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奸——中國私營企業主階層的原罪”
——戴建中烏有講座簡訊
“新自由主義政策與私營企業主之間是通奸的關系。”這是戴建中老師7月5日在烏有之鄉大講堂作題為“談談中國的私營企業主階層”講座時,主持人借用的譏誚之語。這句話一語中的,切中了“保姆”、“奶娘”、“保護神”等不能言說的時弊,進一步揭露了中國私營企業主階層發家的原罪,激起了全場聽眾熱烈的反響。對此,戴老師也報以會心一笑。
戴建中,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8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不間斷地調查研究私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主,參加了五次全國私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主抽樣調查的問卷設計、數據處理、報告撰寫等工作,主要專著及論文有《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中國私營企業雇工及勞資關系報告》等。今年3月,他撰文“答房地產商任志強書”,嚴厲批判了房地產商的厚顏無恥,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戴建中老師是國內少有的“有良知”的學者。
戴老師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和詳實的數據揭開了私營企業主原始積累的神秘面紗。他強調指出,私營企業主發跡的“第一桶金”就表明了自己已非“清白之軀”,僅以上繳國家稅收為例,1988到1998年10年間,私營企業就少交3000多億元人民幣(完全以國有企業上繳稅率為基準),除去正常偷稅漏稅的“灰色”所得外,實際偷漏稅率高達87.3℅。可以說,私營企業是在廉價,甚至是“免費午餐”的饕餮中發展壯大起來的。
戴老師追溯了私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后,認為現在的私營企業主已變異為一個階層。尤其是在歷經“三次修憲”和“兩次改制”以后,私營經濟已從“異類”升級蛻變為“有益補充”、“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再次“修憲”時,便堂而皇之地加冕為“合法私有財產不容侵犯”。戴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無論私營經濟是戴上民營經濟的“小帽子”,還是帶上鄉鎮企業的“紅帽子”,甚至帶上外資經濟的“洋帽子”,也改變不了其私有的本質。
“中國的紅色資本家”和現行政權的曖昧關系,一開始就“不三不四”。戴建中老師在講到私營企業主入黨問題時,更是痛心疾首。他嚴厲指出,私營企業主入黨是對政治倫理底線的突破,這一后果在“制度化政治參與”的力量對比上可見一斑。這些擅于經營成功和編織社會網絡的經濟精英,一旦參政、議政,勢必會催生出“馬太效應”似的政治格局。戴老師在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和數據分析后發現,私營企業主在黨員比例、入選人大代表和為政做官的人數等方面僅次于國家的行政干部,這讓他們在維護自身利益、干預政治方面撈足了資本。《勞動合同法》的緩行及近乎夭折,便是最好的例子。戴老師指出,“更令人寒心的是,私人資本已經人格化。”在非制度層面的滲透,完成了對政府的徹底“綁架”,無怪乎房地產商敢狂妄地宣稱:“就是不能讓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買得起房子”。
在這一前提下,那些行賄受賄、賣官鬻爵、貪污腐敗的現象已不足為奇。他們現在已經開始著手于對能源、軍火以及關乎國計民生的核心資源或行業進行搶占和掠奪。直接的后果便是,國家對宏觀的調控、全局的控制會急劇減弱,產能過剩而導致的在馬列主義字典里預言的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將在社會主義中國這塊沃土上成功預演。所以,私營企業主與新自由主義政策通奸的罪惡本質,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無情背叛。“中國真正的出路絕不可能是在世界體系中追上美國”,因為,這種以消費主義、自由主義為倡導,在世界范圍內敲骨吸髓、斷子絕孫式的發展方式,只會讓億萬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萬里河山付之一炬。
戴建中老師有著良好的學者風范,他不緊不慢地將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脈絡清晰地展現了出來。在他的娓娓敘述中,私營企業主脫去了的最后一件“遮羞”的外衣。
演講接近尾聲時,烏有之鄉向戴老師贈送了一件“切·格瓦拉襯衫”,戴老師欣然接受,還特別舉起襯衫拍照留戀。(通訊員 李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