造了機會。
比如:美國通用汽車在重組以后,由于中國的汽車消費增加,大幅盈利。美國現在自豪的說:美國大量企業手握巨額現金。我們呢?企業負債大量增加,房地產企業到處借錢。上市企業對融資如饑似渴。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每月凈流入的資本超過1000億美元。美國股市這半年來大幅上漲,而我們的股市呢?在社保基金和保險基金大舉進入的情況下,反而萎靡不振。大家不是天天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嗎?那些以為美國要崩潰的人,睜開眼睛看看這些。不知道有什么感悟呢!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世界經濟必定進入嚴重的蕭條。不要再幻想世界經濟已經復蘇。現在所謂的復蘇,只是在各國的經濟刺激下,消費的回光返照。其中包括
1、 追逐資產泡沫的大量投機消費;
2、 對于貨幣信心喪失而形成的保值消費;
3、 政、府為刺激經濟而進行的大量基礎建設;
4、 稅收減免導致的超前消費(透支未來消費);
5、 負利率導致的恐慌性消費;
6、 大量熱錢的進入導致銀行貸款能力虛假的增強,進而助推投資、投機、消費增加;
而以上這些消費因素都是不可持續的,是經濟和貨幣出現問題的表現。這些所謂的消費,進一步增加了新的產能過剩。一旦資產泡沫破滅、債務危機爆發。這些消費都會大幅下降,部分投機、保值和恐慌性消費需求甚至會轉變成供應。加劇供過于求。
我上次去浙江寧波,一個老板告訴我。很多朋友告訴他,他們投資股票或房地產的資金,最后部分被上市企業或房地產用于投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實際上,中國已經是全面產能過剩,而投機會加大產能過剩。我們既然已經知道所有行業都產能過剩,為什么我們還要加劇產能過剩呢?經濟危機的表現就是產能過剩。
一場危機已經迫在眉睫,所謂的復蘇只是回光返照。而且我們還會為所謂的“經濟復蘇”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下一篇:1929年世界大蕭條是如何走出的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