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中投詳細解釋與大摩的投資協議!
中投與摩根斯坦利的投資協議確實是莫名其妙,匪夷所思!!
中投斥資68億美元獲得10%摩根斯坦利普通股股權,引起舉世媒體高度關注。一筆小小的投資,為什么會引起如此廣泛關注呢?
原因很簡單:中投與摩根斯坦利之間的投資協議真正是莫名其妙,匪夷所思,讓人難以理解。最普通的投資者都會深感興趣:中投和摩根斯坦利之間到底玩兒了什么“深不可測”的游戲、才可能簽訂如此令外人難以理解的“不平等協議”?!
為什么說是“不平等協議”?先看看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美聯儲批準該項投資時候發表的聲明: CIC has stated that it does not propose to control or exercise a controlling influence over Morgan Stanley and that its indirect investment will be a passive investmen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ompany will not seek or accept more than one seat on the board of the directors, the agreement would include restrictions on business relations between CIC and Morgan Stanley. (中國投資公司承諾不尋求控制摩根斯坦利的業務或對其業務實施有控制力的影響。中投對摩根斯坦利的間接投資是一種被動投資。中國政府的投資公司不尋求、亦不接受一名以上的摩根斯坦利董事席位。中投對摩根斯坦利的投資協議還包括針對二者之間業務關系的一系列限制性條款。)
具體解讀一下:
(1)中投對摩根斯坦利的投資屬被動投資。被動投資究竟是什么意思?鄙人孤陋,實在不知道具體含義還包括哪些內容!然而,根據摩根斯坦利最新披露的信息,中投目前位列該公司機構股東第二名。身居第二名機構股東,為什么就要放棄或承諾對該公司業務實施任何有控制力的影響?如果是平等協議,既然放棄控制權或影響力,必定需要獲得相應回報或利益保證,此類回報或保證何在?
(2)身為機構股東第二名,為什么不尋求多于一名董事的權利?更奇怪的是“亦不接受一名以上的摩根斯坦利董事席位”。換句話說,即使摩根斯坦利的其他股東同意中投擁有一名以上的董事席位,中投也承諾拒絕接受!這就完全不能理解了。此舉意欲何為?相應的利益補償又是什么呢?
(3)根據全球媒體的廣泛報道,依照中投與摩根士丹利在2007年12月簽訂的投資協議,中投公司購買的摩根士丹利56億美元面值債券是所謂的“到期強制轉股債券”!為什么是“強制轉換”?這是最令人無法理喻的一條。稍微知道一點兒投資常識的人都知道:債轉股一般肯定是雙向自愿的選擇行為。如果合約到期日公司股價高于約定轉股價,則轉股;若公司股價低于約定轉股價,則不轉股,可以要求贖回債券或繼續持有債券享受固定收益。中投怎么會與摩根斯坦利簽署“強制轉股”協議?照常理而言,既然同意簽署“強制轉股”協議,必定是摩根斯坦利在其他利益或分紅上給中投有特別的優惠或保證,此類優惠或保證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中投不能給予清楚解釋,我們就只能將此投資協議定義為“不平等協議”了!
為獲得10%的被動股權,中投斥資68億美元。根據昨天收盤價,摩根斯坦利的市值是345億美元,即中投68億美元投資的市值目前僅有34.5億美元。68億美元投資3年的時間成本或利息成本是多少呢?按照10%利率計算,3年下來就超過20億美元,即使按照5%計算,3年的利息損失也超過10億美元!即中投投資摩根斯坦利的損失至少超過45億美元!當然,摩根斯坦利每年應該給中投有一定分紅。我們不知道3年分紅總共有多少,希望中投給出數據。
無論如何,即使單純從財務投資或被動投資的角度看,中投投資摩根斯坦利也是匪夷所思,完全是一個失敗的投資!
當然,問題的關鍵不是投資收益!我們迫切希望知道的是:中投與摩根斯坦利簽署如此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投資協議的真正動機究竟是什么?即使未來中投的投資“僥幸“獲得高回報,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回答,而且是必須回答的問題。
中投不是上市公司,似乎沒有必要向公公披露其投資策略、投資組合和協議內容。然而,中投是我國政府的主權財富基金,花的是人民的血汗錢,是財政資金。中投有責任、有義務對如此莫名其妙的投資協議向人民做出交代,至少應該向人民的代表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務委員會做出交代!
國有企業掌管著人民的財富,長期以來就有一個通病:負贏不負虧!中投簽訂如此奇怪的“不平等協議”,導致如此巨大的損失,誰應該為此負責?政府所謂的“問責機制”難道是一紙虛文?!!
請中投盡快詳細解釋與摩根斯坦利的投資協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