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揭股市大跌真相 暗批高盛操縱股指
2010年12月02日 來源:中國經營網
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海外版)12月1日披露,某國際投行涉嫌操縱股指牟利,導致11月12日股市大跌。
文章指出,11月12日股市的暴跌,除了市場本身調整的需要之外,上調印花稅謠言和某國際投行向投資者發出賣出中國股票的郵件則是大跌的導火索。
官媒暗指高盛操縱股指牟利
11月12日A股上證指數暴跌5.16%。該文指,該投行有操縱股指牟利的嫌疑。此前不久,正是這家投行發布了積極看好中國股市投資前景的策略報告。
建議監管機構追查到底,并保持高度警惕。并稱,內地與香港金融監管機構應加強合作,聯手打擊操縱市場的國際資本大鱷,切實維護股市穩定和廣大中小投資者的根本利益。
《華爾街日報》認為,此舉旨在緩解投資者近期因中國政府緊縮政策導致股市暴跌而產生的緊張情緒,顯示出官方對維護股市穩定的堅定立場。
這已經是《人民日報》連續兩周發文力挺股市。11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刊登文章稱,股市是目前吸收流動性最好的地方,保持股市健康發展也是政府經濟管理的一項長期目標。中國政府抑制通貨膨脹不會以打壓股市為代價,市場沒有必要對政府抑制通脹的舉措反應過度。
11月,中國A股市場上證指數累計暴跌了5.33%。雖然文章并未指明該國際投行的名稱,不過業內人士稱這指的是高盛。
據媒體稱,高盛(Goldman Sachs)11月12日在市場開盤前向部分客戶發出郵件,建議賣出所有中國股票,這被認為是暴跌的導火索之一。
資金操縱中石油
11月11日,13點45分,中石油突然被大單拉起,股指迅速上漲并創出新高。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分時圖中的白線和黃線開始反向運動,白線繼續上漲,而黃線開始掉頭向下。兩條線的差距開始越拉越大!
此時,敏感的投資者意識到,多數股票已經開始掉頭向下,極有可能是主力在利用中石油之類的大盤股作掩護出逃!當日收盤,上證指數上漲1.04%,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更是分別下跌了 0.57%和0.78%。市場中隱隱閃現出一絲不安。
次日,也就是12日,股指出現暴跌,而盤中再次出現大盤藍籌股拉升掩護的現象。這一次的主角換成了工行 。這不是簡單的巧合。接下來的走勢可謂兵敗如山倒。
市場普遍猜測資金操縱中石油的目的,不排除是利用中石油在上證指數中的影響力,進而影響滬深300指數,并達到與滬深300股指期貨之間進行對沖操作。
高盛等投行“先知先覺”
本輪暴跌,中石油操縱杠桿究竟是誰推動的?是國內游資還是國際資本?對此坊間說法不一。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股市本輪下跌過程中,再度驗證了高盛等國際投行精準的“先知先覺”的能力。
在 11月5日召開的“中國國際資本市場論壇”上,來自高盛、大摩、花旗、野村等外資投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們幾乎一致認為,A股市場在國際資金持續流向新興市場的大背景下,將迎來新一輪上漲。進入11月中旬,外資投行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多翻空”。瑞銀、高盛、摩根大通、野村等先后發布研究報告表示中國政府將采取嚴厲的措施來遏制通脹,控制流動性。同樣的加息預期,此次則成了看空的理由。而這個集中翻空的時點恰與中國石油觸及漲停的時點吻合。
利空傳聞制造恐慌?
最值得懷疑的是高盛的兩份報告。11月11日,即中國石油觸及漲停當天的A股走勢,高盛在公開報告中稱,從技術面看A股指數下方支撐依舊強勁,上行趨勢沒有改變。但11月12日,高盛發給客戶的另一份非公開報告中,則認為近期中國央行連續性的貨幣政策很可能引發加息預期,建議客戶賣出手上獲利的股票。
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便是利空傳聞的不斷出現。11 月11日當天,市場中的利空傳聞是加息和上調印花稅。接著,11月16日,竟然傳出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被雙規的消息。范勇宏是中國基金行業的領袖級人物,傳聞其被雙規在市場中的震動可想而知,當日上證指數再度暴跌3.98%。11月17日,華夏基金新聞發言人張后奇正面澄清:市場謠言純屬無中生有。
與此同時,高盛看空A股的傳聞也開始在投資者中廣為傳播。高盛是不是有意制造恐慌?我們不得而知。
高盛大舉散布利空操縱A股 謹防幕后推手索羅斯們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日,證監會等5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 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的意見》,對打擊內幕交易進行了全面部署,更開始利劍出鞘打擊“老鼠倉”亂象。而國外投行等資本大鱷的“變臉”做法已經引起了市場多方的注意。文章披露,某國際投行涉嫌操縱股指牟利,導致11月12日股市大跌。矛頭直指高盛幾乎在同時發出兩份報告,既建議減倉中國股票,又公開看多中國股票,變臉翻空造成A股“黑色星期五”。
該文指,11月12日股市的暴跌,除了市場本身調整的需要之外,上調印花稅謠言和某國際投行向投資者發出賣出中國股票的郵件則是大跌的導火索,認為正是這家投行發布了積極看好中國股市投資前景的策略報告,有操縱股指牟利的嫌疑,建議監管機構追查到底,并保持高度警惕。該文章并稱,內地與香港金融監管機構應加強合作,聯手打擊操縱市場的國際資本大鱷,切實維護股市穩定和廣大中小投資者的根本利益。
事件回溯:一次典型的唱多做空
自11月11日起,A股市場經歷了一輪慘淡的暴跌,無論機構還是散戶都損失慘重。對于本輪暴跌的成因,分析師認為固然有宏觀面的原因。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市場中存在著一股不為人知的雄厚資本,在利用上證指數編制上的缺陷以及金融衍生品工具通過操縱指數和影響輿論造成市場短期大幅異動來謀取暴利。
11月12日,高盛對前一個交易日的A股市場走勢發表看法時,還認為市場大部分時間內低開高走,強勢上行,但尾盤石化、銀行的急漲急跌令指數劇烈波動,中小盤個股在避險情緒的打擊下出現較大幅度回調。技術面上,市場兩市綜指下方支撐強勁,上行趨勢沒有改變。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盛在同一日竟以郵件方式盛給A股和H股客戶赫然提示:近期中國央行連續性的貨幣政策,或引發加息預期,建議客戶賣出手上獲利的全部中國股票。這份報告隨后由香港傳入內地,在業內迅速引發軒然大波。
12日上午10點,香港恒生指數開盤大跌,全天跌477.72點,跌幅1.93%,恒生國企指數跌幅高達3.02%。香港股市開盤下跌迅速波及到A股,上證指數隨即下探,午盤后一路暴跌,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關口至2985.44點,跌幅5.16%,深成指更是下跌7%,兩市創下了2009年8月31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接下來的走勢可謂兵敗如山倒,自11月12日始的6個交易日里,上證指數已經跌至2800點一帶,跌幅超過10%。
早在11月11日下午13點45分,中國石油突然被大單拉起,股指迅速上漲并創出新高。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敏感的投資者意識到,多數股票已經開始掉頭向下,極有可能是主力在利用中國石油之類的大盤股作掩護出逃。市場普遍猜測資金操縱中石油的目的,不排除是利用中石油在上證指數中的影響力,進而影響滬深300指數,并達到與滬深300股指期貨之間進行對沖操作。現實的情況是,石化雙雄跳水帶來的資金出逃直接導致了12日股市呈現恐慌性的下跌。
由此,高盛被市場質疑發陰陽信息,12日對外的報告以及晨會報告都看多中國股市,而對客戶發出的電子郵件報告中,則直接建議清倉獲利的中國股票,有掩護其客戶從香港和內地撤退的目的。媒體因此將矛頭指向高盛,認為高盛事先獲知了管理層的調控信息,繼而發出清倉信號,在市場中造成巨大影響,導致港股和A股暴跌。
讓人更加生疑的是,高盛在此前一直積極唱多A股,尤其是其政策決策層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人脈關系,更令市場對其觀點改變的背后暗含著進一步緊縮政策的推出。10月末,高盛剛發布了一份積極看好2011年前景的中國投資策略報告,題目為《2011年前景:增長的堡壘》。上述報告指出,市場對于宏觀經濟硬著陸或緊縮政策過于嚴厲的擔憂正在逐漸消退,盈利增長將是2011年股市回報率的主要推動因素,流動性的強勁前景可能將估值推至過高水平。此前,高盛給出的2010年策略報告和2010年下半年策略報告,將滬深300的目標點位定為4300點。而11月18日滬深300收盤僅3147.96點,遠在高盛目標點位之下。
因此,高盛這次動作可謂一石多鳥。一個理想中的狀態為:在提前獲知宏觀調控即將加碼的情況下,首先賣掉自有持倉的股票,并在期指上建立空頭頭寸,然后向外界發布中線看多信息(但也指出短線有調整),同時私下里建議客戶快速清盤,利用客戶打壓市場,在期指上獲利,之后在低位重新撿回股票籌碼,隨即立刻挽回市場信息,強調中線看多的觀點。
事實上,國外投行在中國國內具備廣泛的人脈關系,經常可以預知宏觀調控的動向,其自有資金必然在唱多聲中先行撤退,這種撤退應是相當隱蔽的。而高盛的自有資金也必然參與其中。
國際投行精準唱空 金融大鱷索羅斯囤兵
本輪暴跌,中石油操縱杠桿究竟是誰推動的?是國內游資還是國際資本?對此坊間說法不一。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這樣的攻勢離不開國際投行的巧妙“安排”。不排除此次是高盛充當馬前卒,索羅斯背后大資金運作,共同導演A股暴跌的可能。
僅僅高盛唱空顯然并不足以影響A股人心,繼上周五高盛唱空股市后,16日瑞銀和野村證券也加入空方陣營,認為中國政府可能實施控制價格或者其他更為嚴厲的措施以遏制通脹,對中國股市的看法轉為看空。摩根大通這次也扮演了“合謀者”的角色。在同期的報告中預計央行將在未來幾個月通過密集的資金凍結和進一步的信貸控制繼續實施流動性的管控。“預計未來幾個月存款準備金率至少將再上調兩次,每次0.5個百分點;同時2011年將會進行3次0.25個百分點的加息。在G20峰會召開之際,美元指數走強,導致國際大宗商品也在此時暴跌,對國內商品期貨和A股本輪上漲主力資源股形成致命打擊,由此形成一次完美的做空。
這邊廂,A股連續出現斷崖式暴跌,哀鴻遍野。那邊廂,索羅斯攜90億美元虎視眈眈。多位市場人士指出,不能排除這場暴跌背后有索羅斯的策劃。
11月8日,索羅斯在香港設立的對沖基金正式成立。據悉,他進入香港的主要原因就是看好人民幣升值前景。而在操縱貨幣方面,索羅斯有著高超的技術和數次成功經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因為他狙擊泰銖而起。操縱A股對于索羅斯并不難。據業內人士分析,通過拉升石化雙雄,給投資者造成機構拉升藍籌股將大量出貨的預期,借此打壓指數并全力做空,加上杠桿的作用,其盈利可達數倍。
作為熱錢的橋頭堡,蠢蠢欲動的不只是索羅斯。富達基金、英國最大對沖基金之一的GLGPartners等國際大型對沖基金和養老基金紛紛駐兵香港,著名的投資基金經理安東尼·波頓,已于4月創立了“富達中國特殊情況信托基金”,并募集4.6億英鎊資金入駐香港。這些資金有的專注于港股市場,有的則通過QFII渠道直接進入內地市場,更大數量的只能是通過諸如地下錢莊或者假外貿、假直接投資(FDI)等進入內地資產市場。
隨著A股市場步入對沖時代,游戲規則已在發生悄然變化,從只有做多才能盈利逐步轉變為盈利方式的多元化。本文提及的利用上證指數編制上的缺陷通過操縱指數和影響輿論造成市場短期大幅異動來謀取暴利就是一例。本輪暴跌透露出一些端倪:市場里有一股來歷不明巨額資金;這股資金規模相當大,足以隨便拉抬巨型權重股。
《人民日報》在此時呼吁“中國要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使股市真正成為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重要渠道”,已經是連續第二周在頭版刊登特約評論員文章,以緩解投資者近期因緊縮政策導致股市暴跌而產生的緊張情緒,顯示出官方對維護股市穩定的堅定立場。
近幾年來,隨著A股市場不斷發展壯大與中國經濟在全球影響力的日益加深,A股市場與境外市場的聯動性逐漸加強,國際投行對于A股市場的品頭論足亦多了起來,這實際上就引出了對于A股市場的話語權或定價權之爭的問題。目前A股市場雖然初步獲得定價權,但立足未穩,隨時可能會受到國際投行和香港國企股走勢的挑戰。長期來看,A股市場的自主定價權仍備受考驗。值得欣慰的是,最新消息顯示,監管層已把培育A股定價權作為發展資本市場更高的目標之一。
作者:實習編輯 何瀚暐 (來源:實習編輯)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