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專題報道 宋鴻兵:面對“經濟流氓”中國應亮劍
文章鏈接: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0-11/22/content_2638833.htm
QE2加速美元衰落兩年后入貶值周期
面對經濟流氓
宋鴻兵:中國應亮劍
取代美元唱主角
中國有男一號潛質
作為債權人,中國的被動不是出在實力不夠,而是使用實力的決心不夠。也許,現在到了債權人拍桌子的時候了。
香港商報:在新的貨幣戰略格局里,中國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宋鴻兵:你是想做一個順民,成為一個魯國還是想成為春秋五霸,還是想成為戰國七雄,這個是取決于中國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說,這取決于中國有沒有雄心要取美元而代之。如果沒有,那就另當別論。但是如果有這個念頭,那就應當跟美國學習,學習他當年怎么取代英鎊的一系列打法。我認為現在以中國目前的強大和領導人的想法,不會甘于做別國貨幣政策的追隨者。中國不像新加坡或韓國,這些國家的資源和人口都很有限,天生就不能成為主角。而中國天生就是男一號,有這樣的資源。如果有這個戲份,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得學習。學習歷史,像美元那樣,一步一步把英鎊給取代了。
香港商報:這種觀點很新穎,但是美國或其他國家能同意中國這么干嗎?全球外匯儲備總量近三分之一握在中國手中,中國貨幣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來無數關注和遇到很多阻力。
宋鴻兵:國防大學金一南將軍曾說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什么叫戰略威懾?一是要有實力;二是要有決心使用這種實力;三是要讓對手相信你敢于使用你的實力!」事實上,根本不必去想象中國拋售美國國債的情形,人們只需要去推測假如中國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的后果,那就是美國只能藉助第三輪甚至第四輪印鈔行動了,而且規模會一次比一次大。如果這次第二輪印鈔行動就已經嚴重沖擊世界外匯市場,以至各國貨幣戰爭烽煙四起,人們還能設想下一次的景象嗎?那時,還會有人愿意或敢于持有美元資產嗎?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其實形成了一個被顛倒的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關系,在世界史上,我們很少看到過如此扭曲和畸形的關系。最大的債務人向最大的債權人提出一系列苛刻的條件,而且還動輒以懲罰來威脅。這正應了民間的那句玩笑話:欠債的是大爺。現在,中國應該改變這種思維。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持有巨額美國國債,這是中國應對美國發起的這場貨幣戰爭的一個巨大籌碼。如果美國利用匯率問題對中國進行貿易懲罰,中國也完全有能力可以讓美國的經濟復蘇中止。作為債權人,中國的被動不是出在實力不夠,而是使用實力的決心不夠。也許,現在到了債權人拍桌子的時候了。
QE2難抗「衰老嬰兒潮」「消費瀑布」或擊沉美利堅當1962年出生的最后一批「嬰兒潮」世代滑過2009年的消費最高峰年齡,接下去就是長達14年的消費下滑周期,美國將經歷緩慢而痛苦的經濟復蘇時期!
香港商報:2008年底金融危機爆發時,美國就大手筆印出15000億美元鈔票救市。但至今也沒能走出危機陰影。美國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和政客認為那是因為刺激力度不夠,于是又啟動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您認為QE2能解決QE1沒解決的問題嗎?
QE2必定會失敗
宋鴻兵:我現在就可以斷言,QE2必定會失敗。
美國經濟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負債率過高,消費者、企業和政府都背負巨額的債務。2008年年底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美國的全國總負債和GDP的比值已經是375%,現在這個比值不減反增,竟然超過了400%,其總體規模大約高達57萬億美元。負債導致信貸擴張收縮,從而造成經濟增長不起來,創造就業不足,經濟復蘇乏力。
這就好比一個家庭在過日子,它的進項和收入增長很慢,但債務的增長卻比收入還要快4倍,這個家庭實際上已經無法承受每個月還本、付息的壓力了,隨時會出現還不起債務的違約風險。這個時候正常的做法應該是通過節省開支、結構調整等手段降低負債水平,使財務狀況逐漸恢復健康。而且,這個過程必然是一個長期蕭條的過程,不可能是一個繁榮的過程,不可能有消費狂歡。
可美國的救市方式就是鼓勵大家借更多的錢,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就是通過借更多債來解決目前的債務危機,結果很可能會利滾利、債務規模越來越大。這種做法好比一個人肺部感染導致發高燒,可他不去消炎,而是用冷敷、熱敷或吃降溫藥等方法來降溫,表面上看病癥好像是壓住了,但實際上病菌并沒有被消滅,肺部感染搞不好要惡化成肺炎了。
癥結是有效需求疲軟
香港商報:按照政策設計者的思路,這筆錢將借貸給家庭部門消費或借貸給商業部門投資。對美國經濟的再刺激可能會鼓勵商業和家庭部門對未來持樂觀態度,進而消費。美國經濟隨后可能會進入投資與消費的良性循環。但設想與現實發生了偏離,為什么?
宋鴻兵:最主要的因素是老百姓的債務上升、失業率上升,導致消費能力下降。在這種時候,你還讓我進行透支消費!不論您賣的英國貨還是美國貨,對不起,我都買不起,我現在想做的就是存錢。這就導致那些錢并不能真正流入到消費領域。同樣的,企業也不愿意過多借債,借這么多錢開設生產線,可老百姓不消費,賣給誰?可以說,目前美國經濟窘境的癥結,不是流動性不足,而是有效需求疲軟。一些大企業并不是缺錢,而是不看好美國國內的投資前景,因此即便注入流動性,國內投資恐怕還是上不去。這才是導致QE1、QE2必然失敗的真正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和老百姓的信貸萎縮不會是一個短暫的時期。因為,美國正在經歷可能使其經濟前景更糟糕的衰老「嬰兒潮」。
14年消費下滑周期到來
香港商報:什么是衰老「嬰兒潮」?是指人口老齡化問題嗎?
宋鴻兵:1946年至1964年的18年間,美國出生的人口高達7700萬人,占美國人口的1/4。這撥人口是當今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引領和見證了美國經濟的繁榮。據美國勞工部統計,47歲是美國人一生消費力的分水嶺。過了47歲,人們開始考慮退休和養老,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下降,消費開始逐步滑落。而2009年正好處在人口消費曲線所代表的懸崖邊緣,再往前一步就是「消費瀑布」的拐點。當1962年出生的最后一批「嬰兒潮」世代滑過2009年的消費最高峰年齡,接下去就是一個長達14年的劇烈下滑的消費周期,美國將經歷緩慢而痛苦的經濟復蘇時期!這就是美國經濟危機和緩慢復蘇的主要原因。而且,無論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對于一個衰老的世代不會發生明顯的作用。不道德美元將被拋棄全球貨幣格局巨變在即。
香港商報:您用搶劫來比喻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各國難道只能束手就擒?坐視它一輪一輪地批發「劣質毒美元」?
宋鴻兵:各國對美國貨幣政策的不滿已經開始公開發作了。如果這是一場打劫,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雖然暫時懾于淫威把錢交出來了,但是一下車之后,所有的人都會痛罵這個家伙。那怎么辦呢?我們以后只能自己干,我們不能跟他們干了。那個時候各個國家就會紛紛想,咱們之間的貿易不用美元運算,直接貨幣互換,韓國和日本,日本跟俄羅斯,所有國家都會紛紛行動起來,保護自己的利益。所有人都會開始進行大規模貨幣互換活動,開始使用其他貨幣,非美元貨幣的結算。這對美元來說,雖然一次是得逞了,一次搶了很多的錢,但是會加速自己的衰落。這個速度之快有可能大大超乎人們的想象。
香港商報:您的意思是,美國將為其不負責任、不道德的貨幣政策付出被拋棄的代價;而且,這個預測很快會成真。是這樣嗎?
宋鴻兵:是的。我認為很多人還意識到,全球正在經歷一場重大的戰略格局變化,是貨幣戰略格局的變化。在未來十幾年,很可能出現貨幣的春秋戰國和五霸七雄。這將是烽煙四起的時代,這是一場不流血的戰爭。因為,大國之間不大可能會去動用核武器打仗了,主戰場很可能是在貨幣金融領域,經濟領域,看不見硝煙,也更加文明。但是所有戰爭的核心都是掠奪財富,就掠奪財富的費效比而言,金融手段是最好的辦法。既不動一兵一卒也不流血,還很道德,然后財富被我卷走了。這就是我對貨幣戰爭的看法。QE可能陸續有來本質是一場賴賬戰中國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最多,可最終擁有美國債權的并不是中國政府,而是廣大人民幣持有人,因此,美國賴賬的最后買單人是中國民眾。「量化貨幣寬松政策」的本質,就是一場美國的賴賬戰。
香港商報:美國的政策制定者辯稱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為了刺激本國經濟復蘇。可在外界看來,通過大量發行鈔票使美元貶值,以稀釋美元外債才是QE2政策的真正目的。您怎么看?
轉嫁「有毒美元」資產縮水
宋鴻兵:通過貶值向別國轉嫁債務,必定也是QE2的真實目的之一。應該說,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不道德和不公平的。
首先,美元的實質是一種以債務為抵押所發行的貨幣。每一張流通美元的背后都是某人對銀行系統的負債,這張紙幣其實是一份債權的收據,所以每一個持有美元的人都是美元債務的債權人。因此,當美國擴張貨幣印刷,海量增發的美元將大大稀釋美元原持有人手中債權的「含金量」。中國的外匯儲備因此會嚴重縮水。
其次,美國在推行「量化貨幣寬松政策」時,還把類似「兩房」債券這樣的有毒資產貨幣化了。「兩房」現在都破產了,它的債券只有美國政府要,在市場上一文不值。這意味著,美國政府把這些有毒資產貨幣化了,向全世界拼命發行這些「有毒」美元,轉嫁持有「兩房」「劣質毒美元」資產造成的損失。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后「量化寬松」出來的「新美元」是一種典型的劣質貨幣,這就是黃金這種誠實的貨幣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的700美元一盎司暴漲到目前1350美元的主要原因。
要強調的是,中國擁有的美元外匯儲備最多,可最終擁有美國債權的并不是中國政府,而是廣大人民幣持有人,因此,美國賴賬的最后買單人是中國民眾。這種做法道德嗎?量化貨幣寬松政策的本質,就是一場美國的賴賬戰。
美國現在的情況像打劫
香港商報:量化貨幣寬松政策還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帶來資產泡沫,最近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報章上又頻繁出現「熱錢」這個詞。
宋鴻兵:QE2對新興市場國家的沖擊是多方面的。例如,美元貶值會推高以美元計價的初級產品價格。過多的流動性又會通過期貨市場炒作石油、糧食和其他重要工業原料,給發展中國家造成輸入型通脹的壓力,給初級產品進口國造成更大的負擔。
此外,由于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新興試產國家復蘇比美歐國家要快,就必然面臨著大量美元的流動性入侵,制造巨大的資產泡沫。這個現象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造成了很嚴重的問題,增加了宏觀調控的難度,也增加了經濟體的風險。因為,也許哪天美國會突然大幅提高利率,祭起反擊全球通貨膨脹的大旗,一舉戳破中國和其它國家的資產泡沫。
某種意義上而言,美國現在的情況就像打劫。舉例說,我上了一個中巴,車上的乘客有中國、印度還有其他國家。美國拿著刀子上來了,說對不起,我現在缺錢,把你們的手表、錢包、現金全交出來。不然我就得對你們不客氣。他逼著大家交錢,幫美國去贖美國的債務。
香港商報:美國已經嘗到了通過狂印鈔票稀釋債務和轉嫁有毒資產的甜頭。先是QE1,再來QE2,如果其經濟還不見大起色,QE3、QE4會陸續有來嗎?
宋鴻兵:當經濟未見起色時,聯儲局將再推量化寬松的可能性并非沒有可能,這當然要視乎經濟的表現。
香港商報:您前面說過,現在美國的行動非但緩解不了問題,反而在加大和推遲問題。惡果最后會以什么樣的方式、在何時爆發?
宋鴻兵:美國經濟決策者如果不改變振興經濟的根本思路,第二輪、第三輪這樣連續不斷地搞下去,大家會認為這種貨幣已經沒有道德性可言。美國外債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規模,2012年到2014年美元可能會出現一個嚴重貶值的周期。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