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超級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新特征
楊承訓
階段性特征是個性與共性的聯結點。以美國為首的現代資本主義的階段性特征就是由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嬗變為國際金融超級壟斷資本主義,這是《國際金融壟斷資本與經濟危機跟蹤研究》(何秉孟主編、傅軍勝副主編)一書的一個基本判斷。該書分析了帝國主義的本性和基本矛盾(即共性),著重分析了它的個性,出現了新的矛盾和新的表現形式。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近70年發生了新的變化,有幾個演變的關鍵點:起點是布雷頓森林條約,美國成為美元霸權帝國;飆升是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美元與黃金脫鉤,新自由主義政策占統治地位,美元霸權進一步強化對虛擬資本的國際壟斷;爆破是2008年至今的經濟危機爆發及其延續。
從經濟規律上看,金融上升為統治地位,成為經濟核心,協調支配整個經濟,是必然趨勢,是發達市場經濟的升華。但是,必須有一定的限度和制度保證以及其他條件配套。如果金融資本畸形化,數量無比巨大,脫離實體經濟,變成為少數壟斷金融資本巨頭的投機、欺詐、發財的工具,那就會造成經濟混亂,變成四處橫流、制造事端、危害經濟的禍水,在更高程度上加劇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私人占有的矛盾、個別企業與整個社會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加劇兩極分化。戰后的美國成為以美元為武器的金融霸主,不僅控制本國巨大金融資本,而且控制全世界,使國內的金融和國際的金融形成一個連通器,加速經濟的虛擬化,走向泡沫化,發生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
國際超級金融壟斷資本帶來了一系列經濟、政治新的階段特征,總體上概括為七點:(1)資本主義發展極端不平衡,形成了美國獨霸世界的格局,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絕對領袖和國際憲兵,把它的所謂“國家利益”擴展到全世界,到處插手。(2)美國以無比強大的綜合實力為后盾由美元霸權取代一般的國際貨幣關系,通過與實體經濟相脫離的虛擬經濟主導全球化,剝削廣大發展中國家,表現了后殖民主義的新形式。(3)壟斷最先進的技術,并與虛擬資本緊密結合,強化金融的流動性與連鎖性。(4)通過跨國公司組織推進實體產業轉移,以新形式壟斷國際商品市場與技術市場。(5)以虛擬經濟支撐軍事優勢,利用核武器與空間技術等控制全球,軍事力量布滿世界各地,尤其搶占戰略資源地域。(6)以新自由主義和“民主價值觀”作為統治意識,成為“意識帝國”,并作為戰略政策在全世界強力推行,竭力對所有的國家進行顛覆、滲透。(7)由超級的經濟虛擬化導致整體泡沫化,由金融危機引發經濟危機,并通過各種方式轉嫁于世界各國。這其中,最核心的經濟特征乃是國際超級金融資本壟斷,虛擬經濟主導國內與世界經濟。這七個特點是相輔相成、互為條件的。美國的虛擬經濟達到GDP的50倍之多,它壟斷了金融的走勢和信用評估的話語權,控制或滲透各國的大銀行和股市,乃至財政。就軍事而言,它在全世界的軍事霸權也是靠金融虛擬資本支持的。美國2001-2007年累計多支出的軍事費用15468萬億美元,恰好與同期其財政赤字累計數目基本相等;同期的軍費總開支36170萬億美元,相當于2007年國債增加額的86.4%。這說明美國的軍費實際依賴虛擬資本,進而推動了泡沫經濟的擴展。
該書進一步揭示了國際超級金融壟斷資本主義七個新特點同以往帝國主義的五個特征之間的關系,即后者繼承與擴展前者,根本性質未變,而是發生了部分質變,寄生性、腐朽性更加突出了。列寧在論證帝國主義階段時說過,金融資本主義并不消除資本主義的低級形式(較不發達、較落后的形式),而是從它們中間、在它們之上成長起來。這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根本矛盾雖未變化,但有的矛盾激化了,有的新發生了,有的采取了新的形式。比如,壟斷資本主義并未變,而是壟斷的內容與范圍大了,主要是國際超級金融壟斷,金融走向過度虛擬化,越來越脫離工業資本。再如,資本輸出已經變成美元霸權,它同信息技術結合(金融技術雙壟斷,正在形成所謂“云時代”),籠罩著世界各個角落。還有瓜分世界的國際同盟己經變為美國組織資本主義列強的霸主,建立了一系列軍事政治組織,左右各國的一切。另外,瓜分世界領土出現新變化,經濟上采取新殖民主義,政治上推行“民主價值觀”政策(包括“顏色革命”),軍事上建立分布于大部分國家與地區的軍事基地,戰爭形式也起了變化。至于大量跨國公司組織則是新出現的經濟形式,帶有某種新殖民主義的特點。總括起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之后,現代資本主義已經出現一系列與以前有很大差異的新特征。所以,應當將其“部分質變”視為新階段的標志。這次新形式的金融—經濟危機,正是這些特征與矛盾的集中表現和結果,預示著新階段達到一個轉折點,但并不意味著它的結束,估計還會延長一些時日,只是從頂點開始衰落下來。
對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后的的形勢,書中作了兩個判斷:一是美國雖然很強大,但以美元霸權為主要象征的現代資本主義開始走下坡路,出現國際貨幣多元化的趨勢;二是社會主義中國和新興國家正在顯示出勃勃生機。該書提出應當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分析、把握現代資本主義嬗變的階段特征,正確估計現代資本主義矛盾的發展趨勢,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又好又快地發展自己,對應和化解國內外的復雜形勢。
(《環球視野》第334期,摘自2010年第10期《馬克思主義研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