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住房泡沫有多大?
印度《金融快報》報道,萊坊地產咨詢公司報告顯示,印度上財年住房價格上漲速度居全球13,較上年增長8.4%,中國居全球之首,較上年增長68%。這個數字對比刻意粉飾太平的中國國家統計局同期房價上漲1.5%的“微小”增幅,可謂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在高房價面前,中國的貨幣購買力已經高度縮水。如果這些仍然不能解釋為通貨膨脹,而只是通貨膨脹預期,相信將為任何有理性的人所不齒。目前中國所謂通貨膨脹預期,早已不是什么通脹前的預期,而是高度通脹運行中的預期,是一種通脹慣性的表現。
住房上的通脹幅度到底有多大?我們可以以北京為例進行一個測算。到2009年底,北京的建成區面積大約為1400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392平方公里,占建成區面積的28%,住房建筑面積按照北京市2009年統計公報公布的2009年底城鎮人口1491.8萬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8.81平方米進行估算,為42978.758萬平方米,住宅建設的平均容積率只有1.1倍(可能是統計不全的原因),按照2009年底每平方米萬元的價格進行估算,北京城區住房及土地的總價值為12.89萬億元,約為同期北京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總額1.47萬億的8.8倍,為全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6.48萬億元的48.7%。
上述住宅地產只是北京市地產的冰山一角,如果加上252平方公里、占北京市建成區面積18%的,包括王府井、西單、國貿、金融街、中關村、故宮、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王府井、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電視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協和醫院、三零一醫院等在內的公共設施用地,那么北京市房地產的價值就非常可觀了。姑且不考慮上述一些土地的不可交易性,根據位置、容積率、建筑質量等參數,公共設施用地的單位地產價值至少為住宅的1.2倍,由此可以估算北京市的公共設施地產價值大約為9.94萬億元。
北京的住宅總值貴過了上述知名建筑物價值總和,相信這只是目前一時的泡沫現象,肯定不能持久。
另外具備一定地產價值的為面積350平方公里、占北京市城區25%的工業和倉儲用地。雖然國外單位工業地產的價值普遍高于住宅地產,但考慮到北京市的實情,單位工業地產可以按照住宅地產的40%進行估值,則北京市的工業地產價值約為4.6萬億元。
其余的是包括各類公園、綠地、廣場、道路、市政公用設施、軍事設施的用地,約占北京市城區面積的29%、面積406平方公里的其他用地,按照住宅單位地產價值的20%進行估算,市場價值約為2.67萬億元。
把上述地產價值加總,可以得出北京市的地產價值總值為30.1萬億元,為同期全國城鄉居民儲蓄總額26.48萬億元的1.14倍;或者說,全國人民(包括北京市城鄉居民)把全部存款拿出來,大約只能購買北京市城區,這個占全國面積一萬分之一點五的首都房屋和土地總價值的87.97%,其余大約12%的部分,需要到國外或者其他星球貸款;還有一個條件,就是13億中國人不吃不喝,不做任何有花費的消費。
上述地產價值,顯然沒有包括故宮、天安門等建筑物的古跡價值,更不包括北京市存有的文化遺產、巨額的資金、科技成果、人力資本等資產,如果對這些資產進行估計,至少不應當低于上述有形地產的價值吧?
按照這個方法,同樣可以估算出上海的地產總價值,可能與北京相當;如果加上廣州、天津、深圳、杭州、重慶、成都、武漢、沈陽、哈爾濱等城市,中國的房地產價值有多大?全國人民不吃不喝用他們的總儲蓄,能不能買的下其中的10%的瓦塊水泥呢?!
這樣的超級幻想,你能相信嗎?就發生在當代的神洲大地,和全國形勢一樣,到處都是一片洶涌澎湃的泡沫經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