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副主任邵寧:
鼓勵國企整體上市
這種改革方式與歐洲國有大型企業改革
基本是一樣的
中新網11月8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道,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香港資本市場對國企的治理改革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國資委未來會繼續推動國企到境外上市,下一步的改革重點就是鼓勵整體上市,最終把大型國企打造成單一上市公司,依照資本市場要求營運。
|
對于未來是否會繼續推動國企境外上市的問題,邵寧表示,這是我們推動大型國企改革的一個要點。這幾年國資委推動國企到境外上市,主要是H股上市,這也引起很多爭議。我們理解,企業治理水平的高低和所依托的資本市場是密切相關聯的。如果資本市場非常成熟和規范,上市公司的治理和管理也必然是規范的,否則,會受到資本市場的治理或處罰。如果所依托的資本市場不夠成熟和規范,那么公司治理就要靠自覺了。
邵寧表示,我們到香港的資本市場上市,等于把成熟、規范的國際資本市場機制直接引入到中央企業內部,保證上市前的重組和上市后的運作達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要求,并使之受到嚴格的監管和成熟的投資者的約束,從而起到改革的作用。現在看來效果非常明顯,到H股上市后,公司透明度非常高,不太可能再造假帳。運作都比較規范,其它方面也很難干預。
邵寧指出,央企到境外上市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很多中央企業有很大的海外業務,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對其擴展海外業務是有好處的。當然我們也理解境內資本市場需要一批優質規范的上市公司,所以現在無論是已經境外上市的,還是沒有境外上市的,我們都希望創造條件,用A+H的模式在兩地上市。
對于資本市場在未來國企改革中扮演的角色,邵寧表示,中國的國情已不能再簡單地沿用前些年國有中小企業改革的方法,簡單地把國有大企業推給別人,改革方式需要轉變,這就是直接依托資本市場對大型國企進行市場化改造,進行公眾公司改革,這也就是國資委這幾年在積極推進的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工作。原先國企上市是把一塊優質資產剝出來,包裝后到市場上市拿回一筆錢。我們現在做的方向是整體上市,至少要做到主營業務整體上市,上市公司的產業鏈非常完整,是一個獨立的、可以自我運行的發展主體。
邵寧指出,我們判斷,國有企業改革的最終目標就是把大型國企打造成一個干干凈凈的上市公司。由于國有企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難以進入上市公司的不良資產,因而在我們現有上市模式下,上面是集團公司,控股一個很大的上市公司,后面還有包袱。以后要逐步把包袱消化掉,之后再把集團公司去掉,只保留中間做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完全按照資本市場的要求進行營運。調整到這種狀態就徹底實現了國有企業的多元化和國有資產的資本化,流動性非常好,很容易調整,這就為以后的改革和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假如一旦國家需要錢,通過資本市場可以非常順利地變現。實際上,這種改革方式與歐洲國有大型企業改革基本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是,上市后國有股沒有賣掉。
邵寧表示,作為大股東,指導企業持續發展是我們的職責。企業發展是沒有止境的,企業提升競爭力是一個遠期目標,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