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局勢或正處在一個微妙關頭
發生在埃及、突尼斯、也門、利比亞、日本等國家的沖突或災難,成功轉移了這個世界的注意力,它使得過去兩年以來中國已顯得很突出的經濟問題看上去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從來自中國官方的反應看,經濟主管部門對這種注意力的轉向可能暗自感到高興,他們一邊刻意在公開場合淡化宏觀局勢出現的問題,一邊加緊了政策上的修補和對金融市場的設防,如增設了外國投資安全審查條例,并連續加息和提高銀行的準備金率,以增加資金使用成本,強硬收縮市場的流動性,等等。這套組合拳背后所顯示出來的擔憂非常明顯,無疑——雖然這些舉措出臺得有些晚,也難以斷言它們就足以幫助市場建立安全的運行環境——也是明智的決定。
因為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經濟局勢目前確實已處在一個微妙關頭。直接地說,目前中國經濟的宏觀結構、微觀變化和外部世界的輿論走向,已與15年前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前夕的泰國高度相似——
15年前,也即1996年下半年的泰國,在房地產和基礎投資的拉動下,資產價格高企,泡沫明顯,在泡沫增加了社會成本,并降低了市場預期的悲觀情形下,股票、期貨行情低迷,隨后,針對這種泡沫、悲觀和低迷,市場出現了一個明顯、也屬必然的信號:1997年1月,泰國進出口首次出現了貿易逆差。
反觀當前的中國,其與當年泰國出現的宏觀局勢驚人相似:過去幾年,在房地產、基礎投資和巨額貿易順差等因素的推動動下,中國經濟泡沫加劇,資產價格高企,社會成本遞增,并導致市場預期悲觀,股票、期貨行情低迷,同時,2011年2月,在繼2010年3月之后,再次出現貿易逆差。
與此同時,國際社會的輿論變化也存在微妙相似:1996年年中,世界銀行極其濃重地對外發布了一個總結、介紹、贊美東(南)亞整體崛起經驗的單行本,并在世界投資界、學術界和輿論界廣為流傳,評價甚高,但不到半年,1996年底于瑞士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來自國際資本界的調子就發生了明確的改變,變為力挺中國,唱衰剛剛由世界銀行“總結”出來的結論。無獨有偶,2010年底的達沃斯論壇,在剛剛為中國唱完贊歌后,世界一些重要媒體如英國《經濟學人》的調子,就改為了挺印度而唱衰中國。
盡管因為沒有相關領域的詳細數據,也不掌握此前貨幣的具體動向,我無法判斷國際投機資本是否也如當初在東南亞那樣,在中國已處于收官階段。但這些外部形勢和內部經濟宏觀態勢的相似性,至少表明中國的經濟已存在非常明顯而嚴重的結構問題,且這個問題容易被行蹤詭秘的投機資本所利用。
這或許就是3月18日管理機構決定將銀行的準備金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20%,并表示不放棄視市場實際運行情況繼續加息等措施出臺的真正原因。
針對當下的局勢,也許我們不應該指責主管部門在問題前的低調,但可以補充一點,在這樣的形勢下,還應該通過一些措施,提高社會各界對“金融戰爭”的認識,以增加社會的洞察力,對投機的免疫力,避免因投機資本運作而出現不可遏制的羊群效應,我們知道,“羊群效應”是投機資本以小博大并屢屢得手的市場心理基礎。它產生于恐慌之下的社會從眾心理。幾天前的搶購碘鹽,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只有理性的認識并由此產生的預見,才能有效降低市場出現“羊群效應”的可能與規模,并有效削減投機資本賴以推波助瀾的空間。這是去年4月初我提前忍痛、免費(注:我現在是一個靠寫作、研究為經濟來源的社會問題研究者)曝光14年前國際投機資本在東南亞的整個運作過程的全部原因。
洞悉美元的秘密、金融市場的秘密,投機資本運作的模式和引起的后果,是避免市場在投機資本的操縱下產生“羊群效應”的最佳路徑。中國實際已有不少這方面的作品,如宋鴻兵的《貨幣戰爭》、廖子光的《金融戰爭》、邁克爾赫德森的《金融帝國》,以及剛剛由社科院楊斌研究員最近出版的那本《美國隱蔽經濟金融戰爭》。
這里我想重點談談楊斌研究員的《美國隱蔽經濟金融戰爭》和我所撰寫的《一封來自海外的神秘電郵》——它們一個遭到社會各界的冷遇,一個命運至今仍在出版社“審稿中”。
作為一個曾留學日本、美國的經濟研究人員,楊斌早在1999年就通過對南美、東南亞危機的洞察,以及美元本身和全球市場模式的研究,撰寫了《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準確而睿智地預見了美國將在“未來不遠”爆發金融危機,并對中國投資界和管理機構發出了預警。
但是,由于這個論調與當時主流經濟學界刻意營造的價值觀發生嚴重沖突,這本書不但遭到了學術界、媒介的冷遇,甚至遭到了這些“界”的嘲笑,而當這一切被證明“確有其事”、屬于“深刻而睿智的洞見”之后,這些“界”又對這部經過豐富而再版出來的《美國隱蔽經濟金融戰爭》保持了沉默。
我要明確地說,這種沉默是可恥的,也是可悲的,但很不幸,不可否認的是,這也正是今天依然在我們中間持續的現實——出于某種傳統偏見,在學術界的帶動下,我們的媒體和大眾,常常把那些對他們(沒錯,就是他們自己)懷有善意、并嚴肅而富有遠見卓識地思考著這個民族的未來機遇與風險的人踩在腳下,而把那些實際是在對他們展開掠奪、是他們在今天所陷入的各類苦難的人頂在頭上,我曾在自己的微博上,用“牛羊席上坐,六親鍋內煮”來形容過這種不分黑白、是非顛倒的時代圖景。這是何等荒唐和讓人悲痛的顛倒!
作為最后的結語,我有必要強調,我,和其他一些人,并不想借助中國現在或已存在的微妙局勢,宣泄自己遭遇的不公,或放大所謂的形象。而是希望再次善意提醒社會各界——投資者、經濟領域從業人員、研究人員和管理層重視這些研究,《美國隱蔽經濟金融戰爭》從一個宏觀、歷史角度,剖析了全球市場模型和美元的掠奪本性,以及投機資本賴以產生的制度與理念,《一封來自海外的神秘電郵》則從一個微觀角度,完整再現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幕后力量的博弈過程——它之于今天的恰當意義在于,投機資本的操作模式“幾乎是一樣的”,這也是15年前在危機中迅速成為“反美斗士”的馬哈蒂爾在焦頭爛額中多次前往南美訪問的原因——在東南亞危機發生的差不多10年前,南美各國也曾被美元投機資本瘋狂掃蕩。即使單純從關心自己的錢袋和未來出發,這些書也不應該遭受市場冷遇,或無限期躺在出版社中。它們應該成為當下社會增加對投機資本的免疫力、判斷力的一部分。成為整個社會對抗投機資本的工具的一部分,以此增加對投機資本的威懾,并無限度增加他們的投機成本和風險。
祝大家好運!祝中國好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